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建立适合河南乡镇企业发展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融资难已经成为河南乡镇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必须加快乡镇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即积极培育区域性资本市场,培育风险资本市场,积极扶持科技型乡镇企业进入二扳市场,稳步推进有条件的乡镇企业进入主扳市场。同时,加快构建乡镇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体系。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在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萧山市乡镇企业曾是全国的佼佼者。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乡镇企业面临新的挑战 ,发展速度明显减缓。本文在分析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的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乡镇企业要发展 ,必须结合当地实际 ,实行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产品结构、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将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学校经营要为学校提供充足的办学资本。促进学校发展,迫切需要注入新的资本,学校社会资本正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资本形式。中小学校社会资本对学校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补充其他形式资本的不足,为学校提供充足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助机会;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节省交易成本,提高办学效率。应该构建学校社会资本开发与利用的保障、约束和监督机制,保证其正常、合法经营,推动学校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乡镇企业代表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是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积极力量。“六五”期间,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速,一九八五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已达2,481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  相似文献   

5.
启动非公有资本,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形成;有助于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更大的动力;有助于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但目前我国非公有资本发展存在诸多障碍,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使非公有资本健康地发展.在启动非公有资本时,要解决好它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郑莉 《江苏高教》2021,(5):32-33
一、大学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大学由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大学的社会性日益凸显,大学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发密切.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区域发展的差距已经不是物质资源的差距,而是知识资本的差异.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的主体在推动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上发挥重要作用.而大学又如何引领区域发展,推动区域社会进步?根据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包括自然、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要素等,这其中,大学在提高区域的劳动力状况、资本投入数量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应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对我国乡镇企业所作的“异军突起”和“半壁江山”的评价,道出了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在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战略更需要乡镇企业为之“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眼于非宗族社会的传统资源研究,探讨整合传统内生性资源和利用外部资源,构建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苏州乡镇企业单一所有制的弊端愈来愈明显。调整的目标是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吸收外资,民资和社会法人资本进入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在调整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集体经济与个体私营经济的关系,二是加深对乡镇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长期性的认识;三是将所有制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资本已经代替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劳动者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在此背景下的知识运行中,高校的竞争优势就在于其拥有创新性、可延展性,差异化的知识体系;并具有将知识创新要素在高校的扩展中持续地转化为新的资本属性的能力,使知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新的价值和效益;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是以人际关系构成的新型资本,它不同于马克思所说的社会资本。从心理学视角看,“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形态,是“过分”利用人际吸引规律的畸形结果,弊大于利,是劣质的社会资本,而“亲密有间”的人际关系形态,比“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则具有绿色的优势和优化的本质,是优质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群是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其竞争优势主要来自关系网络的竞争能力,体现为集群经济行为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型社会资本。从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特性的角度,探寻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和路径,以期为中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困境的有效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会资本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科学领域最前沿和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学术界从重视人力资本转向重视社会资本,这是理论上的超越和升华,对于教育而言,将打破人力资本理论在教育领域的霸权地位,给教育带来深远影响。对社会资本本身的研究将凸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主体间交往的本质;社会资本使传统的智力观受到了挑战;促进了知识的新生产;知识传授过程既受社会资本的影响,同时本身也生产社会资本;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网络以及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学业成就和学校发展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对于个人、群体合作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关系,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的增加依赖于社会网络、共享社会规范的完善和社会信任的增进。促进社会和谐,需要通过多种措施增进社会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5.
陈宇秦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23-25,32
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所普遍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社会资本概念也被广泛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虽然社会资本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但是社会资本也有其固有的、自身无法解决的困境。本文拟就社会资本的解释力与困境做一些探讨,旨在使人们对社会资本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期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西方终身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丹  邓涛 《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2):14-17
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人力资本对学习型社会的垄断地位,为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西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理论回顾,对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比较,以及介绍一种以英国北爱尔兰岛的实证研究为依据的类型学模型,探讨了社会资本和西方终身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理论及其测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资本一直是国内外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但是,国内的研究基本上是对个人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的研究,在社会为中心的社会资本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方面,尚处于相当零碎、不系统和不规范的阶段,几乎所有的社会资本研究常常混淆两种视角的社会资本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而实际上,后者的研究在国外学术界和国际组织中更加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该社会资本的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其定义、特点、类型、途径、社会意义以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最后,概括测量这类社会资本的主要指标内容.希望借此来促进国内对这一社会资本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资本已经成为社会科学领域最前沿和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社会资本概念运用到高等教育领域中,使大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有了全新的认识。高校本身创造社会资本,反过来,高校社会资本促进知识的创新,高校与校友、地方、企业等的良好关系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的程度将使高校获得足够多的社会捐赠和科研经费,并改善学校的生活和政治环境,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Increasingly, innovative collaboration between industry and schools is being exploited as a way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relevance of education. Even though these innovations appear to have substantial benefits, often the impact proves to fade away after their implementatio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sustain complex innovations seems important. Unfortunately, only a limited amount of research investigates the ‘inside’ of complex innovations.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three-year, large-scale industry–school programme in the Dutch Leisure sector. Th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 adopted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methodology with a mixed-methods approach, drawing upon social capital theory as lens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processes and effect on outcomes.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helps to unravel crucial factors of processes and outcomes. The researched innovation process depended not so much on formal project plans and objectives but largely built on the qu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t all levels. Sustaining this social capital proved crucial, while managing according to a planned change strategy appeared to be counterproductive. The outcomes show to be twofold, in terms of new knowledge and products for the organisations and of sustainable benefits for the professionals, in terms of new abilities.  相似文献   

20.
Social capital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beneficial for students’ school adjustmen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social relationships among pupils generate social capital at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lass levels, and that each has its unique effect on pupils’ performance and well-being. The sample in this study consists of 1036 children in 60 first-grade classes in 46 Dutch elementary schools. Multilevel regression results show that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the variance in school adjustmen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lass level and that both individual-level and classroom-level social capital have substantial effects on school adjustment.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size of one’s network is more important than its structure. At the collective level, social capital also has a ‘dark side’ because it can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adjustment, lowering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 cla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