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切入点,首先简要地回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步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的过程,进而指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现象,并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发布政策存在的缺陷,对就业率造假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就如何改进相关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析了当前高校就业率难以准确统计的原因,就业率作为教学质量指标的不完全合理性以及就业率造假问题的负面影响。提出了要从社会、高校、毕业生三方面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就业服务观,建立和完善各项就业制度与办法,形成良性就业与就业率统计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关于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就业率欣欣向荣、毕业生却工作难求的尴尬局面,社会各界提出了高校就业率的水分问题.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问题,不仅要靠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票否决"制度,更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安徽教育》2010,(10):10-10
<正>本刊讯2010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派遣工作全面顺利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突出。当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正在统计汇总上报中,为切实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杜绝就业率造假行为,强化监管环节,9月3日,省教育厅召开专门会议,部署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材料核查工作,确保统计数据客观、准确和真实。会议强调如下5要求: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缘何要"注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社会对于“大学生就业”这一关注热点的日益升温.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注水”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高校缘何要在就业率上造假,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后果.也就引起了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就业率是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政府制定毕业生就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阐述现行就业率统计政策和分析高校本身在就业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困难的基础上,浅谈了高校做好就业率统计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由以前的“统包统配”分配模式变为当前的“自主择业”的分配模式,毕业生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技术指标,同时政府也制定了许多就业率同高校办学与评估相联系的挂钩政策。因此,如何提高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成为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高校就业竞争力是高校占有保障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师资、知识、创新、环境等方面所拥有的相对优势,高校只有准确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及其所处环境,才能有效开展就业工作,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我们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为例,对高校就业现状进行SW OT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对高校、考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就业率失真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失真的关键因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经验,提出第三方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措施,防止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失真,确保就业率的真实性,提高就业率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扩招的步伐日渐加快,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出发,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率原因的基础上,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以及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与这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的分析,试图解析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对于毕业生就业率各因素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im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fiscal assistance programs for higher education by investigating those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rat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2010–2011 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 shows that two variables –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per full-time faculty member – consistently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rates, even after location and type of school are controlled. Although scholarship rates also affect employment rates positively, the number of students per industry–academe liaison officer does not hav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 Moreover, as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or the student/faculty ratio increases beyond a certain level, graduate employment improves at an increasing rate. The two variables also affect the employment rate interactively. At a relatively higher level of per-student expenditure, employment rates increase even as the student/faculty ratio rises. However, at a relatively lower level of per-student expenditure, employment rates decline as the student/faculty ratio rises.Th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hat fiscal assistance programs for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accord a much greater weight to these key variables when selecting and assessing institutional recipients.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困境及其转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就业压力下,引导毕业生创业以缓解就业难题已经成为一项可持续性的激励性公共政策。但当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创业却面临政策话语的高评价与现实的低选择的困境,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与制度环境尚处于一种不民主状态,未能很好地把握大学生创业者目标群体的特殊性。高校与相关部门需要从整体视野审视大学生创业政策,实现从全面扶持到择优激励的政策转型,营造有效且更有针对性的大学生创业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设置大学生村官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创新之举。多年来,已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应。但是,问题也逐步地暴露出来。通过调研,越来越感受到这些问题的解决对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大学生村官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群体特征上,无论性别、学历、专业知识结构和户籍等,都带有鲜明的共性;在村官的个体层面上,实际知识和具体工作经验缺乏、心理负担较重,以至于缺乏工作主动性等,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在社会层面上,认同程度偏低、工作环境复杂等,制约着大学生村官事业的拓展;从管理者———政府的角度看,大学生村官身份定位模糊、经济待遇偏低、持续性培养力度不够、未来前途不明朗等,也是必须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其政策变迁可以看出,在维系政府大学生就业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的同时,我国不断加强非政府公共组织和社会公众等社会管理主体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现代社会管理要求政府并不是直接参与大学生就业,而应该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返乡创业是拓宽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渠道,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中存在返乡创业及涉农比例低、淘汰率高的"两低一高"现实挑战,成效不明显。通过对浙江省8所本专科高校的1443名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探讨个体因素、教育因素、政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四个维度分别对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影响,提出要注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不断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配套政策,进一步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创业支持环境等针对性举措,以求促进大学生积极返乡创业,将创业设想变为现实,为打造大学生返乡创业模式提供"浙江方案"。  相似文献   

16.
高校助学贷款作为国家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政策性优惠贷款,受到广大贫困生的欢迎。但随着高校助学贷款的发展,学生的还贷违约问题成为困扰银行和高校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贷款违约问题改善违约情况,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受贷学生、法律制度、管理方式等方面解析违约问题的诱因,对银行、高校、国家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降低助学贷款违约率。  相似文献   

17.
产生于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潮传入我国后深受大学生的青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改革,其立足现实、重视行动、注重实效的精神内核对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中表现出新的特点。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包括体制层面、文化教育层面和心理层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审时度势,加强对实用主义思潮的研究,改善教育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校扩招前后大学生群体的比较,人们普遍认为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变差了。我们在认同这一观点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另外一个问题:在教育扩张的背景下,如果个体读大学与假设他不读大学相比,就业状况会如何?利用扩招前后两个年份的全国性人口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基于倾向分匹配估计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是: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相对于高中毕业生在就业上仍旧延续了优势地位,并且没有明显的变化,现实中观察到的扩招后大学生失业率的上升更多的是由于个体能力和家庭背景等因素造成的,高校扩招在其中仅起到微弱的作用。其政策含义是,就业政策应更加关注低学历人群的就业和就业保障,我国初中后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张仍具有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扩招并不直接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降低,但扩招导致了生均教育资源的下降,从而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高等教育必须更新观念,重新确立大学理念,使大学真正具有进取精神、开放精神和同情精神。  相似文献   

20.
By specifying different goals of educational spending across districts, it is found that input (spending) equality and cost minimization improve both the Gini indexes of the college admission rate and public educational spending per student across different districts for the case of Taiwan. While complete output equality is not feasible, the extent to which a policy achieves output equality depends on the society's choice, and is likely to cost more. Rawls’ equity ensures a minimal college admission rate for a given district. One goal is not necessarily superior to the others, but is a choice based on society's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