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学习》1991年第10期上发表了《对一个口号的质疑》一文,作者包培淮同志不同意把“发展学生的智力”看作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对此,我不敢苟同。 (1)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智力”的目的既要从总体上看(求同),也要从单项上看(求异)。这里仅把语文同数学摆在一起研究。从总体上看,语文教学和数学教学都旨在“发展智力”,正如该文中所言,“语文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其他学科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目的上的共同性。这是一层意思。另外,语文能力的发展是发展智力的一个方面。或者说发展智力是语文教学及其它学科教学共同的总目标。从目标学上说,有总目标,分目标,层递式目标之分。说“发展智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从总目标的角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搞听说读写,但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搞“说”的训练并不多,大概以为“说”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自然而然地“训练”过了,因而不必再搞什么课堂训练,加之教材内容很丰富,一般教师都感到课时不足,根本没有时间搞课堂口语训练。笔者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多年,却“一反常态”,独爱这课堂口语训练的环节。说是“口头作文”也罢,或者“演讲”也罢,实质都是口语训练,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为什么我在语文教学中会对这种口语训练感兴趣呢?说起来很简单,人人都羡慕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的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正在尝试解决如何按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施教的问题,这关系到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从这样的思考出发,我觉得,当前我国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应该是:由肤浅走向深度;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由教考分离走向教考结合。解决好这三个问题就算是牵住了当前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一、由肤浅走向深度在当前的语文学习中有许多老师不能引导学生与文本作深层次的对话,师生都在打外围战,表面上热闹,  相似文献   

4.
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得从一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训练。儿童不识字,就谈不上阅读和写作。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以识字为重点,但又不能孤立搞识字,更不能把识字当作唯一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孙永庆  张丽钧 《初中生》2018,(17):12-15
孙永庆:“教师中的优秀作家,作家中的优秀教师.”这是《做老师真好》一书封面上对您的评价,说得太妙了!我和同学们一样,非常想知道您对学习语文的看法. 张丽钧:在搞一项面向高中生的“语文学习现状问卷调查”的时候,我加进了一个填空题——“语文,是写给()的情书”,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填空.调查结果出来了.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不是“误尽苍生”,我看不宜于过早下结论,回答也不能过于笼统,一定说“是”或“不是”都不恰当。从《两年回顾》(见《中学语文教学》)2000第1期)中引录的有关材料看,它是圈子外人对“我们内部”工作现状的一种评价。这一评价是有些言词过激,或者说用词不  相似文献   

7.
快乐学习     
转到这所新学校已经两个学期了,两次期末考试,我都是全班第二名。与第一名梁晓旭(xù)只差一分。从考卷看,头一次,我语文考卷上,多带了个勾;第二次,我在检查数学考卷上错的一小题时,忘把正确答案抄了上去。实际上,我都会。 爸爸说:“儿子,你可不能这么看问题,表面看,你与梁晓旭只差一分,但实际上,反映了你俩综合素质的差距。”我听了吓了一跳:“爸爸,你是不是说严重了。”爸爸说:“不是爸爸在耸人听闻,虽然一分,表面看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差距,但它反映了你的心理状态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这么严重?”我让爸爸认…  相似文献   

8.
王芳 《教学与管理》2022,(17):37-39
古诗作为独特的文学样式,编入教材后就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是语文意义上的阅读,二是文学意义上的阅读。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可以以“意象”为切入点,将语文意义上的阅读与文学意义上的阅读相融合,拓展诗歌教学的审美视域,实现古典文化的传承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单首诗教学从意象走向意味,组诗教学从意象主题走向意象话题。  相似文献   

9.
人生哲学中 ,有时候搞点“矫枉过正”是必要的 ,但是搞得过了头 ,走向了极端 ,便产生了误导 ,辩证法不得不出来纠偏。我记不清曾经从哪里看过一句名言 :“哲学的最高境界在于适度。”我以为这句话说得好。两年多来的语文大讨论 ,其背景是什么 ,本人还没弄清楚 ,只记得好像是从人文性问题开始的。本来提出语文教学要加强人文性是对的 ,语文教学中确实不应忽视人文性。然而 ,后来走向了极端 ,把人文性说成至高无上 ,似乎人文性就是语文的一切 ;更有甚者 ,把人文性与基础工具性对立起来 ,说“提工具性是历史性的错误”。我想 ,中学的语文教学 ,…  相似文献   

10.
黄东海 《考试周刊》2014,(81):35-36
<正>随着2012年一场以"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为主题的"真语文"大讨论的展开,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对"真语文"逐步加深了解,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在"真语文网"上的学习、交流与教学反思,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语文教学不能搞花架子,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语文"二字,看似简单实则意蕴丰富。从字面组合看即"言+吾+文"也,意含为"我读我言(说),我听人言,我写我心中  相似文献   

