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对于传播媒体来说,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才能够在信息多元的社会站稳脚跟.电视新闻节目也同样面临着多频道、跨媒体信息传播变革的竞争,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打出自己的品牌,就要始终有吸引大众焦点、抓住观众"眼球"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储符琳 《青年记者》2006,(16):108-109
现代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对于传播媒体来说,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才能够在信息多元的社会站稳脚跟。电视新闻节目也同样面临着多频道、跨媒体信息传播变革的竞争,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打出自己的品牌,就要始终有吸引大众焦点抓住观众“眼球”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需要关注“情感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宏观调整,曾经在诸多新闻媒体中形成后来居上趋势的电视新闻正面临着严峻挑战。面对着信息资源共享与影像信息传播的多元化,电视不再是媒体“老大”,而只能以媒体之一的平等身份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电视新闻要想拥有更多的收视群,提高新闻质量势在必行,而提高电视新闻质量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电视新闻节目主体地位的确立,我国的电视竞争正逐渐演变为各个电视台之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竞争。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逐步加大了步伐,早晚间新闻板块的开辟,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红火,直播节目的增多等等都为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繁荣和活跃并在受众心目中奠定主体位置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电视新闻画面与美学的关系,是许多电视媒体工作者关心的问题。电视新闻画面如何运用美学?研究电视新闻画面美学会不会影响真实性?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实,既然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而客观现实中存在着美,电视新闻画面就应该包含着审美意义。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电视新闻画面同样需要按照美的规律再现生活中的事实。如何理解电视新闻画面的美感特征?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眼下,打着“民生”旗号的电视新闻正在屏幕上走俏。“民”,百姓也,“生”,生计也。民生新闻的意义在于,它能以百姓的诉求为主旨,以解决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为己任,从而拉近了电视与观众的距离。然而,随着各地电视新闻大战的升级,这种被称之为反映“民生”的都市电视新闻中的“暴力”行为已开始突显,在有的地方,甚至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7.
杨明虹 《大观周刊》2012,(52):26-26
电视新闻节目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电视新闻水平的高低,除节目本身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技术质量外,新闻节日的编排也十分重要。一套编排成功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电视新闻要想取得良好的编排效果,应采用一些蝙排技巧。  相似文献   

8.
以新媒体环境为时代背景,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介的发展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更大的发展机遇。为此,电视新闻若想谋求全面发展,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信息传播方式的优化工作,加以完善电视新闻内容,以最大化实现新闻价值为根本目的。本文以新媒体和电视新闻采编为核心切入点,积极探索电视新闻采编的主要特征,以及电视新闻采编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窦洁 《青年记者》2006,(4):37-37
一直以来,新闻总以理性的形象出现在广大读面前,如电视新闻播音员一般,总是不苟言笑、板着面孔说话。读真的喜欢这种模式吗?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是当前主流媒体的一种重要宣传形式,做好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新闻稿件的结构至关重要。它关系着整篇报道的成败,也关系着电视新闻的宣传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谈谈对电视新闻稿件结构的粗浅认识。首先要有标题。标题是新闻的题眼,即人家不看你内容一看标题就知道你要说什么事。标题要简明扼要,主体  相似文献   

11.
电视台是新闻机关,是党和政府发布新闻的一个场所,也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个窗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布电视新闻是电视台最重要的一项宣传业务。因此,有关电视新闻的理论,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应予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想就电视新闻的几个有关问题谈点认识。图像——电视新闻的主要特征电视新闻是新闻的一种形式,除具备着一切新闻的共性外,其特点是通过电视手段进行新闻报道。电视手段,就电视新闻本身的表现手法而言,  相似文献   

12.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把真实性比作新闻的"里子",那么艺术性就可以看作是新闻的"面子".许多论著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阐述已经比较全面而且科学,在此笔者想对新时期电视新闻的"面子"--艺术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中,传播新闻的媒体是多渠道的,其宣传方式也是各具特色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媒体多角度地了解社会,获得信息。但这些媒体在传播方式及其表现形式方面也存在着各自特有的局限性。如果能减少或打破这特有的局限性,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则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想就围绕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谈点个人的看法和体会。一、电视新闻编辑要追求节目编排的艺术技巧。电视新闻主要是通过电子手段,以活动着的新闻图像诉诸于人们视觉、听觉的。它能够把新闻现场的真实面貌用影像记录下来,它不仅记录真实,而且把新闻现场的气…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一些电视新闻报道经常让人感觉有一种"端着"的味道.何谓"端着"?乃端着架子也.这里所说的"端着"倒并不是说某位官员端着架子,而是我们的新闻在报道中帮官员端着架子.  相似文献   

15.
意识与使命──论电视新闻的精品创作段荣鑫一个企业要想占领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它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同样,一个新闻单位,要想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具有较高的收视率,也必须有它的名牌栏目及精品,本文就电视新闻创精品问题,作些例析与探索。一、必须树...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视节目的市场化,电视频道增多,新闻种类众多,节目花样繁多,这对县市台新闻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观众要求高、需求大、视角广的前提下,县市台应该多做观众喜闻乐见的现场新闻、目击新闻、散文式新闻、素描式新闻等,创新新闻表现手法.这样,可以增强县市台电视新闻的收视率,扩大新闻的宣传引导作用,满足观众对电视新闻的需求.结合武义电视台的实践,笔者以为,电视新闻表现手法创新应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贾庆萍 《青年记者》2016,(32):33-34
新技术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电视新闻的报道形态,为受众提供新的视角.几年前还"高大上"的航拍现在随着航拍设备的普及,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新闻中.航拍设备的高空运行既突破了场地的限制,又可进行长距离大范围的拍摄,这些优势注定了航拍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 一踏上金门岛,我就提出想看“八三一”,接待我们的许先生面露难色,称“八三一”早已关张大吉,看不到了口我说不会吧,两天前我在台北的电视新闻中刚刚看到报道,金门“八三一”整修一新,重新对外接纳观光。许先生连连摇头,王顾左右而言他。他的摇头不知是认为电视新闻有误,还是再次拒绝我的观光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已经成为中国电视媒体中流砥柱的今天.面对新兴的网络媒体、虎视眈眈的境外卫星媒体对境内电视媒体产生的巨大冲击.电视新闻节目如何“亮”起来.是电视媒体巩固阵地,争取更多受众无法回避的课题。在坚持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基础上.电视新闻节目要强化“电视特征”.追求电视新闻节目电视化的完美表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传媒界的发展,尤其是广播电视业的发展,观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视新闻也日趋"鲜活"起来,凸显出多元化的发展走向,并且始终沿着贴近受众的方向开拓.本文从电视新闻多元化开拓的特点,表现形式及其后现代法则等方面对电视新闻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也是对电视新闻的一种思维开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