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前,中国逻辑学遭遇前所未有的冷落,其发展也陷入困境。从我国的思维传统、逻辑书刊、逻辑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寻找逻辑学在中国陷入困境的原因,进而探讨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当前逻辑学的发展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带来的深重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变革又迫切需要西方文化。同时中国闭关锁国状态的冲破,又使西方近代文化有了进入中国的可能。这种需要与可能正是包括逻辑学在内的西学对中国的输入的社会文化背景。一些先进学人对逻辑学的引入和研究,使逻辑学东渐由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主要体现在整体与个体、直觉与分析、逻辑式思维以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模糊性与精确性等方面,即西方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东方思维方式则以直觉的整体性与和谐的辩证性为特点。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是导致东西方文化思维方式差异的重要根源。了解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为引进并普及西方逻辑学做了大量工作。他有重归纳轻演绎的倾向,但不是全归纳派。而他之所以重归纳轻演绎,是为了纠正传统思维方式的弊病。  相似文献   

5.
张东荪认为逻辑学是多元的,他把逻辑学分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和社会政治思想的逻辑四种。他认为逻辑学的多元性是由文化的多元性决定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逻辑学,这种观点误读了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没有认识到逻辑学的全人类性和工具性质。其结果影响了逻辑学在中国近代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哲学思想中的严密逻辑性在于哲学意识形式中的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学是高度一致的。这种高度一致是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所致,是由哲学的精神使命、文化使命所决定的。哲学之所以能不断地推进逻辑的缜密性,原因来自主客观世界规律的相互作用,哲学能用逻辑的方式反映和陈述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于思维的逻辑法则是贯通思维规律和客观世界规律的精神中介。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用西方逻辑学思想来研究墨学,提出墨家著作里也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论.这种用<墨辩>里的一些概念来比附西方逻辑学理论的做法与梁启超的文化现有关.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逻辑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开了"中国逻辑史"研究之先河.其消极影响在于不利于逻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研究,影响着当今一些学者对"中国逻辑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思维方式是人们对感性材料,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控制的动态过程.即思维主体对输入的感性材料进行分解、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社会性的精神和观念。思维方式是通过人们的交往、语言、习俗、情感、文化和传统实际体现出来的,语言文化既是思维的产物.同时又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语言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历来就受到语言专家学者的关注。在日常事务交往中,我们都曾感受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即“语言文化诧异”现象。这种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王延直纂著《普通应用论理学》和传播逻辑知识的时候,正值我国处于西方逻辑文化东渐的热潮之中。20世纪80年代,王著复出,又正值我国传播逻辑文化的又一次热潮。与王著最初出现的同时期,可能还有其他贵州学人传播逻辑知识,如贵阳名学家彭述文等。新时期我国出现了一大批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的逻辑工作者,他们中不少是贵州籍学人,为贵州和我国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期望,在贵州、云南,在中国,逻辑学必将大放光芒。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新的自然图景带来了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即为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的变革,这场变革可以归结为科学发现使用的逻辑工具从推理发展到概念。按照古代最完善的形式逻辑理论体系——亚里士多德逻辑学,新的科学知  相似文献   

11.
《周易》以及整个传统易学本身蕴涵着丰富的逻辑思想及思维。本文通过对易学与逻辑学的关系、中国逻辑史和易学的现代逻辑学的研究,探讨了研究易学逻辑思想及“逻辑易’’的方法论问题.以促使易学的逻辑学研究能够在合乎学术规范的基础上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2.
从某种意义上讲,国人的非理性镜像地反映了地方高校逻辑学教学的不景气。从改革地方高校逻辑学教学入手解决矛盾或许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关系以及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现状,都使逻辑学教学改革指向批判性思维的嵌入。  相似文献   

13.
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学习逻辑学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其作用在于,可以突破经验逻辑的束缚,跳出思维的陷阱.其意义在于,可以培养自己认识世界的方法,有助于提高沟通交际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有助于应试社会思维能力素质考试,有助于培养逻辑精神,有助于不同文化之间思想方式的沟通.  相似文献   

14.
逻辑学创新问题,日益引起逻辑学研究者和关心逻辑学发展的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高技术的迅猛发展,批判性逻辑迅速崛起,这不仅导致逻辑学求真之维的否定性思维向度得到人们、特别是逻辑学理论研究者和教学者的关注,而且还蕴涵了伦理思维对于逻辑学的求真之维的引领和选择、逻辑学臻善之维的审思和逻辑学的审美视阈的拓展.逻辑学关注的重点由原来"逻辑与求真"的静态性分析,转变为"逻辑是如何求真的"的动态分析,进而引发了逻辑思维由真向善的问题式的场域变换,实现逻辑学的创新,使真善美在逻辑中契合.当代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逻辑创新与伦理思维的关系,不仅能更好地发挥逻辑创新与伦理思维对于教育人、陶冶人的重要文化功能,而且能培养人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郭华 《闽江学院学报》2010,31(4):18-22,3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过程,其突出特征是互动过程中思维方式的扬弃和改造,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形成融合中外优秀思想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也是思维方式创新过程,而新时期继续解放思想是从思维方式上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从主体思维生产的角度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和检讨西方科学哲学关于科学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研究物质生产发展内在机理的独特方法论和黑格尔“逻辑与应用”相统一的思想,从“思想生产”的角度,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思维工具,思维方式,研究范式等的变革和转换及其相互作用是社会科学进化发展的主要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思维方式是方法论的核心。在学习西方教育思想的时候,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观点的引进,还应该深入研究导致理论变革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从思维方式变革的角度来研读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认为杜威批判前人的思维方式是对象性思维,我们学习杜威的思维方式是关系性思维,而我们超越杜威的思维方式是意向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就思维方式而言,中国美学别样于西方美学重逻辑思辨的显标示是重整体直觉思维。这种审美思维特征的形成,显然与“道”有密切的关系,且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试对此作一约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教育重视逻辑教学。这与中国近代文化学人重视和宣传逻辑的工具性质有关,他们把逻辑作为引进西学、冲破旧有思维方式、改变人们文化价值观念、变革中国社会和中国学术、提高国人的素质、培养新人、富国强民的重要工具。20多年来逻辑教育令人堪忧,逻辑学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直围绕逻辑研究对象和逻辑教学而论争,尤其是用现代逻辑取代其他逻辑的观念严重阻碍了逻辑的教育与普及。我们应该有一个大逻辑观,把逻辑的研究与教育面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0.
鸦片战争带来的深重民族危机,极大地激发了仁人志士向西方学习的要求,中国传统文化变革又迫切需要西方文化.同时中国闭关锁国状态的冲破,又使西方近代文化有了进入中国的可能.这种需要与可能正是包括逻辑学在内的西学对中国的输入的社会文化背景.一些先进学人对逻辑学的引入和研究,使逻辑学东渐由可能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