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国外专家学者对中小学校长素质提出的要求及分析日本对校长素质的要求:(1)要有研究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2)要有度量,胸怀宽广,不拘小节。(3)要有领导能力,能坚持原则,禁忌八面玲珑。(4)要有使命感,对事业一往无前。坚韧不拔。(5)要有积极性和干劲。(6)对学生有深厚的爱,一视同仁地爱护每一个学生。(7)要有广阔的视野,眼光远大、富有理想。(8)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办事光明磊落。(9)谦虚、诚实,努力培养自己受人爱戴的品质。(10)要善于培养优秀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校长要做好“人”字文章校长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人──教职员工。要想使学校一班人心齐气顺,形成合力,关键在于做好"人"字文章。(1)用人──知人善任。用人,一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二要坚持扬长避短的原则。(2)管人──严格制度。人管人,人难管;制度管人,人...  相似文献   

3.
校长的智慧来源于学习和感悟 现代校长不仅要有渊博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做学习型校长,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领导学校发展的潮流,创造学校教育的新的发展机制。当然,学习不仅仅是读书。善于学习的人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一个善于感悟的人。  相似文献   

4.
1.小学校长是一校之魂,他(她)的作用就是要善于组织全体教师,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这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校长首先要做的是领导班子成员的明确分工,分工一定要明确,职权一定要清晰,每个人都要有自己主管的具体工作,当然具体的工作还要分管的同志在工作的时候能够具有开拓、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5.
参加北京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的校长们认为:专家型校长一要基本素质高,有政治头脑、丰富的文化底蕴;二有独特办学思路,办学有风格;三有管理才能和领导艺术;四要善于理性思维和掌握规律;五有超前性、预见性和抓机遇;六要经验丰富,善于突破疑难点和解决棘手问题;七要善于将办学思想转化为教师行为,形成内驱力和凝聚力;八能掌握教育规律,办学质量高。(摘自《中国教育报》1999年10月13日)专家型校长应具有八项标准  相似文献   

6.
王希秀 《小学校长》2006,(4):47-47,6
校长的管理工作主要围绕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核心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发达国家在教育立法上确立校长为学校管理的中心人物和法人代表,并对小学校长的任用作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国外小学管理机构强调精练、不设虚职、职责分明。法国小学只设校长1人,校长秘书1人,另设2人管理教务和总务工作;日本设1位校长,另设教头1人(相当我国教导主任),负责管理教务和校务工作。国外小学校长的任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上级教育行政机构任命;二是地方学区任命;三是民主选举产生。日本小学校长由地方委员会任命;英国小学校长由地方教育局任命;前苏联小学校长由基层(区)市教育局委任。  相似文献   

7.
一名成功的校长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其自身有抱负、有修养、有能力、有学识,而且要有团结全校师生不断创造新业绩的能力,特别是要学会掌握一个事半功倍之法:勤于、善于借力。 一、借优秀成果之力。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任何校长不可能拥有各种“育人之能”;一个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任何校长不可能参与各种教育实验。而当代世界上存在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外教育优秀研究成果。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学生在不断变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不及时吸取他人成功的经验就会错失良机。校长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必须…  相似文献   

8.
专心·虚心·诚心——校长倾听教师谈话的艺术吴运友在学校人际交往中,校长要善于倾听教师的谈话。一般情况下,教师找校长谈话有五种类型:一是教师的谈话表明问题是由你引起的;二是教师找你谈话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帮助;三是为了向你诉说自己对某件事的忧虑;四是向你...  相似文献   

9.
长要善于倾听教师的谈话。教师找校长谈话,有五种情况:一是教师的谈话是由你引起的;二是教师找你谈话的目的是想得到你的帮助;三是为了问你诉说自己对某件事的忧虑;四是向你反映你尚未了解和掌握的新问题、新情况;五是就某一问题向你发表他的见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校长要善于区别情况,倾听教师谈话,尽量使教师满意而归。为此,不论教师的谈话出于四种情况,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专心校长倾听教师谈话,应当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还要让对方明白你在倾听。比如目光应凝视对方;在适当的时候用“嗯”、“哦”、“好”等有声语言传…  相似文献   

10.
善思才有力量,有思路才有出路。一所善于思考的学校,才是真正寻求发展的学校;一位善于思考的校长,才是真正开拓进取、严谨求实的校长。采访中,温仲伟给我的印象就是博学而善于思考。  相似文献   

