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测定了水葫芦对重金属元素(以Pb计)的吸收情况,并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确认了水葫芦在污染的水体中能大量吸收Pb,从而确认了水葫芦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分析了滇池两种水葫芦的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结果表明,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在根长、叶柄长、叶片长和叶片宽以及根冠比等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p0.01)。紫根水葫芦的各个部分的干重都比普通水葫芦低,其中全株、叶柄、叶片干重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根的干重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在生物量分配上存在显著差异。两种水葫芦叶柄/全株和叶/全株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根/全株、叶柄/根、叶/根、叶柄/叶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研究结果表明诱变育种措施显著地改变了水葫芦的生物量分配,较大的根系生物量分配应该是紫根水葫芦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1 南方江湖疯长水葫芦1.1 背景材料  2 0 0 2年入秋以来 ,一种俗称水葫芦的生物疯狂肆虐我国南方江湖湖泊 ,各地水域警报频传。10 0年前被作为花卉引入我国的水葫芦 ,如今每年至少需要投入上亿元进行打捞。据介绍 ,2 0 0 2年 1至 8月 ,仅上海的水葫芦约有 184万吨 ,目前已打捞近6 0万吨。权威人士指出 ,小小水葫芦 ,折射出了一个亟需警惕的生态安全大问题。1.2 典型习题(1)造成我国水葫芦灾难的原因是 (  )A .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B .掠夺式的开发利用C .外来物种侵入到缺少天敌的地区D .环境污染(2 )上述事实说明 ,在引进水葫芦前 ,…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家有一个池塘,非常特别。因为池塘里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水葫芦。你听说过水葫芦吗?从名字就能猜出它生长在水里, 形状像葫芦。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 水葫芦的根不在泥土里,而是悠闲地浮在水面上,好  相似文献   

5.
<正>蓝鲸的话: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是一种水生植物,花开得很漂亮,却"臭名昭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在我国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到春夏之交,我国南方的湖泊、河流里便会水葫芦泛滥,把水面都遮盖了。怎能让水葫芦变害为宝呢?1.来自广东佛山市叶晓俊等同学惊奇地发现,这种花开艳丽的水葫芦,不仅能在干净的河水里生长,还能在被污染的河水里生长。这令他们突发奇想:水葫芦能否吸收水里的污染物,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呢?(他们的科学探究从一次大胆的逆向思维开始了。反向思考一下问题,往往会带来新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能净化环境的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净化器——水葫芦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它的老家在南美的委内瑞拉,足迹遍及五十多个国家。水葫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净化污水,分解有毒物质,保障人体健康。据实验证明, 1公斤水葫芦, 24小时内可以从污水中吸附 34公斤钠、 22公斤钙、 17公斤磷、 4公斤锰、 2.1公斤酚、 89克汞、 104克铝……,还有较强的吸收和积累锌的能力。它还能将酚、氰等有毒物质分解成无毒物质。   除水葫芦外,水葱、浮萍、菹草、金鱼藻、芦苇、空心苋等植物,也有较好的净化污水的能力。   粉尘过滤器——榆   榆树对空气中的尘埃有过滤作用。据…  相似文献   

7.
生态入侵者--水葫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水葫芦的生物学特性和由来水葫芦学名凤眼莲 ,雨久花科、凤眼莲属植物 ,在中国不同的地方又分别称为洋水仙、凤眼莲、水凤仙、水荷花、水风信子、大水萍、布袋葵、水浮莲、洋雨久花等 ,是一种水生飘浮植物 ,高约 30cm ,由于在每个叶柄中部都有一个膨大似葫芦的球状体而得名。水葫芦也正是因为这个充有空气的海绵体才使得整个植株能漂浮在水面上。水葫芦个头虽大 ,却“骨头轻” ,风一吹 ,它就跑。水葫芦喜欢高温湿润 ,在 2 5~ 35摄氏度下生长最快 ,而且速度惊人 ,通常情况下在 8个月内就能从 10棵增至 60万棵 ,是公认的生长最快的植物…  相似文献   

8.
黑名单     
哈哈!真是一个好地方,山美、水美、风景美。我们就在这里驻扎吧!水葫芦老祖母带着一群孙男孙女随着水流漂到了一个美丽的湖里。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水葫芦老祖母兴奋得大叫:我们要尽快占领湖面!  相似文献   

