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胡平 《历史教学问题》2008,(4):79-82,78
韩国的大学入学招考制度从1945年开始.一直处于既是一个努力完善入学考试政策和制度的过程.同时又是不断提出大学入学招考制度改进课题的过程。1945年至1953年是实行各大学自由选拔制的时期。1954年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大学入学联合考试。1955年至1961年各大学单独考试,部分大学免试录取。1962年至1963年由国家统一管理入学考试.实行大学资格入学考试。1965年至1968年由各大学主管入学考试。1969年至1981年国家实行大学入学预考。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不断改革高校入学考试制度,目前国立高校有三种入学考试,即传统的大学自主考试、集中测试和国家统一考试。本文从这三种考试的历史沿革出发,分析三者的特点和博弈情况,并探究俄罗斯国立高校入学考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同中国一样,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注重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改革,致力于探索行之有效的考试形式、评价标准、录取方式等。美国:独立基础上的统一和注重能力考核美国的教育行政体制具有典型的地方分权色彩,其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在世  相似文献   

4.
浅析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及对我国高考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是一种相对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由社会上的考试服务机构负责编制试题和组织考试,这在世界上可谓独具特色。现被美国绝大多数大学认可并要求学生参加的考试有:学业成绩测验(测验)、学术评估测验(测验)、美国高校测验(测验)。美国的大ATSATACT学入学考试制度对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启示是:一、加强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二、允许多种高考形式并存;三、加大考试内容中的能力考查,注重试题编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俄罗斯大学入学考试的转型,即从分权走向集权的趋势。回顾了前苏联的大学入学考试,包括其背景和条件、报考资格、考试方式、录取方法及其缺陷等。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教育体制随着国家体制的转轨而转轨,大学入学制度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实行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上。  相似文献   

6.
李雅君 《上海教育》2009,(13):40-42
为确保高校入学考试的公平、公正与客观,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俄罗斯政府以国家统一考试取代以前的中学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  相似文献   

7.
王宏霞 《教书育人》2011,(24):40-41
教育的性质决定了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的性质。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中等教育考试制度,也没有国家举行的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大学入学考试基本上由两家私人团体办的考试机构负责,  相似文献   

8.
建15160年来,我国大学入学考试历经多次改革,最终确立了中国特色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多年来,高考存废问题,考试公平与地区公平,统一考试与选择专才,保持难度与减轻负担,考试的多样化与高效、简便招生,考查能力与公平可比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招生的多元化与多样化,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完善,分层次、分类型的招生考试改革,考试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则是今后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并与大陆的高考相比较,运用大量第一手材料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台湾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从最初的创立,到发展和“联招新制”的演变,再到多元化时期。四个时期各有自己的特征:从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的变化上看,坚持统一考试、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在此基础上,改革大学入学考试单一化倾向,探索考试内容的弹性化、考试科目设置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多元化;从招生方式的发展演变看,从最初的联招创立,“联招新制”的变革,发展到多元化入学;从招生机构上看,大学的自…  相似文献   

10.
合理、科学的来华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是保证我国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没有统一的、全面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来华留学生入学标准化考试。各高校或放弃考试,盲目"宽进",或各自为政设定入学考试方式,导致考试标准不一,考试内容各异的现状,不利于广大来华留学生的报考。应在参照先进国家留学生入学考试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统一的、标准化的入学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江苏省作为全国第三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已于2019年正式启动新高考改革。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的所有政策、举措均需通过信息系统支撑来落实。从平台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政策和业务的变化与功能需求入手,设计一个适用于新高考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的系统架构,提出相关技术要求,以期为高考改革的平稳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异地高考是从教育起点上解决务工随迁子女升学考试、促进教育起始公平的政策.文章从教育公平视角分析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本地考生与异地考生利益冲突致新的教育不公,诱导隐患中的“高考移民”现象爆发,引发寻租、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通过促进政策内容设计的科学化、强化政策执行的监督与管理、改革名户籍制及分省配额制完善异地高考政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招生考试形势的日益严峻,招生考试数据信息的安全面临着新的风险和威胁。通过归纳、分析现行招生考试数据信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为确保招生考试数据信息完整、准确、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招生考试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必须通过更加完善、科学的制度建设构建新的招生考试数据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有效推进新的招生考试数据信息安全监管模式建设;必须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安全监管软件系统和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招生考试数据信息即时性安全监督和多级安全监督,实现招生考试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有效监督。  相似文献   

14.
缺少有效的外部质量证据是高考命题质量评价体系的缺陷。这不仅制约了高考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了高考的权威性与公信力。问题成因是对高考教育服务的本质属性缺乏认识。解决该问题,需要从服务理念入手,以"服务对象"的角度审视高考命题质量,完善高考命题质量评价体系,提高高考命题质量。  相似文献   

15.
高考制度在我国长期被视为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和尺度,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考本身虽然具有相对的公平性,但究其本质,它毕竟只是一种普通的人才选拔制度,在日趋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它并不具有保障社会公平的责任和能力。目前我国高考改革领域出现的众多问题和阻碍,正是由于高考被赋予了太多它本身不该也不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所致。因此,让高考回归"教育本性",才是目前高考改革的理性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多源流理论在中外公共政策的研究中有广泛应用,利用该理论分析新高考改革政策议程设置具有适切性。基于多源流框架,学生应试压力与高考录取公平等问题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问题源流,政策内外部参与者的辩论与探索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源流,舆论丛林下的国民情绪与顶层设计下的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了新高考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政治之窗”开启,“三流”汇聚产生耦合效应,新高考政策议程得以设置。基于对模型的修正,新高考改革的动力分为问题、政策、政治、外部环境四类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实施“高考制+申请制”并行运作的高考招生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理论和方法,对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高考形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变革传统的"千校一卷"的高考形式,实施"高考制 申请制"并行运作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构想:即将高职高专招生考试从目前的高考体制中剥离出来,使高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本科层次";二是"高职高专院层次";对应目前的高考制度,前者为常模参照考试,主要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后者为标准参照考试,用申请制替代目前的高考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体现了高考科目设置的统一性与选择性、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保证一定的学科覆盖面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综合素质评价能不能保证公平、高考科目设置城市化等疑问和问题。因此,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应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陈晓龙 《教育与考试》2013,(1):24-27,52
山东省是最早响应教育部关于2012年各省出台有关异地高考方案的省份,异地高考方案的出台与实施主要是解决人口流动频繁背景下随迁子女参加高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综述法,从异地高考提出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落实这一方案面临的难题:限制性政策;新高考移民风险担忧;高校自身依附性太强等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改变原有政策;加大对高教投入;减少地方对本地区高校的干预;改革高考制度等。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努力确保异地高考顺利实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招生考试制度的前期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碰到了三大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必须走整体改革之路。"整体改革"包括高考制度的革新、高校招生制度的创新和管理体制的优化。笔者在这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主张,并建议首先在一个省、一个自治区和一个直辖市进行"整体改革"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