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孩子感动     
《小学教学研究》第3期“问题·争鸣”栏目中,宁荣老师对课文《清清的溪水》中描写大象和野猪栽树的一段话“大象刨坑,野猪栽树,大象培土,野猪浇水……”提出了看法,认为有不妥之处,若能改成“野猪刨坑,大象栽树,野猪培土,大象浇水……”会更符合客观事物的特点。宁老师深入钻研教材的精神令人钦佩,但如果我们把这个疑问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究一番,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2.
一、通过读题渗透 小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其中,就有许多与我们周围的生态环境有关联.在教学过程中,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并能拓宽学生的环保知识面.如:"梨树庄的村民在荒山上造林.去年栽树3560棵,今年栽树3次,平均每次栽树1475棵,两年共栽树多少棵?今年比去年多栽多少棵?"再如:"啄木鸟一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吃608只害虫,啄木鸟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虫多少只?"还有猫头鹰吃田鼠、铺草坪绿化等等.这些题在解答时都可让学生认真读一读,让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增加环境知识,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觉悟.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人教版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27页教材有一植树的插图,图中一位小朋友扶着放在坑中的小树,一位小朋友持锹往坑里埋土,一位小朋友提着水桶去打水。给图配的文字是: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明显的图文不符。图上表现的十分清楚,那位小朋友双手扶着放入坑中的小树。不知为何却为其配的是“你栽树”的文字?扶与栽意不相近,怎么扶会成了栽?孩子们从这里把扶当成栽,误导了孩子。从整个画面来看,这是一个“栽树活动图”,图中强调的是三位小朋友的分工。或许编者正是出于此方面的考虑才配成这样的文字。如果用扶就概括不出整个画面的内容,用…  相似文献   

4.
一、{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先挖坑再栽树苗然后培土最后浇水学目的1.培养学生抓住主要内容,按从景物到人物、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单幅图的能力。2.指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并能连起来用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说清图意。3.在指导说话的过程中,渗透绿...  相似文献   

5.
韩春莹 《辽宁教育》2003,(7):116-116,113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毁掉树木造成水土流失,就会使溪水变浑.要使溪水变清,就要多栽树.通过学习使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保护树木的重要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6.
[文本介绍] 《三个小伙伴》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野猪、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树的故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三个小伙伴在栽树过程中,各自发挥长处,密切合作;第六自然段写小树栽好后,三个小伙伴非常高兴。课文的几幅插图形象地展示了故事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姜蔓 《海南教育》2014,(24):61-62
【教学目标】 1.学唱新疆民歌《跳吧跳吧》,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即兴编创舞蹈,使学生充分感受新疆歌舞一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合作能力。3.启发学生用生活中的物品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8.
绿色家园     
我们种花,花儿鲜艳;我们栽树,绿树撑天;我们植草,草铺沙滩。  相似文献   

9.
初上讲台的日子 ,不断有好心人提醒我 ,对学生要严格些 ,“严师出高徒”这句至理名言我当然要恪守。因此我以高标准来要求我的每个学生。哪个学生成绩跟不上 ,我为他补课到星斗满天 ;哪个学生学习闹情绪 ,我苦口婆心给他讲道理 ;哪个学生拖拉作业 ,我会陪着他直到完成———我总想只要我事事严格要求 ,就一定能教好每一个学生。可事与愿违 ,班上周玲玉同学经常不做家庭作业 ,我大小道理给她讲了几火车 ,为此她也没少挨批评 ,她的父母也配合着教育她。在学校里 ,她的作业几乎都是在我眼皮下完成的 ,在家中作业更是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下勉强完成…  相似文献   

10.
班会目的:通过组织学生动脑动手设计文明言行的警示标志、拍摄DV短片,加深对“文明”内涵的理解,警醒学生做一个文明守纪的人;征选一个最佳设计,作为班级文明的标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班级荣誉感和凝聚力。班会准备:八个小组分别设计制作一个文明言行的警示标志,配上  相似文献   

11.
谐趣吧     
《初中生》2013,(12):61-61
<正>熊孩子一天,我手里拿了个玩具公仔在路边等车,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走过来对我说:"哥哥,能让我玩一下吗?"我就给他了。不料这熊孩子拿着玩具跑到他妈妈面前说:"妈妈,这是那个帅哥哥送我的。"他妈妈说:"还不快谢谢哥哥!"我顿时欲哭无泪。声声慢·苦逼学生党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人教版新编小学语文第一册27页教材有一植树的插图,图中一位小朋友扶着放在坑中的小树,一位小朋友持锹往坑里埋土,一位小朋友提着水桶去打水.给图配的文字是:你栽树,他培土,我去提水.明显的图文不符.  相似文献   

13.
说吧     
《好同学》2002,(12)
学校有两个食堂,大食堂为学生食堂,小食堂为老师食堂。由于小食堂供应小炒,所以学生们过周末便到小食堂打牙祭,常常弄得老师吃不上饭。为此,小食堂门口便贴出一告示,内容如下:经研究决定,本食堂专卖老师,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兼卖学生。但先卖老师,卖完老师,再卖学生,卖完为止。  相似文献   

14.
阅读能让孩子感知丰厚的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沉淀,提高读书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孩子学会阅读,要善于展开对话,丰富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立足文本,优化朗读效果;要开拓资源,保证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谐趣吧     
《初中生》2007,(Z5)
问题与答案教师要学生回答下面的问题:"甚么叫做彗星?"学生有点慌乱,踌躇着。"一个有尾巴的明星是甚么?"教师很有耐心地提示。"哦,那是米奇老鼠!"学生很快地回答。  相似文献   

16.
谐趣吧     
杨有 《初中生》2007,(10):62-62
自杀不成在彼得堡军医学院的一次考试中,一位学生不能回答教授提出的任何口试题,结果被取消了参加实习的资格。不久,这个学生扬言要自杀,要用小刀刺穿自己的心脏。  相似文献   

17.
陈朝霞 《中国教师》2009,(22):29-30
<正>有些人简单地认为,美术课不就是让学生们随意画吗?其实不然,美术课不是游戏的"画吧",而是陶冶学生情操的"殿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  相似文献   

18.
谐趣吧     
着急学生甲:"考试时,我见你满头大汗,是做不出来着急吧?" 学生乙:"做不出来倒不着急,让人着急的是,前后左右的同学写的答案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9.
“张迎善1天能栽1000多棵树,现在已经栽种26万多棵。”这看似非常明确的数学问题,却恰恰出现在语文课上。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一双手》一文中有一段文字: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课堂上,教师在引导学生体味“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变得这样‘丑陋’”时,有一个学生说是因为张迎善栽树多的原因,教师借机引导学生读出上面这段话,以加深印象。可有个学生却突然对“26万多棵”树提出…  相似文献   

20.
情感发泄吧     
为给学生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珠海市南水中学近日出新招,在校园内自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发泄吧",安装有塑胶假人专门供学生在违纪或遇到烦心事时发泄。据称,此举在珠海市中小学尚属首创。校方介绍,以前学生违纪,学校通常直接批评,往往这些学生还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批评、教育的效果可能并不好。学生到"发泄吧"宣泄完负面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