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特有的价值体系的灵魂,它在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公平、正义、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文化科学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巩固全国人民共同思想基础的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及其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漂母文化是淮安的地方特色文化,其内涵丰富,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应深入挖掘漂母文化的内涵,使之成为淮安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本文主要分析了漂母文化的内涵,以及漂母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弘扬漂母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劳动价值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统一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劳动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于各个层次。  相似文献   

4.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探寻"红色文化"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时代价值,对于青少年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日常生活是价值观的逻辑起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价值观,同时价值观也在生活中不断得到确认和深化。因此,我们"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1)当代中国价值观要深入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完成话语转化,以便于更好地实现国际传播。一、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与价值观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建构其首要任务是科学解答当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世界文明古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继承和创新的产物,既有民族性也有时代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民族性、民众性、民生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重要文化根基和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价值观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可谓是重中之重。通过高校校园文化这一平台或载体的搭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契合是其融入的前提与基础;着力解决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其融入的关键;最后,打造"互联网+"的融入方式、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互动作用、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是其融入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化通常是指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合,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物质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企业文化是人类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的结晶。已经成为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它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基本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保证个人的合法正当利益.但要如何做到义利兼顾,并且引导人们见利思义、以义取利。义利合一为核心的现代企业文化价值观在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义利合一的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关系和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作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极为重要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劳动”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劳动价值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有机统一的集中体现。胡锦涛同志倡导的劳动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贯穿于各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儒家文化以孔子由"礼"而"仁"得以开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赓续千年的伦理范畴,"礼"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浙江衢州作为南孔祖庭,以"一座最有礼的城市"为导向,打造"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品牌,是对儒学之"礼"的当代价值演绎。衢州经由"南孔文化"到"衢州有礼"的文化实践与儒学之"礼",在文化缘起、伦理内涵上存在关联性。"衢州有礼"是对儒学之"礼"的转化性继承与创新,其背后隐含着"自觉垂范—共情共守"的伦理理路。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0,(5):164-164
杨立英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在网络文化的多样性价值环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实现对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的有效引领,除了确立广大网络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认知与认同体系是不够的,还必须确立起其信念体系,即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网络受众自觉的价值信念体系转化。  相似文献   

12.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筑魂的战略工程,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文化安全的精神屏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和谐、文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本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  相似文献   

13.
张金国 《职业圈》2014,(9):100-1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报告从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凝练概括,即:在国家理想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秩序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行为规范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倡导”是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贡献。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适应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新特征新变化,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三个倡导”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突破。长期以来,我们不仅在许多问题上形成了喜欢问一个“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在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方面更是如此,从而使一些本该属于人类价值共识的美好理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阐述的人类价值理想,一段时间以来不能为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用。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不尽一致、观点不尽相同、看法多种多样的情况下,极有利于避免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上的混乱、选择上的迷茫,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合力。“三个倡导”是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大部署。  相似文献   

14.
王玉平 《文化学刊》2015,(3):170-17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稳定器"、社会的"方向盘"和民族的"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两者的基本价值追求一致,实践证明两者能够紧密结合,两者之间结合创新的诸多表现进一步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国际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企业发展,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既是其工作职责,又是时代赋予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保障。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二者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都有着尊重包容的态度,都有着继承创新的品质。只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刻全面了解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的科学内涵、外在和内在逻辑关系,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刘杰 《职业圈》2014,(5):18-19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高度凝练、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与价值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8.
和谐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应有之义,无论是从中西方传统思想文化根源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上,和谐价值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都有其深厚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价值认同途径,使人民群众以和谐为价值取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诉求和理论期盼。  相似文献   

19.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船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一致性,都具有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共同的精神内核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用红船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入挖掘研究,积累文化资源;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开展日常活动,形成有效载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与职工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其内涵是企业的价值观、共同理念、共同语言和共同行为准则,是凝聚职工人心的黏合剂,具有高度的传承性和深厚的影响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