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成语是人们相沿习用的意义完整、表达精炼、含义丰富的固定短语.它结构匀整,且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成语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巧引妙导,方可让学生感受成语的魅力. 一、诵读想象,让学生感受成语独特的美 汉语成语大多数是四字格,结构上显得多姿多彩:有的呈对称美,如"春花秋月""桃红柳绿""流光溢彩"等;有的构词方式特殊,如"AABB"式、"ABCC"式、"AABC"式等,均能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并列式成语可以采用二次界定的方法来界定。首先确定其是否是聚合词,其次通过经典性理论对其进行界定。并列式成语有如下几点特征:并列式成语在整体结构上只存在一种构词法——复合式合成词中的"并列"型构词法;并列式成语的构成语素基本上只有4个;并列式成语的语素均为"类义语素";并列式成语具有经典性的特点,语言古朴、凝重,多源于书面语。  相似文献   

3.
“邯郸学步”、“败走麦城”、“逼上梁山”都是由地名构成的汉语成语,类似的情况,在英语中也不乏其例。不少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来源:有的源于宗教或历史事件,有的来自希腊神话传说或文艺作品。本文收集了部分涉及地名的成语,试与读者共同领略英语成语的魅力。1.meet one's Waterloo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有些成语不用数词表数,本又想谈谈这类成语的表数方式、作用及维译。一、汉语成语的表数方式有五种,在维译时也有所不同。1汉语省略数词。在汉语中这些成语为了凝成四字格,省去了"一"和其他成分,如"目不识丁"是"不识一丁"的变式,省略了"一"。这类成语译成维语时,有的用"bir"译出了汉语中省略的"一",有的则采用意译法译成了维语相应的词。如:杯水车薪qongyaninnibirqθqksudaθqurmkboptu.寸草不留birtalgiyanimualdunnasliK.目不识丁elipningsunuinibilmaydian.2汉语用含数量的名词(包括方位词)表数。2.1表时间。常用年…  相似文献   

5.
成语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不少成语都折射出诸多的文化意义。很多成语与史实有关。如“归马放牛”本指武王伐纣后将征战用的牛马放归于华山的南坡和桃林的原野上的故事,“死灰复燃”原出西汉韩安国的故事,等等。有的成语与古代器物有关。如传说大禹铸九鼎,象征天下九州,象征国家,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故后人在说到某人的意见很重要时,用“一言九鼎”来形容。烹饪食物时,鼎下烈火燃烧,鼎内热水沸腾,有一种旺盛、热烈的气氛,于是就有了“人声鼎沸”、“鼎鼎大名”等成语。有的成语与度量衡有关。如“不同寻常”、“退避三舍”中的“寻常”、“三舍…  相似文献   

6.
谈心是教师开展思想工作的一项基本功.然而,同样是谈心,有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有的却"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的"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的却"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使人茅塞顿开",有的却"使人如堕云雾".可见,谈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那么,教师如何掌握和运用好这门艺术呢?除做好准备工作之外,还要讲究时机、场合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成语的语源按形态可分为三类:定形源、雏形源和意形源。现将源于《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成语分类简述如下: 定形源:指这一成语一出现就是这个样子。如『完璧归赵』、『刎颈之交』。这类成语,有的也有变式或简略形式。如『完璧归赵』又作『完璧还国』,省作『归赵』、『璧赵』、『奉赵』、『奉璧』、『璧还』。尽管如此多变,其主要形式仍旧一直被人们使用着。雏形源:指在古文词句中有了这个成语中的几个字,但还没有凝聚在一起;或是初步具备了成语形态,但没有最后形成。如『怒发上冲冠』(怒发冲冠)、『胶柱而鼓瑟』(胶柱鼓瑟)、『奉公如法』(奉公守法)。有的认为『胶柱鼓  相似文献   

8.
一、从结构上类推 有些成语往往是由两个意思大致相同的并列短语组成的,因此,可从一个短语中的某一个字类推出另一短语中意义和用法大致相同的字.如"循规蹈矩"就是由"循规"和"蹈矩"两个短语构成,其中"循"、"蹈"是"依照、遵守"一类意思的"同类字",所以,由"蹈"就能推出的是"循",而不是"寻",否则,"寻"和"蹈"两个字的意思就不一致,整个词语的意思就令人费解.有些成语是由一个词分开说的,如由"奢侈"一词生出"穷奢极侈"的成语,而"侈"不能写成"耻";由"奸猾"一词引出"老奸巨猾"的成语,而"猾"不能写成"滑".  相似文献   

