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活动目标:1.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初步了解燃烧与空气的关系。2.能细心观察,大胆操作,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现象。3.乐意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主蜡烛"一支、透明塑料杯、蜡烛人手一份,大小不同的玻璃杯16只、颜色水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1.感知蜡烛燃烧的现象,初步懂得空气与燃烧的关系。2.培养探索兴趣和观察力。准备:1.打火机、蜡烛、盘子人手一份。2.幼儿两人一桌,每桌放有一只大玻璃杯和一只小玻璃杯。过程:一、点蜡烛1.引导幼儿讨论晚上停电时,我们可以用哪些办法照明?2.请幼儿使用桌上的材料(蜡烛、打火机、玻璃杯、盘子),想办法让蜡烛燃烧,并把它固定在桌面上。鼓  相似文献   

3.
科学小实验     
一、氧气与燃烧准备工作:蜡烛头两个,大玻璃杯两只,小玻璃杯一只,能盖住玻璃杯口的玻璃片三片,一盆水,水中滴几滴红墨水。实验过程:1.点燃两个蜡烛头,把这两个蜡烛头分别固定在两片玻璃片中心,然后同时将一大一小两只玻璃杯反扣在玻璃片上,观察两支蜡烛先后熄灭。2.将倒立的大玻璃杯连同下面的玻璃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的: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获得量的守恒概念以及测量的感性经验。2.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教师示范用的口径大小不同的玻璃烧杯两只,内放同样多的大米;盆两只。2.每组玻璃缸一只,内装大米(或水、沙)若干,抹布—块。3.每个幼儿4~5只口径大小不同的瓶子(其中两只口径一样大)和同佯数量的小果冻杯。活动过程:活动一:观察活动——用数数的方法比多少  相似文献   

5.
实验材料:两只玻璃杯、蜡烛、吸墨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空玻璃杯中点燃一支蜡烛。2.在杯口覆盖一张蘸了水的吸墨纸。3.把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倒扣在这个玻璃杯上。几秒钟之后,你会发现玻璃杯中的蜡烛熄灭了。当你想要拿起上面的玻璃杯时,两个玻璃杯也连在一起了。实验揭秘:由于吸墨纸是透气的,所以蜡烛一直燃烧到两个玻璃杯中的氧气消耗完。一部分燃烧并膨胀的气体外溢出去了。火焰熄灭以后,玻璃杯中的气体迅速冷却并萎缩。于是,在两个玻璃杯中产生  相似文献   

6.
1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实验的改进原实验方法是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把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沿烧杯壁倾倒CO2,注意观察蜡烛先后发生的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两个结论:(1)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CO2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象倾倒液体那样倾倒CO2。在实际操作中,该实验方法往往会出现两个问题:(1)两个蜡烛往往同时熄灭.(2)既使有先后熄灭的现象,但时间差很短;现象不太明显.改进后的实验方法有两种:方法一:两支短蜡烛分别用两根细铁丝系住,使一支蜡烛放在烧杯内的底边上,另一支蜡烛放…  相似文献   

7.
踩脚印     
目的:让幼儿练习跳跃,发展弹跳力。准备:画有单、双脚脚印的塑料泡沫块。玩法:1.双脚跳将画有双脚脚印的方形泡沫块铺在地面拼成一行,让幼儿迅速地踩着脚印来回跳跃。将画有双脚脚印与无脚印的泡沫块间隔拼成一行。幼儿双脚踩着脚印向前蹦跳。能力强的幼儿可间隔两块无脚印的泡沫块,以增加难度。2.单脚跳将画有左、右单脚脚印的泡沫块铺在地面拼成一  相似文献   

8.
趣题三则     
口酌 1.怎样分? 你能将右图分成形状相同、大小相同的12块吗? 容易想到的分法如图2、3、4.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分法吗?(南京市成伍)而酬明图2图3图4 2.两支蜡烛 停电时,小明点起了两支蜡烛.这两支蜡烛一般长,可不一般粗.粗蜡烛可点2小时,细蜡烛可点1小时.来电后,小明吹灭了两支蜡烛,发现粗蜡烛是细蜡烛长度的2倍.问停电多长时间? (吉林省长春市第八十中学徐彬杨玉英) 3.哪个球重盘不一样? 在一个装置上连结着A一H八个球形物体.现在所有的杆是水平的,呈平衡状态.其实这八个球中只有一个球外观与别的球一样,但重量则与另外七个球的重量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9.
:魔术很奇妙,想不想学几个魔术呢?行,现在就帮你实现愿望,让你做一个小小魔术家。火柴喷泉★材料:带盖玻璃瓶1个、空圆珠笔芯管1支、火柴3根、塑料泡沫1块、凸透镜1个、蜡烛1支、清水★步骤:1.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插入空圆珠笔芯管。2.在小孔处滴上蜡烛油,封住笔芯四周与盖间的  相似文献   

