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诗的艺术品格,主要体现在?重风骨,讲兴寄,注重声律与辞章,追求兴象与情韵?等方面。兴象是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美学境界,是唐诗在艺术上完全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陶翰诗歌具有"多兴象"、"备风骨"、"既多兴象,复备风骨"三个方面的特征。"兴象"的特点多存在于陶翰写景诗与部分赠别诗中,"风骨"的特点则主要体现在其边塞诗与其余的酬赠诗里,而其怀古诗等则兼备了"兴象"和"风骨"两方面的特征。作为唐人重要的诗学理想与盛唐诗歌的审美特征,"兴象"与"风骨"在陶诗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陶翰也以此入选《河岳英灵集》。通过对其文本的细读可以理解陶翰是那个时期"时代共同风格的才华洋溢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是时代强盛的最重要标志,盛唐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盛世之巅的最本质因素.即是高度和谐。盛唐文化的这种和谐的核心要素,是其它时代和其它文化所不能比拟的。比较李杜而言.王维诗歌似乎更能够体现盛唐盛世的社会本质。诗歌的最高境界是意境的成熟,是意境的生成,以此观王维的地位则是至高无上的。王维生当盛唐盛世,其诗以意境创造的“极致”,实现了对盛唐盛世的最本质、也最传神的艺术传载,创造出超以象外的艺术极境,孕育了中国艺术最纯正的和谐精神,成为和谐美的最生动标本.成为艺术再现盛唐盛世的诗歌经典。  相似文献   

4.
“兴象”是盛唐文学理论家殷皤在《河岳英灵集》中首次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本文以理论与创作实际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殷番的“兴象”说进行研究。从创作主体入手。对“兴象”说进行重新阐释,殷璠“兴象”说的理论内涵是指一种带有盛唐诗人审美特征的具有诗人深厚的思想和充沛的情感,并且具有感发性、语言凝练自然的审美意象。“兴象”说对于矫正齐梁浮靡文风和总结盛唐时期诗歌总体特征都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又对意境理论的形成具有开启意义。  相似文献   

5.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提出作诗“当以盛唐为法”,他特别推崇盛唐诗歌的“兴象玲珑”,看中盛唐诗歌雄浑悲壮,气象浑厚。他认识到诗歌有特别的审美情趣。有论者认为严羽“只强调诗的艺术性,不知道诗从现实生活中来”,这种看法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6.
诗人韦应物能够在大历时期卓然而出,自成特色,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濡染盛唐风韵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本文从韦应物诗歌所体现出的诗人的精神面貌、诗风的延续以及诗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寻找韦应物诗歌和盛唐气象的某些契合点。  相似文献   

7.
对于诗歌本身的审美特征,钟嵘和殷蹯也有较为相近的见解。关于此,钟嵘提出了著名的“滋味”说,以总结魏晋南北朝期间诗歌的审美趣尚;而后来的殷璠则标举“兴象”说,来总结盛唐诗歌在审美情趣上的变化。比较他们二人这一有关诗歌审美特征的论述及其批评方法,可以从中发现这段时期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以及诗歌的发展走向,并多少了解到一些诗歌自身的发展规律。 方法的沿革 在批评方法方面,钟嵘和殷璠都采用于本体批评方法,即从诗歌本身出发,把诗歌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来进行分析研究,注意诗歌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的一种方法。这从“滋味”说与“兴象”说的内涵可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声律、风骨、兴象三个方面,对活跃于初盛唐之交的“文章四友”这一诗人群体的诗歌创伤进行考察,论述了他们对“盛唐气象”形成所作的贡献。四人近体诗五七言兼备、长短体威宜,平仄调谐,粘附切合,已臻成熟境地,在审美内涵方面,已经突破了梁陈浮靡诗风,表现出明快跳荡、境界宏阔的风貌,应制之作大都气象高华,典丽精工,表现出对盛世的由衰赞颂,与齐梁应制诗言不由衷的阿谀异趣;边塞诗描写边塞风物,发建功立业豪情,立足现实而充满惶憬,偶有 怅而仍明快,已见盛唐端倪,在诗歌意境-“兴象”创造方面,一些佳作高远的情感基调与和谐声律完美融合而形成“格高气畅”的诗境,更显盛唐风姿。  相似文献   

9.
《春江花月夜》明净纯美的诗歌境界,预示着盛唐兴象的行将到来。兴象的准备,也就是说,意境创造的经验的积累,是由作者张若虚完成的。成功的意境创造使《春江花月夜》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也使其在文学史上具有继往开来之功。  相似文献   

10.
符瑞兴象诗歌是指依托符瑞物象起兴而创制的诗歌。符瑞兴象诗歌具有叙写对象为帝王、关涉主题为政治、创作目的为颂美的共同特征,而这种特征是由符瑞文化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符瑞兴象诗歌,其符瑞物象(兴象)与诗歌意蕴(兴义)有密切的关联,符瑞物象规约、决定诗歌意蕴。此外,符瑞兴象诗歌具有寄托、譬喻等"隐"的因素,当诗歌语境丧失之后,出现了"兴义难明"的解诗困惑,这导致了两汉以后符瑞兴象诗歌创作的锐减。  相似文献   