9.
1 因地制宜,提出课题 我们在科技活动教学中,根据长江三峡两岸的地域特征,结合学校的生物园地,分别从种植、养殖、环保等方面提出课题,如:有的学生提出"柑桔高接换种技术研究";有的学生提出"牲猪饲料配方技术研究";还有的学生提出"煤气污染指示植物研究"等等.这些课题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学生在研究时都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正>有朋友问"成语"这词是如何产生的?这涉及成语这个语言事实,还涉及"成语"形义的历史发展。我们从这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诗经》中的语句被引用来表达己意者,先秦典籍中不难看到,《诗经》中的一些语句被反复引用,历代沿习,流传至今成为成语的约有150多条,如:"战战兢  相似文献   

11.
成语运用是否正确这个问题在高考题和平时的测试中都存在着不同的标准,相互之间自为矛盾,而成语词典的释义与它的现实使用情况更是龃龉时见.正确运用成语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认真学习成语的本源义,关注它的"身世";允许结合具体语境合理地变用、活用成语,承认成语的迁变.  相似文献   

12.
<正>"精品",引用到教育中,就是指各个方面的佼佼者。如,学习成绩优异的是学习上的"精品";管理成绩突出的,是班级干部中的"精品";体育成绩拔尖的,是运动员中的"精品";能歌善舞的是文艺上的"精品"……这些孩子在班集体中,自然而然会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于一些活动就是他们的专场。但是,每个班里,都会有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有的考试成绩不突出,总是默默无  相似文献   

13.
1.运用成语、激发兴趣 成语生动、形象,易于被人接受,同时也具有趣味性,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在娱乐中接受新知识.如在讲授"股票筹资"时,先在黑板上写上"无中生有,有中变无".学生一看感到好奇疑惑,接着举例分析:投资1万元购股票,若选择优良股票,把握好时机,一年内可能成为百万富翁,这就是"无中生有";若不懂操作技巧,缺乏股票知识,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可能成为乞丐,这就是"有中变无".借助兴趣,讲解了股票的特点,发行知识等,学生也在好奇中求得了答案.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的应用,突显几何画板辅助数学教学的特有优势:体现数学源于实践,源于生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体现数学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一、运用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可能性 节日是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有的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如基督教同家的圣诞节;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有的节日是法定的,如世界环境日、中国人口日等.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与成语     
唐诗内容丰富,语言精练,素来脍炙人口。我们在吟诵唐诗时,只要稍一留神,就会发现不少成语源于唐诗。懂得这些成语的出处及意义,对于正确使用这些成语很有帮助。现举例分析如下: 桂子飘香桂花散发出阵阵香气.形容中秋节前后佳景。源自唐代宋之间《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二首》"人生七十古来稀"句。过去人们能活到七十岁的很少,所以说"古来稀"。 曾  相似文献   

17.
(一)意思理解一、指出下列成语出自何篇,原义何在,意思有无变化。 1、三顾茅庐 2、不耻下问 3、世外桃源 4、水落石出 5、妄自菲薄 6、一鼓作气〔说明〕有些成语,古今义同(如“不耻相师”),有些古今义全然不同(如“钩心斗角”),有些感情色彩有变化(如“踌躇满志”)。有些成语,直述其字面意思即是其解释,而有些成语,意思有引申,有的有了比喻义(如“一鼓作气”),有的有了形容义(如“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考统一命题"的话题甫一提出,就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议,但由于版面所限,本期坚持质量第一、趋于平衡的原则,只从中择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稿件整理成文。这些稿件,有的为扩大全国统一命题范围"点赞";有的则为全国统一命题提出质疑,认为"治标不治本";有的赞同"一纲一卷";有的倾向"一纲多卷";有的认为应"各美其美";有的带着高度的批判精神看待"一纲多卷";有的则为更具公平性的命题方式改革提出了较好的建议。争论代表着思考,但思考不应止于争论。我们期待更具公平性、客观性、可行性的高考命题政策的出台。  相似文献   

19.
小学六年级的女生庞某,对一位中学生产生了一种莫名言状的恋情.事情"败露"后,老师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马上"提审"她,让事情"曝光";有的提议开个少先队大队会,既教育其本人,也"杀鸡给猴子看";有的认为应向家长"奏一本",借严父的巴掌、拳头来个快刀斩乱麻.作为班主任的我,却始终未表态度.  相似文献   

20.
<正>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标题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单元标题,第二级是课标题,第三级是框标题,各级标题在学科教学中承担着各自的功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第三级标题,即框标题。有的框标题直接揭示教材内容实质,如"世界的物质性""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有的框标题暗示教材内容的主旨,如"树立正确的消贽观""新时代的劳动者";有的框标题直接显示学习的意义与要求,如"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深挖框标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