9.
<正>蓝鲸的话:水葫芦又名风眼莲,是一种水生植物,花开得很漂亮,却"臭名昭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在我国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到春夏之交,我国南方的湖泊、河流里便会水葫芦泛滥,把水面都遮盖了。怎能让水葫芦变害为宝呢?1.来自广东佛山市叶晓俊等同学惊奇地发现,这种花开艳丽的水葫芦,不仅能在干净的河水里生长,还能在被污染的河水里生长。这令他们突发奇想:水葫  相似文献   

10.
一、导入新课【教学设计】水葫芦,看起来鲜嫩可爱,是我国几十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曾一度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引入我国昆明的"高原明珠"——滇池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每年,国家都需花费巨资打捞水葫芦,清除它的危害。(多媒体展示图。)  相似文献   

11.
在反应温度20℃、紫外光强度700~750μW/cm2、照射时间2h、电磁搅拌时间2h、溶液初始浓度20mg/L的实验条件下,TiO2-膨润土的投加量对光催化降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效果有影响:随着TiO2-膨润土投加量由0.01‰增加到0.5‰,SDBS的降解率逐渐提高,当投加量为0.5‰时,光催化降解率最高,达92%,以后随着投加量的增加(从0.5‰到6‰),降解效率反而下降.可见,最佳投加量为0.5‰.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投加0.17‰的TiO2(与0.5‰的TiO2 -膨润土中含Ti量相同),SDBS的降解率只有40%.可见,相比TiO2,TiO2-膨润土具有投加量小,降解效率高的优点,更实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研究和开发,确定了音频视频编码解码方法,及计算机CPU和内存优化方案,大大减少了远程教学系统对电脑资源的占用,解决了跨网段通讯的难题,满足了对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广东罗定一水电厂的SFW2000—6/1430水轮发电机在运行时发现导轴承温升过高.通过对设备各方面参数认真分析、计算;对导轴承进行了详细检查,找到原因并加以处理.经过处理轴承温升回到正常状态,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弱电解质解离常数测定仪的优化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用电导法(平衡电桥法)测定弱电解质解离常数的仪器进行了优化与改进。改进后的仪器技术特征表现在测试仪机电一体化,电压检测及电阻采集数字化,数据处理智能化。经试用表明新仪器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好,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模拟体液的特征配制特殊生理溶液,并以此生理溶液和胶原基质为矿化系统,观察和分析胶原基质在体外的矿化;结果发现:胶原在体外仿生矿化生成的矿物相为具有规则叶片状结构、低结晶度的碳酸羟基磷灰石;表明了羟基磷灰石矿物晶体在胶原的反应成核位点通过化学键合作用进行自组装,这种自组装结构受胶原大分子与羟基磷灰石晶体之间的相互反应以及胶原分子的自组装能力诱导。  相似文献   

16.
洛阳新近出土的唐代宰相赵宗儒墓志,详述老臣生平履历,较两《唐书》本传详尽。墓志由其门人、"直臣"郑澣撰文,虽颇严谨,因"夙叨深遇",而为亡者讳。由知名书家郭承嘏手笔上石,为其书艺风采之定格展示。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了Al(Ⅲ)-CAS-OP三元配合物显色体系。在pH=5.5的HAc-NaAc介质中,该配合物的λmax=560 nm,εmax=4.8×104 L·mol-1·cm-1。Al(Ⅲ)量在0~3.2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符合比尔定律,其线性回归方程为A=478 33C-0.010 3;相关系数r=0.999 0。摩尔比法测定了该配合物配位比为1:2:4。以抗坏血酸作掩蔽剂,利用该体系测定粉条中的铝含量,回收率为91%~101%。  相似文献   

18.
以青霉菌丝体为原料,在碱性溶液中,完成甲壳素的脱乙酰化,然后酸浸的方法把壳聚糖提取出来.利用微波技术,优化了制备工艺.采用NaOH浓度为5%,微波处理时间20min,用2%的乙酸提取3h,可得到收率为2%~3%、纯度为92%的壳低聚糖.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芴和二苯甲烷等含活泼亚甲基多环芳烃在连续通氧的条件的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的光氧化反应,提供了温和条件下筒便制备芳酮的方法。结果表明,芴的转化速度大于二苯甲烷的转化速度,但芴酮的选择性却低于双苯酮,实验对有关的反应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对以淀粉、磷酸、蜜胺为原料合成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方法和产品性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热重分析法、加热膨胀法和红外光谱法对产品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淀粉磷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小时,磷酸为淀粉用量的75%;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小时,磷酸与蜜胺的摩尔比为1∶1.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淀粉磷酸酯蜜胺盐的收率为51.3%。产物在398.5℃开始明显分解,温度升高到567.5℃时,失重为73.8%,膨胀率为119.4cm3/g。结果表明,目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膨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