11.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言:“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严丹丘认为“既多兴象,复备风骨”的盛唐诗歌其妙处旨在“兴趣”,其“兴趣”笔法追求浑成深厚、含蓄悠远的诗学境界。撷取盛唐诗歌中的五首经典吟唱,从“兴趣”的角度品味其间的“味外之旨”与“韵外之致”。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诗歌瀚海中,意象运用是十分普遍的。许多诗人经营意象的技巧熟练高明,创造出无数绚烂多彩的艺术形象,堪称典范。按照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大致可分为赋象、比象、兴象等几类。所谓赋象就是直接把事物陈述出来而构成的意象。赋者,直陈其事也。  相似文献   

13.
一首诗中的虚拟景象过多,一般易于浮滑滞塞。李白这首诗却真气充溢,气势飞动,自然天成。这得益于意境塑造时,诗人运用了和谐性和直觉性的诗学原则,使诗歌中的虚拟性景象产生审美转化,体现出盛唐气象的审美特征,形成了兴象玲珑的完美意境。在此专论诗歌中虚拟景象审美转化:意境营造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14.
中外诗歌,都是借助于外在的“象”来抒发主体的内在情思。中国诗学当中的“象”,在与情感联系的背后不是逻辑思维下的推理过程,而是呈现为一种“景←→情”似的迁就关系。“象”具有一种当下的情境性。在西方,“象”却被塑成“得意忘象”的述情手法而被最普遍地使用。在西方诗学中没有形成“兴象”这样的诗歌创作和欣赏规律。经整合建构,殷皤在《河岳英灵集》中拈出的“兴象”这一诗学批评范畴,可揭示中国诗学物我情境互动之下“物”的层面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5.
盛唐时代的精神风貌、社会习尚、士人心态、文化艺术、审美理想等都影响了李杜诗歌。从李杜诗歌在摄取现实,抒发感情、风格、审美特征等方面的同与异以及产生同异的原因的分析中说明李杜诗歌都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盛唐诗歌的特点,并且都达到了那个时代诗歌的最高水平;李杜诗歌都不愧是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6.
卢娇 《学语文》2021,(1):65-67
以往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的解读还不能完全揭示该联的审美内涵。实际上,除了通常所说的“诗中有画”外,该联也体现了盛唐诗歌“兴象”和“情多”的美学追求。同时,东坡所谓“诗中有画”不是单纯说王维的诗像传统绘画一样形象鲜明,而恰恰是说它超越了传统绘画对“形似”的追求,因为此处的“画”特指文人画。“诗中有画”效果的取得,不仅有赖于诗歌意象的选择,也得力于作者对诗歌语言的组织和安排。  相似文献   

17.
李贺与李商隐的诗歌意境大多虚荒诞幻。传统文学观念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而忽视其艺术功能.以至后人对二李诗歌硝“模糊”意象褒贬不一,或片面认为李商隐步李贺之后尘。比较二李诗歌兴象的美学特征,一日情势,一日情韵。探讨其诗歌艺术的成因,乃在于有普泛的宗教意识的渗透。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心理对诗人审美体验的影响,故有各自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8.
初唐诗人刘希夷的诗歌在初、盛唐经历了由冷落到被推崇的接受过程。初唐诗坛以及盛唐社会对刘诗的评价相差较大,这一现象恰体现了初盛唐文艺审美趣味演变的规律,即由典雅靡丽、贵族化向雅俗共赏、大众化演进。而刘希夷的诗歌也恰是因为顺应了此发展趋势而得以在盛唐诗坛获得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初唐诗人刘希夷的诗歌在初、盛唐经历了由受冷落到被推崇的接受过程。初唐诗坛以及盛唐社会对刘诗的评价相差较大,这一现象恰体现了初盛唐文艺审美趣味演变的规律,即由典雅靡丽、贵族化向雅俗共赏、大众化演进。而刘希夷的诗歌也正是因为顺应了此发展趋势而得以在盛唐诗坛获得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法国史学家丹纳曾说过 :“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艺术哲学》)。某一时代或时期艺术作品体现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是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的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唐开元天宝年间 ,是唐王朝政治经济的鼎盛时期 ,而文化艺术也走向全面繁荣 ,诗歌尤为突出。盛唐诗人继承传统之精华 ,大胆创新 ,以饱含激情的多彩笔墨 ,创造出大量以雄健壮美为主体 ,声律风骨兼备、情景交融的诗歌珍品。而与盛唐相比 ,中唐的审美趋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朝帝国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沉重打击后 ,日趋衰落颓败 ,已不复盛唐之景。面对衰靡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