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介绍了巴彦淖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巴彦淖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巴彦淖尔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发展大农业的优势,分析了打造巴彦淖尔市大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设想蓝图,重点阐述了如何打造巴彦淖尔市大农业及其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城乡发展现状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进巴彦淖尔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手势语是一定文化条件下社会约定俗成的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形式,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文化性,在非语言交际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因此,研究巴彦淖尔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手势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巴彦淖尔市一些典型手势语同"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进行差异比较和分析,以期提高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对巴彦淖尔市农业保险实行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推进巴彦淖尔市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足球一直都是内蒙古的一项传统运动,而足球在中国的体育运动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为了更好的内蒙古足球发展前景,必须对巴彦淖尔市试点中小学中的校园足球进行一定的培养和培训,使巴彦淖尔市足球发展得到更好的进步,拥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文章主要分析巴彦淖尔市试点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使巴彦淖尔市中小学足球发展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康振祥  张钦 《学会》2013,(6):53-54
<正>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学会现有会员119人,35人高级职称,27人获内蒙古自治区林业青年科技奖。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学会不断规范学会管理,制定了《巴彦淖尔市林学会章程》,按照"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促进林业科技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或"疫情")期间,全球经济需求快速萎缩。面对疫情困境,各地出台政策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但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衰落也很快。以湖北省襄阳市为例,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地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巴彦淖尔市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在对巴彦淖尔市配网现状分析和负荷预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负荷的发展情况及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以满足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对中低压配电网进行科学的规划,提出配电自动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1985—201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运用贝叶斯分位数方法实证分析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研究结论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发展均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二者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程度存在差异,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程度小于金融发展,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较大,而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关系且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不明显。提出推行"大数据、网络化、智能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和加快科技金融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阐述该品牌创建以来取得的发展成效,梳理品牌建设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将"天赋河套"打造为一流高端品牌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巴彦淖尔市天然气供应现状及巴彦淖尔市应急保障系统基本规划,研究了临近城市气源布局及巴彦淖尔市应急气源规模,在利用现有燃气设施的基础上,建立LNG应急气源站,结合现有高压管网为城镇提供应急气源保障。  相似文献   

13.
罗洪群  田乐蒙  王凤  何彬 《软科学》2012,26(8):83-86
对"十一五"期间西部民族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发展中凸显的问题以及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劣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时期,而产业结构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程度的重要依据。以会展业和城市产业结构理论为依据,采取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分析了会展业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阐述了会展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路径,有助于城市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特色产业,同时对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发挥着"风向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能力。运用"偏离-份额"(SSM)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将各产业产值增加额分为份额偏离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产业竞争力偏离分量,进而计算相关分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洛阳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产业竞争力较强,其他城市及城市群整体第二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贡献率及产业竞争力贡献率较低。根据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分析"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重新投产复工带来的融资需求,研究"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相关问题,通过研究揭示"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其面临的优劣势,提出"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分析"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重新投产复工带来的融资需求,研究"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及相关问题,通过研究揭示"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其面临的优劣势,提出"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本文的研究成果能为"后疫情时代"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上海市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互联网+"与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上海市"互联网+"信息化指数与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综合得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彼此间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表明,虽然上海市在"两化融合"中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推动作用,但是"互联网+"发展水平仅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上海市的信息化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互联网+"应用还未深入工业产业结构的高层次升级中。  相似文献   

19.
将产业结构调整分解为劳动在行业间流动带来的"蘑菇效应"和劳动增长带来的"酵母效应",结合产业结构多元化基尼系数,采用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度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多元化特征,并考察了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多元化的因素。研究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研发和人力资本确实是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研发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多元化水平负相关;金融发展虽然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但促进了产业结构多元化;外商直接投资与贸易开放度强化了中国的专业化。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对海东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结构演进系数和区位熵等研究方法,对海东市的"一、二、三"产业的演进结构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分析。海东市的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偏传统、偏重,高耗能产业发展状况欠佳。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不利于优化升级。总体来说海东市第一产业尚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融合发展不足,缺乏行业龙头,高原特色优势发挥不足;第二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高能耗物耗的资源型行业为主导,高科技、高新和新业态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经济外向开放度水平不高,各区县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