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次,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在上海某医院养病,我去探望他。谈话中,他告诫我:“一个出色的记者。能抢新闻,那才算得上有真本领。”她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那个“抢”字一贯穿在我的采访活动中,也真“抢”到了一些好新闻。其中一那次杭州“抢”新闻之行,至今仍让我心潮激荡。你有没有胆量写那年春天。我到浙江省公安厅去采访一起轰动全国的诈骗案。当我正在厅长办公室看档案时,副厅长陈明从文件箱内取出一份简报,递到我面前说:‘然看看这份简报,你敢不敢报道?’俄取过简报,只见上面刊登的是几百字的案清简介—一今…  相似文献   

2.
对于中国,这是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对于记者,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作为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我有幸在九江参加了’98抗洪报道。抗洪是一个大战场,她让你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焦急、兴奋、感动、忙碌的状态;抗洪又是一个大考场,她对记者的政治素质、业务素养、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是一次最实际的检验。在抗洪前线,我亲眼目睹了洪水的暴虐与无情,也亲身感受到抗洪官兵的拼搏与献身。在酷热难耐的长江大堤上采访,我淌下过道道汗水;在孤灯一盏的军用帐篷里写稿,我也流下过行行热泪。我曾去过老山前线采访,两相比较,这次…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年代,我在前线作战地记者的时侯,曾经历了一次冒险采访,或许由于那次采访的遭遇颇为惊险与奇异,虽时隔40余年仍未忘却。那是1946年7月,我跟随着华中新四军部队投入了反击国民党进攻的  相似文献   

4.
陈雪梅 《新闻前哨》2006,(11):25-25
1998年,白岩松为足球义赛来到黄石,有记采访他时间:在你的采访过程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白岩松立马回答:作为中央台的一名记,如果只有一件事被感动,那我就太悲哀了。白岩松的快速反应,既彰显了铁嘴名记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一个有责任感的记,其爱憎是分明的,情感是丰富的,在采访过程中会常常被许多事件和人物所感动。在这个被感动的过程中,记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这个被感动的过程中,记也会变得才思敏捷,笔墨酣畅。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这个感动来做章,你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5.
去年9月30日,党的十四大召开前夕,香港《快报》记者梁慧珉,经有关部门同意对即将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进行采访。临行前她所在的部门主任交给一项特殊的使命。梁慧珉一下飞机,便急忙拨了电话。话筒里传来了那个熟悉的显得很年轻的男中音。“我是梁慧珉,你好。我刚刚到的,来采访十四大呀!……对,还是住在老地方。前几次多谢你的关照了,这次还要麻烦你。……这一次嘛,要得可是很急呀。你看一看能不能在10月4、5日之前弄到……”她渐渐把声音放得很低很低。对方似乎是在犹豫。  相似文献   

6.
千里姻缘     
一 1982年10月,当时我在鸡西矿务局作新闻报道工作.一次我出去采访回到办公室,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两份材料,是局工会送来的.其中一份材料不长,却吸引了我. 这份材料介绍了鸡西矿务局东海煤矿残疾青年张坚强高中毕业之后,自学中医为人治病的事迹.我被张坚强顽强的精神所感动,第二天,便驱车百余里,来到张坚强家里采访. 那天,在张坚强的家里,除了本矿的患者外,还有来自黑龙江鸡两市里和铁力县的患者,把他家的里外屋挤得满满的. 趁他看病的空隙,我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7.
记者;去年电视新闻报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共十三大期间播出的赵紫阳和其他4位政治局常委出席酒会的现场报道。这一报道,是不是去年电视新闻改革的最大突破?杨伟光(以下简称杨):那次酒会的报道确实很成功。但去年电视新闻改革最大的突破,我认为是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报道。当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8次领导人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第一次向全国播出中外记者招待会详情,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新进程,被认为是我国电视报道史上的创举。后来党的十三大的投道,是我们公开报道政务活动的完善。你一  相似文献   

