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厦门大学出版社是一家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同时又是一家中小规模的高校出版社.我们从实际出发,综合各种因素,认为我社较适合走小而优、小而特的办社路子.根据这一定位,我们在选题建设方面就必须根据自己的校情和社情,进行战略安排.在实践中,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学术为本,实施精品战略;发挥学科优势,实施品牌战略;整合编辑队伍,实施人才战略.由于这三项战略得以实施,从而凸显了我社的图书特色.  相似文献   

2.
我社近几年来实行了以实施两个转变为目标,面向市场,推进各项改革的发展思路,从实践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1999年到2 0 0 3年,出版图书种数增长了117 5 % ,其中新书增长了6 4 % ,重印书增长了2 2 8 2 % ;图书生产码洋增长了2 2 3 3% ,销售码洋增长了194 3%。同时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期刊也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我社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增强。  一、面向市场,选好定位,理清思路我社是一个有5 0多年历史的专业科技出版社,是一个老社,也是一个小社,应该说,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是比较浓的。前些年在发展上也确实遇到了很…  相似文献   

3.
知名科技出版家、版权专家 ,我社德高望重的老社长史梦熊同志因心脏病突发 ,于 2 0 0 2年 8月 4日凌晨在北京逝世 ,享年 71岁。史梦熊同志是科技出版战线上一位名副其实的老战士。他于 195 6年 8月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 (现武汉大学 )毕业 ,同年 9月到原水利出版社工作。从此开始 ,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出版事业 ,在水利电力科技出版这个岗位上耕耘了 4 0多年。作为惟一一位毕生在我社工作的职工 ,而且几乎建社伊始就来到我社 ,他见证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迄今为止的全部兴衰、更迭 ,成为我社名副其实的“元老”。他在我社历任编辑、室主任、…  相似文献   

4.
教育培训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继图书和电子音像出版之后开辟的一块新领域 ,旨在充分利用出版社已有的资源和依托清华大学的资源优势 ,在促进出版社主产品发展的同时 ,延伸、开辟新的增值服务项目 ,推进清华大学出版社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实施。   一、清华社开展培训的实践1 加强与名校和各行业协会的合作 ,开拓培训市场 ,培育自己的教育培训品牌2 0 0 4年 ,针对出版业物流管理相对落后、物流成本相对较高、物流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的现状 ,为了给出版业物流人员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的平台 ,清华社在大学版协、中国版协科技委的大…  相似文献   

5.
《现代出版》2004,(1):56-56
2004年,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要努力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协助教育部社政司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抓改革,二抓繁荣,三抓发展,四抓管理。各方面工作具体安排如下:1.积极协助社政司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推动出版专业集团试点工作向前开展。2.积极协助社政司召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座谈会,推动优化选题、优化图书结构和精品战略的实施。3.做好大学出版社经营管理目标责任制实施状况的调研工作。在5月或6月由大学版协经营管理工作委员会举办大学出版社经营管理研讨会。4.做好大学出版社企业所得税的调研工作,主动向主管部门反映…  相似文献   

6.
我们这两天谈论的实际上都是经营战略问题。虽然我们的办社宗旨都是一样的,但是各个社的地位、定位、管理模式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经营战略上也有差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全国最早成立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1957年成立,另一家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华东师大社在“文革”中停办,“文革”后又重建。我1996年到华东师大社工作,当年图书销售码洋5000万,1997年达到7000万,  相似文献   

7.
陆银道同志是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创建者之一。1989年4月建社时任社长助理,1992年任副社长,1995年任常务副社长全面主持工作,2000年被任命为出版社社长。在陆银道社长的带领下,出版社锐意改革、积极进取,由一个小型出版社发展成为大学出版社里的佼佼者。出版社总资产从建社时的1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清华大学建校 90周年 ,再过 1 0年 ,即到2 0 1 1年 ,清华大学将跨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那么 ,清华大学出版社怎样与之相适应 ,成为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呢 ?前不久 ,记者带着几个人们关心的问题 ,采访了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蔡鸿程教授。记者 :蔡总 ,清华社近年发展很快 ,请您给本刊读者做些介绍。蔡鸿程 :清华大学出版社建社至今已经 2 1年了 ,一直在稳步发展 ,特别是在最近 9年中发展迅速 ,到2 0 0 0年 ,年出版新书品种超过 60 0种 ,发行销售码洋达到 3 .5亿元。在“九五”期间获得国家级奖 6项 ,省部级奖 2 4项。清华版计…  相似文献   