11.
大凡培训,总容易流于形式,校长培训也不例外;理论教学,最容易令人乏味,教育理论的教学更甚。综合两者,校长培训的教育理论课教学要真正有生气,有成效,恐怕要超越常规教学,作一番改革。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在精讲基础上适当引入“三论”(讨论、评论、辩论),会大大提高培训效果。一、校长培训的特点与教学目标校长培训的特点是教学的依据,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校长已有相当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经验与知识,这一特点要求培训不能过分注重知识与经验的传授。(二)校长普遍比教师有较强的分析综合能力及处理问…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校长素质研究的一般情况 由于校长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的的质量和效益,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对校长素质的研究和投入。 (一)四川社科院主持的《新时代校长素质研究》分别对教师、学生家长、中学生、校长、研究生五类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对校长的“威信”、“工作作风”、“知人善任”、“工作效率”、“知识更新”等方面的期望值比较高。 (二)日本对校长素质的要求 (1)要有研究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2)要有度量,胸怀宽广,不拘小节;(3)要有领导能力,能坚持原则,禁忌八面玲珑;(4)要有使命感,对事业一往无前,坚韧不拔;(5)要有积  相似文献   

13.
校长管理艺术点滴谈临钢子弟小学校长雷振西一个优秀的校长,一定是一位善于管理的校长;善于管理的校长,必定有睿智的头脑,科学的思路,灵活的方法。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观察和思考,谈谈校长管理艺术的几点体会。调查研究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校长的调查研究可...  相似文献   

14.
一、人才观念 校长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教师的德和才,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和优势,对有缺点的能人、性格内向的人,要爱护、要器重。根据工作需  相似文献   

15.
一、前苏联对中小学校长素质的要求前苏联对校长素质发表过精辟见解的是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认为一个好的中小学校长必须具备六方面的基本素质:(1)要深深地热爱孩子,有高尚的人道精神,对人要有信心;(2)信人的信念;(3)要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灵秘密,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4)要善于抓教育思想;(5)具有创造精神;(6)有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正如教学与教育工作中,师生双方谁也离不开谁一样,校长和教师也是学校息息相关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学提倡:一位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位教师,而且应该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受到全世界教育界重视…  相似文献   

16.
望、闻、问、切,谓之“四诊”,是我国传统中医诊治疾病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校长要使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学校各部门健康运转,也有必要“望、闻、问、切”。  一曰“望”,即通过视觉去观察。“有诸内,必形于外”,师生员工对外界事物反映比较敏感,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作为校长,不但要善于从他们的一举一动中洞察出他们思想上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防微杜渐;而且还要善于看清方向,“不为浮云遮望眼”,正确把握好办学的路线和方针。遇事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实事求是地看问题。切忌目…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旨在培养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但对何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不同的教育家却有不同的标准。在当今时代,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最基本的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1)拥有道德观念;(2)具有道德能力;(3)言行一致;(4)尊重道德多元化;(5)终身德育。对于怎样培养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要确立两个理念:(1)教师自身要树立道德楷模;(2)参与性德育。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7,(21)
校长不仅要有多元的文化底蕴,还要善于把情感写在脸上,做到内心世界与外表的和谐统一,使教职工对你知面而知心。只有具备了这种表里如一的品质,才能在纷繁的学校管理中游刃有余。首先,校长要有笑容可掬的神态。面带微笑的人,有一种对生活充满热  相似文献   

19.
陈太美 《江西教育》2002,(19):26-26
校长是一校之长,也就是“当家”,“掌舵”的人。校长应怎样才能当好家呢?1、坚定办学方向具体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2)依法办学,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法律是学校制定各项制度、各项规定的根本依据。因此,校长应有很好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3)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校长”要有明确的教育观。教育观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办学目标,二是培养目标。两者有机结合才…  相似文献   

20.
1.兼听则明,亲贤远佞。副校长直接处理问题,难免会得罪人,有些人可能说他的坏话。在这些现象面前,校长要兼听,而不是偏听;要正确分析,而不是盲目信从。对于专门挑别人的缺点、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的人,校长不仅要远离他们,而且应批评这样的人,使其没有市场。2.善待抱怨,仔细斟酌。对副校长的抱怨,校长要把握住:一忌认为是副校长有意冒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二忌把副校长的抱怨联想成其思想不成熟、品德不高尚、组织观念不强等;三忌无视怨气,对抱怨漠然置之。对副校长的抱怨,校长要进行疏导,对自己的失误,要敢于正视,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