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930年代初期,日益动荡的国内外局势直接导致了盛行于1920年代旧市民电影的衰败,由知识阶层和青年学生为主的新观众群体的涌现和竞争对手联华影业公司的新电影制作方针,迫使以旧市民电影起家的明星影片公司采取与左翼文艺合作的制片路线,以图换取市场生存空间,这就是改编左翼文学代表作之一的短篇小说<春蚕>的背景.<春蚕>虽然出现在左翼电影高产之年,但其思想力度和艺术特征决定了它只能属于早期左翼电影,而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左翼电影或曰经典左翼电影;影片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的图解占据和挤压了原先就很逼仄的艺术叙事空间;小说<春蚕>最大的艺术贡献就是塑造了荷花这个"女二流子"形象,但影片没能将她进一步丰满、开掘.然而,恰恰就是从电影<春蚕>开始,明星影片公司借助左翼电影的诸多思想和艺术元素,开拓出一条新市民电影的制作新路线.因此,电影<春蚕>既是解读1933年左翼文学与电影内在关联的范例,又是"明星"公司在"左翼电影年"内制片路线改变后一个可供读解的标本.  相似文献   

2.
明星影片公司对1930年代初期中国电影的贡献,是在左翼电影兴盛并成为电影主流之时,在及时借助左翼文艺元素、整合旧市民电影制作传统与审美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强大庸俗力量的新市民电影类型。《脂粉市场》既为同一年新市民电影的代表作《姊妹花》提供了艺术和市场的制作实践,又为中国电影类型的丰富提供了文本资源。  相似文献   

3.
<壮志凌云>最大程度地剥离了左翼电影元素与左翼思想根源之间的产权关系.成功地借用国防电影的外壳转型上市,进而为不同党派、阶层和受众群体,提供了一个低于左翼电影版本的接入端口.新华影业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在市场演进中取代了联华影业公司的领袖地位.  相似文献   

4.
早期左翼电影在借助旧市民电影传统的爱情主题、故事框架和叙述模式的同时,基本上已经具备了相对完整的、激进的左翼思想和革命立场,以及相应的左翼电影模式;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孙瑜编导的<火山情血>,将旧市民电影中一直旺盛活跃的个体性暴力基因移植到影片当中,在完成为以后完全意义上的左翼电影铺设阶级暴力意识和暴力革命模式的同时,又为1949年以后大陆电影的阶级革命和革命暴力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左翼电影人在电影编导、电影评论、电影理论著译三条战线同时发力,以"集议"的方式,群起而著之,凝结成崭新的以阶级意识为核心,以现实主义为方向,以电影本体论为美学特征的左翼电影理论,使中国电影从观念、编剧到导表演、摄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决定一部影片是否左翼电影的不是题材,而是主题思想及其价值取向。孙瑜编导、联华影业公司1934年出品的《体育皇后》是一部典型的左翼电影,因为它具备左翼电影的主要特征,即阶级性、暴力性、宣传性。左翼电影胜在理念,因此其宣传性在具备批判性的同时,又以思想性和反世俗的先锋性见长。实际上影片对体育精神的理解和表彰,无论是当时还在当下,都是一种具备普世价值的行为意识和可以重新开掘使用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在中国出现的原因:20年代电影业畸形发展的反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形势的激发;左翼文学运动的催化。左翼电影在严格的审查制度、法西斯式的暴力侵扰以及来自其他阶层电影人的理论冲击的合力“围剿”中艰难前行,始终坚持反帝反封建的创作方向,同时也促进了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其成就主要表现在:拓展了社会性的主题,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探索了民族化的表现风格,发展了有声电影的技术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在现存的1934年电影文本中,《新女性》的意义和价值,证明了左翼电影在1934年依然保持强盛的制作势头和市场需求;同时,《新女性》中及时吸收引进新兴的电影有声技术、融入当时兴盛蓬勃的大众文艺的通俗元素(譬如大量流行歌曲的穿插使用)的做法则表明,左翼电影处于变化之中:在技术手段上向新市民电影靠拢,在表现手法上,向旧市民电影回归。  相似文献   