8.
8月10日,超强台风"桑美"莅临时刻,她又频频出现在央视新闻节目里,央视主持人播报:"这是近五十年来正面袭击我国大陆的最强的一次台风,那么‘桑美’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我们马上连线正在浙江苍南的浙江电视台记者顾晓燕",镜头里观众又见到这位女记者被台风吹得跌跌撞撞的柔弱身姿,正顶着狂风手持话筒向观众播报情况。我与许多观众一样为之感动,感动这位女记者的敬业,感动这位女记者的献身精神。据悉,浙江卫视新闻中心派出"抗台七姐妹"进行抗击台风的报道,这些女记者以顽强无畏的精神、扎实的采访功底、优秀的现场表现,收获了观众的鲜花和掌声。被称为"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其中的代表人物顾晓燕去年11月被表彰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9.
跑两会不是第一次了,可能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有人曾说,经验是什么?经验不是你经过了什么,而是你从经过的事里学到了什么。每一次两会都让我看到了自己知识面的狭窄和采访技巧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听说湖南日报创刊60周年,我记忆忽而被拉到29年前陪同饶长根记者在浏阳的一次采访。正是那次采访写下的报道,不仅让一度绝迹的浏阳豆豉重新飘香起来,与浏阳花炮一同走向世界,同时使我这个中学时作文经常不及格的乡下孩子却与湖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1.
这次采访,缘于一份迟到的感动。去年年底,朱赢椿在他位于南师大的书衣坊送了我一本书,说是他设计的。但是,这本书的设计实在不……青灰色的封面上,只有大面积的空白,没有  相似文献   

12.
这是我刻骨铭心的一次采访, 这是我们最感动的 挖掘感人细节。一次采访。多少回,禁不住泪眼模糊。 5月24日上午,我和戴鹏到登封市直二中采访任5月22日至29日,我们跟随中宣部、公安部、全 长霞生前抚养的孤儿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次难忘的采访,也是我记者生涯中难得的经历。事情快过去一年了,一个偶然的因素,触发了我回忆的情思,重温去年春上的一次采访活动。传闻传走样相差路八千去年金秋时节,我沿着黄金海岸线,踏访华东沿海开放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一天夜宿闽南金三角的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日子,新华社报道称,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夫人期望在今年4月份访华。她说,访问中国是为了增进菲中两国之间悠久的友好关系。这一消息不禁使我想起去年9月份在北京的一次颇有意思的采访——在小轿车里采访阿基诺夫人的姐姐约瑟菲娜·雷耶斯。偶然发现的线索去年9月的一天上午,我来到人民大会堂接待厅,采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教授会见菲律宾远东大学校长约瑟菲娜·雷耶斯率领的远东大学代表团。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记协正在着手编辑一本有意义的通讯集,这就是1983年由全国记协倡导、由甘肃省记协负责组织的“丝绸之路变化采访团”所写的新闻通讯集。这些通讯是这次采访的结晶,也是组织这次活动的一项成果。今年秋天,我再次路过河西走廊,在兰州曾去看望甘肃省记协的同志们。我们回忆去年同赴河西走廊采访时的情景,畅谈甘肃一年来的变化,大家兴奋不已。我从省记协同志处,拜读了他们所收集到的那次采访的通讯,又重  相似文献   

16.
项磊 《新闻世界》2009,(11):13-14
在我短短四年的记者生涯里,最难忘的采访经历莫过于去年和今年的两次四川地震灾区行。在那里,我和同事在最艰难的山路上跋涉,多次面对失去家园的孩子而忍受内心的煎熬。但同时,艰苦的采访也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17.
一、从苏步青教授接待记者采访说起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一篇漫谈记者素质的文章中说:“一次,有位年轻记者上门采访,要我谈谈我是怎样成为科学家的。我说,这是一个大题目,你有没有事先看过有关我的报道。他说没有。那我就感到奇怪了,报社怎么会把这样一个题目交给这样一个记者呢?他又怎样去完成这么繁重的任务呢?那次采访,没谈多久,就谈不下去了。因为我在数学上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微分几何学的,而他却干瞪眼,问我‘微分’两个字怎么写。”苏老还说:“希望见到高素质的记者,他们政治思想性强,知识面广,业务精通,而且人品也是一流的。我…  相似文献   

18.
新闻素材可以“道听途说”、“路边拾遗”、“茶馆偶得”,这是我采访的点滴体会。去年元月份的一天,我在路上碰到县酒厂的一位厂长,他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马上找县长及其同行的人进行了采访。了解到县长一行8人到济南办事,考虑到本县经济落后,8天里为了少花钱先后换了三次旅馆。我感到这是一则很有价值的新闻。于是马上写了一篇“县长省城行八天三搬家”的通讯,被6家新闻单位先后采用了。去年秋收期间,我发现小麦粗收粗打的现象严  相似文献   

19.
记得1998年,中国也经历了一次天灾,而媒体的集体行动不但感动公众,也感动了媒体人自己。面对那次灾难,是媒体把“严防死守”的口号变成了万众的共同心声。现在,我们需要再次显示这种决心和操守  相似文献   

20.
解放战争年代,我在前线作战地记者的时候,曾经历了一次冒险采访,或许由于那次采访的遭遇颇为惊险与奇异,虽时隔40余年仍未忘却。那是1946年7月,我跟随着华中新四军部队投入了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斗。我参加的第一个大战役,是苏中如皋县以南地区歼灭国民党军49师的战斗,通称为“如南战役”。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