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炬 《中国广播》2009,(3):50-53
声频荧屏的低俗之风已经不仅是_种不良风气不良倾向,而是一种相当程度的文化失范。而失范的原因,是价值观迷失导致节目制作与主持常常处在文化上缺失依据的状态。在此称之为“文化失据”现象。这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文化的变异性、不确定性的反映。由于“文化失据”即价值观的缺失,声频荧屏中的大众娱乐节目充斥着模仿和媚俗的气息,我们的播音主持中存在无舵漂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唐彩红 《青年记者》2017,(32):72-73
美国学者赖特的大众传播“四功能说”指出,媒体具有社会化功能,即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称为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和大众文化的结合体,在传播知识、传承文化、启迪心智等方面具有神圣职责和天然优势. 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在电视荧屏表现亮眼,《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节目在全国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收视率和好评度上双丰收,形成了一批“现象级”的文化类节目.这是电视媒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媒提出的“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要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电视文化类节目次第涌现。在"娱乐至死"的电视时代,电视文化类节目重新高调的回归大众视野,文化类节目如何长久复兴荧屏成为急需思考的问题,分析以往电视文化类节目式微的宏中微观三个层次的原因,从政策、国民审美和行业自身解析文化类节目的发展动力,以唤醒文化认同为价值方向,讲好中国故事为价值标准,达到传递中国声音的价值目标三个维度进行文化类节目的价值构建,对现象级的文化节目如何做好价值传承,引起大众深度解读探索传统文化,节目的产业供给链如何形成等做出文化反思。  相似文献   

4.
自1996年央视创办《实话实说》之后,电视谈话节目逐渐勃兴于我国电视荧屏,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瓶颈。分众传播理念给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对话》坚持精英化取向,定位于高端受众群,邀请重量级嘉宾解读新锐、前沿的经济类话题,成功实践了分众化策略。  相似文献   

5.
“电视娱乐精神”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休 《视听纵横》2009,(2):15-17
当下电视娱乐热的兴起与泛化,既是电视回归平民趋向之使然,也是大众娱乐文化强力驱动的结果。电视娱乐运动似乎已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随着电视娱乐节目风靡荧屏,社会对娱乐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给予了很大的忧虑和关注,从而也引发了媒界对电视娱乐精神的研究和探讨。因为电视娱乐精神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情感类节目作为电视荧屏新兴起的一种节目类型,以浓厚的人文关怀为宗旨,以市民阶层的平凡情感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真实、朴素、温馨的节目风格,给充斥着“豪华风、炒作风、滥情风”的电视荧屏带来了一缕清新,一股暖流,同时也为和谐社会构建了一个温馨的情感家园。目前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情感类节目包括湖南卫视的《真情》、河北卫视的《真情旋律》、北京电视台的《夫妻剧场》等。而江苏卫视的《情感地带》栏目群则成为同类节目的佼佼者:从周一到周日,“情感地带”七档栏目横向打通,一气呵成,形成了强势收视效果。情感类节目通过情景…  相似文献   

7.
黄缨 《新闻通讯》2012,(11):44-45
电视有奖竞猜栏目以多种形式呈现于荧屏,在调动观众参与和提升收视率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异化现象.如“短信互动”渐变为“短信盈利”,“观众参与”蜕变为“观众博彩”等。该类栏目的发展起伏不平,简单的“放”或“管”都不利于该类栏目的发展.要强调媒体责任,走人文化道路,营造一个内容规范、环节透明、益智娱乐的电视有奖竞猜的人文环境,使该类栏目呈现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8.
熊艳 《传媒》2015,(9):44-45
文化类节目作为传统文化现代传播的重要展示平台,正以全新的面貌回归电视屏幕.河南卫视《成语英雄》秉持“解开中国文化密码,做成语英雄”的理念,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屏互动及有机行销策略,实现节目口碑和收视的双赢,将这波荧屏“文化风”推向了极致. 《成语英雄》节目分析 节目理念.作为2013年暑期火爆中国电视荧屏的《汉字英雄》的姊妹篇,《成语英雄》是河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亲情搭档参与的原创季播类成语竞猜互动节目,截至2014年底,已成功播出两期.  相似文献   