9.
“新女性”想象是左翼政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社会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并伴随左翼意识形态的历史性调整而发生变化。与左翼革命的兴衰起伏一样,左翼电影也塑造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女性”谱系:从反压抑的职业“新女性”到“非性化”的工农“新女性”,再从“反潮流”的革命“新女性”到失落的底层“新女性”,其女性想象在完成一个历史循环之后,又回到起点。左翼电影的“新女性”镜像是游荡于后革命中国的历史幽灵,构成了批判商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女性形象生产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1930年代初期出现的新市民电影,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社会批判立场,就明星影片公司1937年出品的贺岁片《压岁钱》而言,一方面,发掘、表现世俗趣味,规避政治风险成为影片的主题思想;另一方面,在完成对旧市民电影情色元素承接的基础上,影片对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思想元素的片段式的、有选择的抽取利用,目的是更好地吸纳市场的商业能量、增加市场卖点。  相似文献   

11.
传播对于文学的渗透不仅体现在文学的题材上,还体现在文体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就是在宣传的母体中孕育的一种新型文学样式,也是使意识形态传播获得最大化效果的一种方式。笔者从宣传学的视域对电影、戏剧、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进行考察,以此为切入点论述宣传通过对文学样式的渗入与改造的方式从而将文学收编和规范到革命宣传的洪流中。并勾勒出左翼文学团体在结合不同文学样式的传播特性基础上形成的传播策略,从而为理解革命文学提供新的思考维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化趋向,实际上是与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同构的商业过程,这是旧的电影文化体系的解体和新的电影文化要求的逐步扩张。中国电影需要改革,但同时也有许多等待解决的问题,电影分级制度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中国电影商业化之路如果走得好,不但能带动社会经济建设,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也将给理论建设和艺术实践带来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价值,体现在冲击了传统观念、增加了电影类型和丰富了电影技术等方面,对中国本土电影的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4.
《定军山》是中国电影开山之作,其电影美学风貌与西方电影初创之作颇多不同,却与中国传统美学对于光影的理解自然默契。其影像技术虽无创造与突破,但在艺术表现内容的选择上,能够做到记录基础之上的虚实相生。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悲伤 ,却给电影业带来契机。在美国电影史上 ,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战争影片 ,考察美国战争片的成败得失 ,有助于提高我国战争片的思想与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台湾掀起了一场宣扬“健康写实主义”的电影运动,在台湾电影史上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和美学意义。台湾健康写实电影一方面深受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关注现实和小人物的生活;另一方面受到台湾当时政治背景的影响,健康写实电影对传统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使其成为服务于高压统治的电影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有关电影改编层级及电影叙事特点等影视批评理论,研究和赏鉴影片《活着》的主题和叙事结构,同时对比小说原著,客观评价张艺谋电影艺术创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Themicrostructureofthinfilmsplaysacru cialroleinawidevarietyofphysicalprocesses.Thereareclearevidencesthatmanyphysicalpropertiesofathinfilmvarydramaticallyasitsmicrostructurechanges (Hausetal.,1 987) .Forinstance,roughsubstratescanbeusedtofabric…  相似文献   

19.
电影结构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电影理论把电影结构等同于情节的结构.实际上,电影结构是由不同的一些要素、方面、层次和形态构成的复杂系统,毫无疑问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由于结构系统的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不管内部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它作为电影的基本特性却一直保持住了.在整体规定的有力约束之下,各个区别系统此消彼长、互相替代,对结构空间展开争夺,对结构"权力"重新分配.电影结构的符合常规是艺术在创作和接受之间早已订立的一个契约,但突破常规则更是艺术在创作和接受之间所进行的一次新的谈判.正是在电影结构不断的调整和更新中,电影的艺术生命才不断获得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