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在生活的许多方面,我们经常觉得没有作出真正的“选择”。事实上,当我回首时,我意识到许多年来我都是生活在“假设”中——从来没有真正感觉到我是在作着选择。一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是我只关注我在“放弃”的,而不关注我走上那条道路后所“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蒋欣田  李晶 《下一代》2012,(8):26-26
“苦咖啡,真的美,那滋味,令我回味。” ——题记 第一次喝咖啡时,是在我7岁那年。看看爸爸手中的咖啡和意犹未尽的表情,我也跑过去“咕咚”就灌了一大口。“呸!这是什么啊!真难喝!”苦涩的味道使我下意识地吐了出来。爸爸则笑笑说:“大了你就懂了,这就是生活的味道。”“生活”这个词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是个极为深奥的词。因为我觉得生活就是“果汁牛奶”,酸酸甜甜。  相似文献   

3.
一、调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看上去,这话只是告诉了我们:谁,在田野散步。若真是这样,冒号后几个词语的“位置”就可以调换,因为调换后的句子也同样能反映出这一内容。而实际上,原句一经改变,它就不能再现生活:1.“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2.是“我”陪伴着“我的母亲”,不是“我的母亲”陪伴着“我”;是“我的妻子”带着“我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带着“我的妻子”。所以,在田野里散步的是:“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有序生活的再现。生活为何要安排得…  相似文献   

4.
我快乐吗     
一直在质疑:正在上中学的我,已经持续了近四年的“三点一线”生活——学校、食堂、家,这对吗?或者换句话讲,我这么“统一”的生活,是正处在花季,正需要广泛接触社会的中学生都有的规律吗?我只是一个“区重点”学校的学生,我觉得我生活得很累。因此,我真  相似文献   

5.
我接受新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改革教学任务,已经一年有余,之中体会最深的莫过于《课程标准》里所追寻的“回归生活”的新理念,这也是我在教改中所特别注重的。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回归生活,使新课程“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让我真正感受到作为一个教师“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有了十来年的实践,我开始总结提炼自己的“教育思想”了。20世纪90年代初,我提出了一个主张:变“应试语文”为“生活语文”。我理解的“生活语文”包括两个方面: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所谓“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语文讲读“生活化”。学《长江三峡》,我引导学生回顾长江从“两岸猿声啼不住”到刘白羽笔…  相似文献   

7.
我今年三十七岁,在旧社会里上了四年社会大学,干了十六年的“煤黑子”生活。只有解放以后,我才过到了真正的人的生活。我这“麻绳拴豆腐——提不起来的人”,现在当上了门头沟煤矿安全检查科的科长,这一切都是党给我的。  相似文献   

8.
赵娜 《成才之路》2011,(10):31-31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是语文。我视域下的语文课就是生活课。是让我们随着一个姓“语”名“文”的“人”走进生活,学习生活,感悟生活。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我体会到: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语文课要充满生活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可以学到知识。”这是我们老师常说的一句话。起初,我还不相信,生活乃“吃喝拉撒”也,怎么可以学到知识,而今天的这件事,却使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今天是个星期天,中午,我和爸爸在家中打乒乓球。突  相似文献   

10.
由于突如其来的“非典”,学校放假,我在家过上了“空中生活”。“空中生活”乱套了早晨在床上滚了几圈,才懒洋洋地起来。一起来,妈妈便打开电视,让我听洋话连篇。我一边听,一边洗漱,可想而知,这样它一边电视哇哇叫,我这边唰唰响,听了个一塌糊涂。这便开始了乱了套的“空中生活”。  相似文献   

11.
学会尊重     
沙平 《湖北教育》2005,(3):62-62
世人常感慨:为人难!为人的确是“难”。这“难”不是难在公事上,而往往是难在私事、难在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上。我解决这道生活“难题”的钥匙是:尊重别人——它虽非“万能”,但的确为我创造出无数的好心境,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缕缕清风。  相似文献   