9.
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今年对 10余家专业出版社进行了调研 ,了解专业出版社改革与发展的情况。 2 0 0 4年 8月 31日 ,由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科技出版社改革与发展交流会”在化学工业出版社举行 ,来自北京的 4 2家专业出版社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上 ,6家有代表性的出版社作了专题报告。化工社俸培宗社长介绍了优化选题结构、拓展大化工优势和以人为本、从制度入手建立规范管理的经验 ;中医药出版社胡国臣社长介绍了从整理古籍入手 ,树立中医药中国版协副主席周谊出版品牌的发展经历 ,和走多元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的战略框架 ;纺…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新世纪对未来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教材建设要与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 ,保持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教育部要求医药类专业使用近3年出版的新教材的比例应达到 5 0 %左右。作为全国重点医学院校的出版社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始终把高等医学教材建设和出版工作放在首位 ,制定了 2 1世纪高等医学教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下是我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一、依靠学校优势 ,强化质量意识 ,以优质产品开拓市场  建社以来 ,我们始终牢记高校出版社要为学校的医、教、研服务 ,“…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出版社是沐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阳光发展起来的。若从1979年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经批准恢复或组建的大学出版社算起,大学出版事业已历经了十五六年时间,目前已有大学出版社96家(包括音像出版社共近150家)。10多年来,大学出版社遵循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牢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认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以大学为依托的出版单位,大学出版社有着特殊的属性和地位,担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任务;做好专业化、特色化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任务、宗旨及社会环境决定了大学社的定位.面对出版业竞争愈加激烈和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大学出版社的定位问题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认为,立足于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是立社之本.只有大力促进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把专业化做大做强,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大学出版特色的社会化经营道路,才是绝大多数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3.
厦门大学出版社与学校同行,与时代共舞,历经了20个寒暑。春华秋实,如今我们可以自豪地向我们的作者,向我们的读者吐露心曲:我们努力过,我们成功过,我们还要走向辉煌。厦门大学出版社创立于1985年5月。建社20年来,全社员工以不断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奋斗,使我社的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大学出版社”的理念感召下,我社坚持以特色、品牌取胜的经营思想,始终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争创一流业绩,为读者奉献了一大批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的优秀图书,在学术界和出版界…  相似文献   

14.
观点摘要     
肖启明:大学社改制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肖启明在全国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研讨会上说:良好的外部环境是高校出版单位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的基础。我们希望上级主管部门能为高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以促进大学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一要尽快完善出  相似文献   

15.
我们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一家小社,每年出版新书约100种,近几年来,每年的销售码洋在1000多万元的基础上以递增10%的速度缓慢增长,与某些快速发展的大学社相比,实在令人汗颜。然而遍观全国范围内与我社有着同样理工类背景的大学出版社,似乎没有一家销售码洋超亿元的,只有几家达到中等规模,而且后者多不是以理工类图书为主力品种。于此可见,理工类大学出版社似乎大多步履艰难。 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比较普遍的情况,除了出版社自身的因素之外,理工类大学出版社在生存与发展中所遇到的某些难以逾越的障碍,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因之  相似文献   

16.
20 0 4年6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召开了“5 0周年纪念座谈会”,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建设部副部长黄卫、中国版协副主席周谊、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于国华等来自建设部和出版界的资深人士参加了座谈会。社长赵晨在会上介绍说,经过5 0年的发展,建工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在职职工2 10人、年出版图书2 0 0 0余种、年销售收入1 6 9亿元、实现利润4 5 0 0多万元的专业出版社。回顾历史,他总结了以下几点发展经验:一是坚持正确导向,二是保持专业特色,三是坚持质量第一,四是不断改革创新,五是立足诚信为本。在经营困难的时候,建工社始终集…  相似文献   

17.
大学出版社从80年代初相继创办以来,20年间走过了从创办到成长的历程。最近五年来,大学出版社已成为我国出版行业的重要的生力军,有些出版社已跻身全国先进出版社的行列。从成长性来看,在大学出版社的满园春色中,明显地呈现大社与小社、强社与弱社的分化。有十多家大学出版社已经形成规模和特色,有四五十家出版社已经崭露头角,另有三十来家出版社仍徘徊于起跑线旁。纵观大学出版社的成长过程,虽然各个大学出版社所秉承的先天资源有  相似文献   

18.
在中小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中小社的经营战略决策.由于资源的有限和实力上的差距,中小社不可能像大出版集团那样有面面俱到的多元化发展,因而作契合的战略选择、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关系到中小社生存发展的关键.那么,中小出版社该如何进行经营战略管理,经营战略管理的重点又在哪里?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首先提出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一般理论框架,然后结合出版产业的具体情况分析战略管理框架中的两个重点内容:中小社经营环境的战略分析和中小社经营战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成立十几年来,在改革与发展中经历了三种重要转变:一是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转变;二是由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向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三是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型增长模式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的转变。经过这三种重要转变,我社已由几年前默默无闻的小社,发展成为在全国大学出版社中各项发展指标良好、有较强竞争力和一定知名度的强社。下面分三个方面汇报我社近几年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改革,转换机制,实现跳跃式快速发展的做法及成效。一、坚持办社宗旨,努力做到“两个”效益的最佳…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继2007年4月作为大学出版社改制第一批试点单位的18家大学社改制工作启动以后,大学社改制第二批试点单位已进入动态运作阶段,关于大学社改制的讨论也如火如荼。然而,笔者认为,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不管怎么改革,不管什么肘候改革,我们都必须做到立足“背景”、聚焦“发展”、放眼“未来”,这是我们大学出版社必须紧紧抓住的主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