9.
"娱乐":从功能到本体--电视节目类型构成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突如其来横吹中国荧屏的"娱乐"风已随着中国电视市场化发展的脉搏渐成气候.事实证明,"娱乐"曾经是中国电视市场化发展的开路先锋,现在则是中国电视文化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娱乐与市场、娱乐与产业的相互吸附,并非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偶然现象,而是经济时代文化创造的现实处境.中国电视节目对"娱乐"质素的明确追求,致使"娱乐"从文化艺术作品审美的社会功能转向文化艺术创造的本体,成为中国电视与国际接轨市场化发展、产业化运营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荧屏不该像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有人这样批评当今一些容芜杂、质量低下的电视媒体。过去有人称“初级阶段是只筐”,结果让种种不良的落后的事物了“保护装”;后来又出现“大众文化是只筐”,致使“大蒜文化”、“大文化”甚至“绣鞋文化”、“沐浴文化”也有了“正统装”。如今这种“筐”罩到了方方正正的荧屏头上,可见人们对电视的滥与杂着实有意见了。纵观各地林林总总的荧屏画面,大致表现为以下四“筐”:一曰滥戏筐”。格斗凶杀,花街柳巷,吵吵闹闹,打情骂俏,什么小戏曲、大头都涌上屏幕。尤其是太多太多的古装戏,清朝人…  相似文献   

11.
走向 21世纪的中国电视,面临着日益成熟的节目市场,该如何以质论价呢?本文结合对各种电视节目形态的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个共有的衡量标准──审美价值。从操作层面,作者将审美价值标准概括为“表现人”与“人表现”两大审美指数,并针对不同荧屏节目现象做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特别是面对着新世纪互联网等高新科技的挑战,电视所具有的规模化影像审美功能,更成为众多媒体中独有的品格。在影像审美中,唤起受众对“人”的特性的体认与呼唤,将成为新世纪民族文化建设中电视所肩负的独特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张彦会 《新闻世界》2013,(12):36-37
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近几年,新一轮的形态各异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出现在各大荧屏之上。《星跳水立方》和《中国星跳跃》是2013年两档明星真人秀跳水类节目,在延续"真人秀"电视节目的基础上又增加新的元素,"身体消费"现象一时成为荧屏上的热议话题。本文对消费文化视域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身体消费"现象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民众文化水平提高,近年我国电视荧屏出现了众多读书类节目,这些节目坚守文化品质,传播主流价值,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起到了“文化担当”的作用。其中纪实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以创新的叙事方式和符号化表达探讨阅读和社会、自然、自我之间的关系,将阅读日常化,并且在多个仪式化场景中以影像化方式重新定义阅读的范畴,用视频记录当下文化思潮,为文化保留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罗曼 《传媒》2016,(5):54-55
2015年以来,“中华”系列原创文化节目集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看好诗词、唱好民歌、树好家风”的文化思想深入人心.2015年11月7日,《中华好诗词》第四季强势回归,首播当晚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3.2亿,在新浪热门话题榜、疯狂综艺季排名中,双居第三.可以说,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以“弘扬传统文化,普及国学知识”作为根本宗旨,其既有选手间的良性竞争,也有丰富的观众互动,更为重要的是节目所蕴涵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集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为一体,成为了电视综艺界的一匹黑马,赢得了受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相似文献   

15.
电视媒体     
《视听界》2008,(6)
《幸运52》被停播电视娱乐节目的冬天到了?;《李小龙传奇》成央视八年收视最高剧;湖南卫视明年再度启动“快男”、“星姐”上星;剧情人物雷同“实属巧合”荧屏刮起“山寨风”.  相似文献   

16.
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它所传播的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必品的一道“佳肴”。而打开电视近百个上星频道和地方台,让观众目不暇接。观众最终会选择谁,我想,新闻荧屏版面如何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打造荧屏版面呢?本人认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美学意识和文化意识起着决定的重用。  相似文献   

17.
“泛娱乐化”已经不再是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来的一个耸人听闻的空洞概念。而是目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盛行的一种形态。其中.电视媒体以其强大的娱乐功能成了泛娱乐化现象的最佳载体。2012年8月27日,由央视综合频道与唯众传媒联合制作。被称作“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的电视栏目《开讲啦》横空出世,节目一经播出就创下央视综合频道跨零点时段最高收视,被舆论赞为“一股吹过荧屏的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山寨”、“山寨产品”、“山寨文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门词语。这股在大江南北刮起的“山寨风”,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字眼活跃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页等媒体之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和热议的一个话题,且实实在在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进而演变为一种“山寨现象”。  相似文献   

19.
王亚军 《青年记者》2016,(26):69-70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似乎走进“娱乐至上”的怪圈,无法自拔,就如巴赫金所说的“狂欢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当下的电视荧屏上演绎为一种电视娱乐文化.“在这些具有大众文化倾向的电视文本中,艺术不再承担启蒙的重负,而总是被娱乐所替代.”①大众眼中的“娱乐”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愚乐”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回顾2007年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发现,不少以孩子为主角的娱乐节目成为全国电视荧屏的一大亮点。孩子们在电视娱乐节目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这一电视娱乐文化现象,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