10.
我在上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蜡烛能燃烧多久》这一课时,有这样一个实验:“像图中这样点燃两支蜡烛,然后同时罩上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哪支蜡烛先熄灭芽”因为是初次使用这套教材,对这个实验也没有100%的把握。所以特地叫了科技小组的5个学生一起预做了这个实验。五个同学连同我分成两派,以我为主的意见是这样的,是长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后,热空气上升,热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热空气在上面,所以把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了。以何以琳为首的一组,他们认为是短的蜡烛先熄灭,因为当蜡烛燃烧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当空…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认识高矮。教学目的: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能力。教学准备:两幢玩具房子、两个纸盒、两只瓶子、杯子和热水瓶各一只、图片一张、布一块、积木两块。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1.出示两幢高矮不同,但外形特征一样的玩具房子,让幼儿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高矮不同)。2.逐一出示两个纸盒、两只瓶子、杯子和热水瓶让幼儿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相似文献   

12.
蜡烛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在现行九年级上教版化学教材中到处都闪烁着蜡烛燃烧的光芒.一支小小的蜡烛燃烧蕴藏着许多深刻的化学道理,有关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已成为中考命题的热点.一、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例1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C.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相似文献   

13.
水中燃烧     
材料: 一只透明玻璃杯,一小截蜡烛,一块透明玻璃。我的问题蜡烛在水中燃烧的景象一定很美,可蜡烛不可能在水中点燃。  相似文献   

14.
材料: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子,1支蜡烛头、一张吸水纸、火柴步骤:(1)先在一个空玻璃杯中点燃蜡烛头,将吸水纸浸湿后盖在点蜡烛的杯子上。再把另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覆盖在上面几秒钟之后,点燃的蜡烛熄灭了,两个玻璃杯紧紧合在一  相似文献   

15.
师生在讨论完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后,出现了这样一道开放题:自然老师做燃烧实验,给小明1元钱,让她买蜡烛,蜡烛有2角、3角、4角1支的,问:如果请你去买,认为可以买几支蜡烛?由于题目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探索热情很高,有的独立思考,尝试买的过程;有的同桌交流,讨论解决方案;有的四人小组合作你做买一种蜡烛的方法,他做买两种蜡烛的方法……,五分钟后师生共同整理算理算法,气氛活跃,方案多样,最后归纳为:(一)单独买一种蜡烛的:10÷2=5(支)……买2角1支的可买5支10÷3=3支(余1角)……买3角1支的可买3支余1角10÷4=2支(余2角)……买4角的1支的可买2…  相似文献   

16.
蜡烛喝饮料     
蜡烛也会喝饮料.说了你也不信.呵呵.那咱们就一起动手做一做吧! 准备 一支吸管,一支蜡烛,两只透明玻璃杯,一块硬纸板,一把剪刀,一块橡皮泥,一盒火柴,半杯橙汁。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同学们都是通过实验来认识图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如图1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烧着蜡烛的烧杯中,若烧杯正放时,请同学们猜测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给予解释。同学们的回答可能会各种各样,实际上实验现象是: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由蜡烛的熄灭可知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由蜡烛熄灭的次序可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将实验装置改动一下,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图2如图2所示点燃放在木块上一长一短的两支蜡烛,将木板放在盛有少量新制石灰水的水槽内,用烧杯把木板扣在水槽内,一段时间后,可观察…  相似文献   

18.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引言》中"奇妙的物理现象活动0.1——观察有趣的物理现象"有如下实验活动:一、"长、短两支蜡烛"谁先熄灭看一看,如图1所示的长蜡烛先灭,还是短蜡烛先灭?  相似文献   

19.
1.原理蜡烛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碱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液面上升水面容积1/5.2.部分仪器用品制作(1)取一去底容积为500mL无色细口瓶(或500m透明无色塑料瓶);把液面上容积分成5等分,顶端塞一橡皮塞,如右图所示.(2)取一适当大小塑料瓶盖,盖内固定2~3支小蜡烛,烛高1cm左右.3.具体操作(1)在一玻璃水槽内倒一定浓度碱溶液,液面齐零刻度处,并滴入几滴酚酞.(2)使内装小蜡烛的塑料瓶盖浮于碱液面,并点燃小蜡烛数支,以耗尽瓶内氧气为原则,确定点燃小蜡烛的支数.(3)蜡烛正常燃烧后,…  相似文献   

20.
一、目标1.练习在有间隔的物体上走,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2.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合作精神。二、准备1.各种水果(挂在攀登架上),高15-20cm的正方体积木(幼儿人数的两倍)。大皮球6-8个,纸板(30×25cm)4块,篮子两只。2.场地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