12.
在生活面前     
在生活面前站着两人,两人都对生活不满,于是生活问他们:“你们对我期待什么?”其中一位疲倦地说道:“你本身的矛盾太残酷。这使我感到愤懑。我的理智无力理解你的真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里是一片莫名其妙的昏暗。我的意识告诉我,人是万物中最优秀的……”“你想问我要什么?”生活冷冰冰地问道。“要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调解我心灵里两种相矛盾的原则:一是‘我想要的’,一是‘你应该给的’。”“那你就期待你应该得到的东西吧!”生活严肃地说。“我不想成为你的牺牲品!”他愤慨地扬声说道,“我想当生活的主宰,可我现在必须俯首弯腰…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说明《生活真方便》是教科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童年的乐园》这一活动主题的一个主题活动。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是根据《新课标》中“了解、关心自己生活过的地方的发展变化”这一内容要求而设置的,旨在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名称,能描述家乡的大致方位,知道家乡的风景名胜、资源、公共设施,并爱护它们,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这一单元包括“我的家,在这里”、“童年的乐园”、“请到我的家乡来”、“明天更美好”四个活动主题。《生活真方便》是第二个活  相似文献   

14.
在扬州大学开文学讲座,系里的书记向同学们介绍我说:“这是王作家。”我的脸刹那间红了。我从来没有认同“作家”这一角色,如果说我笔下还能写出些打动人的文字,那也只是寻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作家只能是这种生活方式的  相似文献   

15.
认识我的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好孩子。爷爷奶奶夸我“懂事”,爸爸妈妈说我“不用操心”,老师在评语里经常写“该生学习认真刻苦”,在同学们眼里,我更是龙头老大,成绩令人羡慕。可是,我要说这只是我的表面,一个我并不喜欢的“我”。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我深深地讨厌“好孩子”这三个字,是它让我有好多事情不能做,好多快乐得不到。现在,我只能在记忆中体味到生活的美好。  相似文献   

16.
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崇尚的是“严”字,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只有“严”才能教育出好孩子,这就是我的信条。但由于我“严”字当头,时时想  相似文献   

17.
找回童年     
爸呢?厨房里呢。 我觉得我爸洗碗的样子特迷人。 点评: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用“绿色”来隐喻,这不是一种轻松的写法,难能可贵的是女儿读懂了父亲,写活了“我”和父亲的“绿色生活”。平庸者刻意套“绿色生活”,强作解语;高明者写活了细节,处处凸现“绿色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面前     
两个对生活不满的人站在生活面前。“你们期待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生活问道。其中一个人用倦怠的声音回答说: “包含于你一身的矛盾是铁面无情的,这使我恼火,我的理智企图理解存在的真谛,却无能为力。在你面前我的心灵被困惑的昏暗笼罩着。我的自我意识告诉我,人乃万物之灵……”“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生活冷冰冰地问道。“幸福!……为了我的幸福,你必须把我心灵里两个产生矛盾的基础:我的‘我想要’和你的‘你应该’协调起来”。“你只能期望你应该得到的东西,”生活严肃地说。“我不愿做你的牺牲品!”人高声喊道。“我想要做生活的主宰,可是却‘应该’把  相似文献   

19.
缘·情     
一个人独自在田野里的小径闲游,望着蓝蓝的天空,张开双手在飞翔,这是我童年生活。10年之后,我走在田野里,看着丰富多彩的《初中生之友》,轻轻松松地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这是我的初中生活。当我的双脚刚刚踏入初中生活的门槛时,她就成为我的知心朋友。每当我心中有一段“长河孤烟”“大漠落日”的孤独感觉时,她里面的“可笑星”就会悄悄地降临到身边,给我孤独的心灵增姿添彩;每当心中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不幸时,她里面的“伊妹信箱”就会倾听我心灵的痛苦,抚平我心灵的创伤,让我告别了所有的沉重,与过去划上句号;每当心中有…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我眼里,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因此写作文总觉得没有话说。这是为什么?老师:的确,现在学生的生活特点是“两点一线”,成天泡在题海中,这是事实。但是,即使是“单调”的生活,也可以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