11.
我是名尖子生,理科从未下过九十分,语文亦常考八十多分。在同学眼里,我是他们的榜样;在老师眼里,我是他们的宝贝。可我却对作文教学非常反感,我觉得作文教学已经僵化到了非下课不能活的地步了。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把我们的作文上了“紧箍咒”。开头怎么写,中间怎么写,末了一定要点一下题,这叫“首尾呼应”,“深化主题”。记得初一时老师出了篇作文“我的真心话”,我也许当时贪玩好耍,也许反感这个题目,因为真心话不少都属于个人隐私,如果我照实写出来,岂不等于自我曝光,让人取笑。于是我顺手把林清玄的《生命的出口》改改抄上,完成了任务。本…  相似文献   

12.
最近读了《中国语文》上发表的叶圣陶先生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接着又看到《光明日报》一九七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发表的吕叔湘先生的《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感到深受启发和鼓舞。吕叶两位先生在文章中不仅指出了语文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某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有些话是广大语文教师长期以来想说而又不敢说的。比如作文批改,两位先生都提到了“无效劳动”的问题。吕先生说:“如果学生只看一下总批和分数,就扔过一边,那你的批改也就是无效劳动。能不能定一条:凡是无效劳动一律不做,因为这是一种浪费。”还说:“因此要鼓励教师们搞革新,搞试验,允许失败,失败了再来。”这些话很能促使我们讲求实效,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但耗时最多而效果最差,总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和批评。无论从阅读教学现状看,还是从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看,阅读教学都必须进行突破性的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焕发出现代活力。一、传统教学对阅读教学的羁绊1.教学观念上,奉行“以写作为中心,阅读为写作服务”的宗旨。这种教学观的历史渊源是我国古代的“以文章取士”。这种教学观认为,学会写作才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从文…  相似文献   

14.
我第一次看到《小学教学》,是在1980年的春天,在徐州市教研室阅览室。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封面上的题字。我一眼便看出“小学教学”四个字是赵朴初写的,于是郑重地从杂志架上取下,双手捧着,认真地端详、品味起来。良久,才翻开封面看目录。一看,兴奋极了!里面既有教坛大家的文章,又有一线老师的佳作。一连翻阅了几期,文章都是那么鲜活,从中我触摸到了改革开放后小学教学的脉搏,感受到了教学改革的春潮涌动。  相似文献   

15.
近段时间,我认真阅读了2005年第九、十、十一共三期《辅导员》,感受很深。从封面上看,更突出了少先队特色;从内容上看,更突出了科学性;从发表的文章看,总体水平更高了。这些都是可喜现象。但是就城乡的比例看,还是城市内容较多,农村内容较少。这几个月,我在农村调研,和一些中小学校长、辅导员、少先队干部、教师、少先队员交流,他们的认识、想法、意见和《辅导员》上的要求,存在着很大差距,现将实情介绍如下: 1、中小学校长说:“近几年农村中小学的收费要按照学生人数上交县里统一管理,办公费、报刊费都由上级分任务,《辅导员》订不上。”  相似文献   

16.
小雨日记     
星期一阴 今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妙趣横生的生活”,规定在星期五必须交卷。天啊!“妙趣横生”这几个字是啥模样我都快忘了。每天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里,除了“学”就是“习”,何来妙趣?又怎会横生?我看不能  相似文献   

17.
新编语文教材,内容丰富篇目多,非搞单元教学不能完成任务。我作过不少尝试,一般分为三步走,可称之谓“单元教学三部曲”。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诵读全文是第一步。这一步的主要任务是通读全文、诠释词语、理清层次、提出疑问。四项任务,有主有次,有轻有重。要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决不平均使用力量。在学生通读之前,老师要作两项工作:介绍有  相似文献   

18.
我的教案封面写有两句名言:“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当初写这两句话,主要是因为它把自己所教的语文,说得是如此大气,几乎等同于生活,自然会令人腰杆挺直起来,增添几分豪情与自信。静下来仔细想想,疑窦顿生: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语文教师,回顾上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可以这样说,“五个明确”使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明确教师的职责 (一)加强责任感,千方百计搞好工作 教师的工作是和四化大目标紧密相连的,我们教书育人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一定要把学生塑造成合格的接班人。为了这个崇高目标,我们就得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千方百计搞好教学工作。三年前,当我刚接受初一(三)班和(四)班语文课任务时,就下了决心“工作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强烈的责任感,给了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我体会到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强大动力。 (二)加强学习,使教学有“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我从事五年级语文教学多年,差班教得多,还教过“补习班”,切身体会到教差生要花费很大气力,真所谓七分汗水三分智慧。在教学方法上,我注意对差生进行语文“三补”。一、补神这就是抓学习态度.我是从听入手的。我发现差生上课都不会听课。他们看去坐得倒认真,思想却不集中。我的办法是,补神抓听,以听带记,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