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抗日题材的武强年画作品,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表现形式,再度引起广泛的关注。作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的武强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年画,都是各自所在地区优秀的民间文化代表。古有民谣:“南桃(桃花坞)北柳(杨柳青)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说明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是武强年画最突出的特点。武强年画自元代初年祖版绘制以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作为一种服务农家的节俗时令装饰品而存在的。直到晚清、民国时期,武强年画一直誉满民间,…  相似文献   

2.
武强年画以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它始于宋元时期,盛于乾隆、嘉庆年间;它起源于民俗,植根于民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武强年画继承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全部为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木版水色套印.武强年画贴近生活,手法多样;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彩明快,造型夸张;品类繁多,题材广泛;具有浓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武强年画是我国古代年画的代表作之一,享誉国内,驰名海外。但是,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为民俗文化快速有效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通过叙述武强年画的艺术魅力,互联网背景下武强年画传播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武强年画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强大优势,进一步完善保护方式和加快有效传播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武强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有识之士和政府的关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探讨借助纸版画把武强年画引进小学美术课堂,使学生从小对武强年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能为其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武强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有识之士和政府的关注.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探讨借助纸版画把武强年画引进小学美术课堂,使学生从小对武强年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能为其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作为"庄稼年画"的武强年画,是在农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艺术。随着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加快,武强年画作为传统民间工艺的一种,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现如今的武强年画在文化产业、博物馆和传承人身份的转变3个向度昭示了其逐渐由生活符号走向文化象征的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7.
戏曲年画是武强年画和杨柳青年画的重要题材。武强戏曲年画的代表作《排洋烟阵捉拿罂粟花》取材于戏曲《拿罂粟花》,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女子爱国》取材于同名戏剧《女子爱国》。后者的戏曲影响力超过前者,与杨柳青优越的区位因素有关系。同时也得到了京城其他媒体的配合宣传,由此使杨柳青年画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超过了武强年画。  相似文献   

8.
武强年画是全国民间年画中的佼佼者,和全国各地大部分的木版年画一样,武强年画有过自己辉煌鼎盛的历史,目前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要实行年画的现代产业化发展,必须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创新,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培养,融入旅游业,用市场经济方式培育和开拓市场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民间艺术的奇葩——武强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强年画以其产地在河北武强而得名。它始于宋元时期,盛于乾隆、嘉庆年间;它起源于民俗,植根于民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武强年画继承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全部为手工工艺,制作采用木版水色套印。武强年画贴近生活。手法多样;构图饱满,线条粗犷;色彩明快,造型夸张;品类繁多,题材广泛;具有浓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被人们誉为河北艺术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武强年画是衡水民风民俗的艺术形式,它体现出农耕时代农民对神灵的敬畏、对平安幸福的祈盼、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了衡水特有的民俗美;同时,武强年画构图的程式化、形象的脸谱化、图文并茂等艺术特点,使它成为几百年来历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1.
武强年画文化深厚,艺术形式独特,它在视觉造型、功利追求、传统艺术的整合等方面具有鲜明独特的审美表达,把这些特点运用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之中,能极大地丰富现代设计实践,从而使武强年画蕴含的民族美学特性得到很好地传承和拓展。  相似文献   

12.
文化使一个民族保持其独特性并使其成员保持着特有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与思维情感,其所具有的巨大凝聚力往往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是抽象的符号,同时又是通过实物承载进而发挥影响的,武强年画蕴涵着人们对自然界、群体生活和社会发展最本质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反应,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出燕赵大地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武强年画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从档案资料来看,武强年画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文化符号:反映传统农耕社会气息的民俗文化、表现燕赵文化风骨的地域文化、记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时代文化。这种文化符号浓缩在一幅幅的武强年画中,用图片的特殊方式展现着历史的发展轨迹,呈现了社会历史变迁与思想文化传承的多重面相。  相似文献   

13.
武强年画是在燕赵文化大背景下发展出的一种木版年画类型,其中的戏曲年画是年画艺人将年画与戏曲相结合而创造的融空间与时间艺术于一体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通过研究戏曲年画,探索戏曲与年画关系,将对戏曲艺术在民间的流传与接受产生重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武强年画是在农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艺术,也是一种手工业,它的发展与武强县的自然环境、区域文化、移民的迁入、人际关系的促进以及年画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5.
武强门画是专供春节张贴在门上的年画 ,也是武强年画中的一个重要种类。它包括门神神荼与郁垒 ,秦琼与尉迟敬德、钟馗等 ,还有被视为武强三件宝的虎、狮、大花瓶等。门画雕刻精细、色彩鲜明、造型夸张 ,汇集我国民间剪纸、戏曲、石雕等艺术的精华 ,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16.
武强年画被称为我国四大年画之一,久负盛名,与它承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表现在四个方面:民族吉祥文化心理的具象化;多神崇拜民族信仰的集中体现;弘扬忠孝节义,崇拜英雄好汉;记录民风民俗,反映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7.
新绛木版年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晋南地区民间艺术的奇葩,其兴盛与古绛州悠久的历史、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和大量的民间画匠有密切关系。新绛木版年画题材丰富,其中以戏曲年画独树一帜,体现出浪漫主义情怀。新绛木版年画构图饱满,线条与色彩极具装饰性,并富于实用性,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