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1)A版[1](以下简称《必修1》).其对应的《教师教学用书》在《集合》中给教师明确建议:"本小节的新概念、新符号较多,建议教学时先引导学生阅读《必修1》,然后进行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与交流中理解概念并熟悉新符号的使用.在信息技术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交流阅读后的认识;也可以由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再由教师给出评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阅读与理解、合作与交流能力."[2]今年我们第一次在高2014级使用《必修1》,结合《教师教学用书》对《集合》章节学习的建议,我们尝试了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拓展和推广的多元探索,现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秦志平 《教育艺术》2007,(11):68-69
又一个月圆的夜晚,静静地聆听栀子花开的声音.无意间,看到卢志文老师的一篇文章:《让例会成为"精神大餐"》,感触颇深.卢老师在文中例举了他们是怎样设计教师例会的,每次例会共有5个板块组成,有艺术鉴赏、道德建设、教育论坛、时政学习、校务工作……最令人动心的莫过于艺术鉴赏板块.据说每次开会,都由一位老师主持讲解,通过听名曲、赏名画、析名著等形式,愉悦身心、陶冶性情.  相似文献   

3.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高中学生在数学练习和考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语言表述不规范、思维单一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从教师"说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  相似文献   

5.
<正>"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一词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注意是因为它第一次出现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结构的设计上首次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概念,在25个学习任务群中,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与选修课程,分别都出现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学习任务群。由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应运而生,出现在广大师生面前,标志着跨媒介学习时代的降临。  相似文献   

6.
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学生阅读世界经典名著,旨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理解人生,提升阅读整本书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编排特点、阅读价值以及适用的阅读指导方法等,激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运用课内学过的阅读策略,从"学习阅读"向"通过阅读学习"转变。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互联网e+是社会常态,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开启了生活的"跨媒介"模式,所以新课标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作为一个学习任务群列入高中语文课程之中是顺应时代需要的。在新时代,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完成这一任务,从教学实例《品读才子苏东坡——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入手,分五个阶段——活动课题确立、活动目标预设、活动实施过程、活动成果展示、活动结果测评,谈谈"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上,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学不仅限于讲授与练习,也应包括引导学生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互动交流教学模式是学生处于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制订,标志着我  相似文献   

10.
顾卫峰  张洁 《数学教学》2023,(11):27-29+46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把教学活动的重心放在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上,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包括引导学生阅读自学、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也需要以学生的数学阅读为途径,以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为基础[1].  相似文献   

11.
《学记》有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夸美纽斯也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在《课程标准》中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而  相似文献   

12.
<正>一、精心编拟提纲,激发阅读兴趣教学中,教师除了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外,还应该精心编拟阅读提纲,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中位数的认识》时,考虑到"中位数"概念的特殊性,笔者精心编写了阅读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来初步感知它的意义,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中数学制订了新课程标准,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这一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很大变化,这就给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对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在平时教学中,笔者尝试着通过再现知识形成、揭示数学本质、发散思维训练等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动脑猜想、合作探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教师一统天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为此本人对  相似文献   

16.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积极倡导"再创造"数学教学理念,它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因此,在新课标下研究和学习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原理对今天的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卢英桂 《考试周刊》2014,(57):185-185
正早期阅读教育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的最重要部分,已经成为国内外幼教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纲要》明确要求"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3~8岁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家长和教师要切实把握这个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时机。早期阅读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单纯学科范式的教育框架内,我们要将早期阅读从语言活动拓展到区域活动中,教师自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把"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作为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强调"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既要有教师的讲授和指导,也要有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实验校之一的北京十一学校于2002年9月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阅读学习实验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开始进行"阶梯式阅读"学习实验.经过三年多的实验与研究,师生的阅读能力和教师的科研素养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为语文常规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20.
2001年,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一次题为"你最爱读的教育杂志?"的问卷调查,有87%教师填写了《江苏教育》。从此,我校就开始每年都为教师们集体订阅《江苏教育》--使《江苏教育》人手一册,并采用自修研读、批注阅读以及集体研讨等形式,学习、使用《江苏教育》。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每天要有半小时以上阅读《江苏教育》的时间,阅读时,要求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