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步推进,农村高中的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开始从口号、理念走向行动与实现。在广泛关切校园文化与学校内涵发展的今天,依托学生美术社团活动、引入校外课程资源进行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贴合农村实际的选择,被很多农村高中尝试。作为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需要有效认识和利用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弥补农村学校课程开发中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同时要促成学生美术社团活动的整体性、连贯性、持续性,从而建构真正意义的美术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
<正>学校美术课程是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的文化需要、学校特色建设和本校的艺术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学校的校本美术课程是学校美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正成为学校现在和今后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根据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体要求,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改革应该研究农村美术教学规律,结合地方实际改革教学内容,利用一切具有乡土特色的文化和物质资源为切入点,探索适合全面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方法与途径,促进和提高农村的美术教学质量。主要通过利用农村有效的资源,探索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4.
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全面推行,小学美术教师则成为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中坚力量,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用毕生的精力去探索、研究。现以甘肃省陇南地区为例探讨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利用地域优势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借助历史遗产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传承民族文化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思路与构想。  相似文献   

5.
我校美术学科组依托学校的地域环境特点,开发实践园的艺术创想空间,研究户外美术课程,为学生打造了没有围墙的美术课堂。我们对校本课程分写生绘画、就地取材的艺术装置创作、户外综合性的美术活动三大板块进行深入探索,初见成效。正如唐代画家张璪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在这里开发户外美术课堂教学的校本课程,是顺应自然,让学生们亲近自然,以真自然为美术创作对象的行为。我们要做根植于学生内心的田园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6.
徐慧 《考试周刊》2013,(49):178-179
新课程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是学校教育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相联系的切入点,是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具有学术性和创造性的美术校本课程资源。皮影、剪纸、香包、刺绣、面塑等庆阳民间美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民间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给美术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美术教师成为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构建的中坚力量,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断的探索、研究。如何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美术校本课程,延伸美术课堂教学成为美术教师亟需研究的课题。文章以四川省夹江年画这一民间传统艺术为例,对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肖婉蓉 《考试周刊》2023,(2):158-162
围绕着《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对学校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相关规定。现阶段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围绕黏土为介质来开展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学生小时候都特别喜欢玩橡皮泥,能用橡皮泥捏出形态各异的作品。黏土比橡皮泥更轻,延展性更好。且在手感方面,黏土更加细腻,可塑性极好。因此在当前适合将黏土融入校本课程开发中。文章结合黏土开发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以提升初中美术课程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助力初中美术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贴画作为美术课程资源的一类。之所以进行校本化处理,是因为这是一门既动脑又动手的艺术,在构图、色彩和动手实践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农村学校,贴画材料随手可得,可以是树叶、麦秆、碎布、纸、蛋壳等,甚至可以是丢弃的垃圾.发动学生采取剪、折、拼、贴等方法,通过感官、心理和肌体的参与,形成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和灵巧的动手能力。根据不同年段、不同性格学生的发展需要,发挥其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综合思维水平。贴画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理念主要是围绕课程内容,从学生发展目标入手.围绕学生年龄特点进行主题开发、课程整合、课程选择和课程创新,突破过去美术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只能开发特色教学这一单一领域的做法,为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探索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与鉴赏能力,进一步拓展美术教学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十多年的时间里,校本课程从概念的厘定到中小学具体的开发实践,逐渐走向高峰期并转入"高原期",[1]美术校本课程也同样经历这样的阶段,因此,在欣喜于美术校本课程得到重视,并初步开发了多种校本课程的同时,我们也应理性地审视当前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作为对国家课程的一种补充,随着对其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越来越不可否认。对于小学美术校本课程,我们应秉承“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进行开发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是继国家、地方规划课程之后的学校课程。目前。制约校本课程发展的因素有:一是学校和教师过于依赖教科书,缺乏美术课程开发能力;二是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有的美术课程仅为“鉴赏”,内容相对单一;三是美术课程资源匮乏,在农村高中更为突出,没有诸如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很难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开发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一个亮点,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学校进行特色化建设的良好路径。教师在开发和实施乡土美术课程时,一要找准位置,为乡土美术课程找准在学校特色化建设中的定位;二要优化方案,为乡土特色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绘制蓝图;三要有效实施,为乡土美术课程在学校美术教育中搭建实现意义与价值的舞台。  相似文献   

14.
一、努力探索,独辟蹊径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从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赋予学校教师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将所有内容渗透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倡导实践教育活动。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有效开展,我校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管理与实施。另外,还建立起相应的校本课程审定小组、专家小组。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应该具备上好一门基础课,开设一两门校本课程的能力,切实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努力探寻一条适合学生、教师、学…  相似文献   

15.
丁晓东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5):115-116,12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展开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贯彻,我国面临着正式开发校本课程的任务。校本美术课程策略的推行与课程开设具有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优势。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主要从目标资源与教学活动资源两个方面展开。在内容上应涵盖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是学校要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校本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从课程的“广度”与“深度”两个方面进行,同时还需加强理论研究、推广范例课程和加强与外界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地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策略与途径,建立地方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基础,开发出既符合学校实际,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如何开发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实施校本课程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发的以校为本的课程。自从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多数学校或多或少都在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以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但从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上处于无规则状态。因此,校本课程究竟如何发展与构建才是科学合理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高新博才寄宿学校在最近几年的校本课程开发中,一直在探索和寻求一种校本课程构建的科学体系。经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初步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校本课程,即以必修课程资源的建设为基础、以选修课程的开设为主体,以学科特色课程开发为骨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校本美术作文课程已成为了学校、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它对于创建学校的办学特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育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校本美术作文课程是学校特色发展的载体1.开发校本美术作文课程,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以人为本,着眼发展,创建特色”是我校的办学思想。学校要发展,就必须创特色。学校要办出特色,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直以来,重视作文教学是我校的一大优良传统,创新作文教学是我校多年来在教学改革中的一大举措。因此,我们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构想与实践:一、以网络化资源库为基础建立美术校本教材;二、利用计算机网络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三、整合网络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业务水平发展;四、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0.
张喻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3(6):152-153,160
随着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各类学校如火如荼的进行,大多数理论研究者以及具体的实践者都是着重强调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而往往忽视了学生这一关键性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潜在主体,从人性、理论、实践、现实需求几个角度探索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者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