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5日,应邀参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济南校友会的一个论坛,听许小年教授作<制度改革与增长模式转变>的演讲.演讲很精彩,剖析问题一针见血.正因为"一针见血",难免让人觉得"疼",觉得"沉重".可是,许教授对新闻媒体和记者的态度,让自己更觉"疼"和"沉重".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问妈妈“哎哟”是什么意思。妈妈说:“挨打觉得疼了,就喊哎哟。”我后来发现“哎哟”这词更可表达心疼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说起硬新闻,往往与成就性报道、经验性报道、静态性报道、主题先行式报道等等内容联系起来。做硬新闻,创作者可以感到沉重,但不能让观众也感到沉重,这就要求记者有“举重若轻”的本领,换句话说要让硬新闻实现“软着陆”。  相似文献   

4.
“媒体被‘大西洋银行’绊了一跤”——作者取了一个不那么刺眼而诙谐的标题,但读后却一点儿也让人幽默不起来。因为,这一跤,摔得着实有点疼,有点惨,有人可能还觉得有点冤。  相似文献   

5.
《网络传播》2009,(12):27-27
如果说2008年“很黄、很暴力”“叉腰肌”“做俯卧撑”“打酱油”“范跑跑”等网络流行语让人觉得苦涩的话,那么2009年创造了高点击率的网络名词则让人觉得沉重。  相似文献   

6.
个别媒体或媒体工作者动辄用其掌握的稿件终审权、演员录用权,“枪毙”、“封杀”,实在是一件不怎么让人愉快的事情。有些时候,毋宁说,极其让人反感。比如,有些演员因为工作中与导演意见不合,或者应得的待遇不到位而索要,“得罪”了传媒,传媒便挥舞大棒,对其“封杀”,委实不该。虽然这种“封杀”,有些是冲冠一怒当众宣布了的,有的则是属于“内控”秘而不宣的。正如一些论者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媒体本来无权这么做。传媒者,是社会大众心声的载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而非传媒中人的“同仁阵地”,更非个别…  相似文献   

7.
牟诚 《新闻爱好者》2008,(7):108-108
吉林卫视原来有一档新闻节目,叫“新闻5分钟”,栏目名称清晰、明了,让人觉得有品尝快餐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每天拆阅来稿,常会发现一些作者在稿件前附上一页“附言”。细读这些附言,觉得很有意思,从中多少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和心态。粗略归纳一下,这些附言可大致分为几种类型: 一曰恭敬型。有些作者在“附言”中对编辑充满敬重之情,称之为“老师”,要求给以“指教”。我们这些资历尚浅的青年编辑看了后有种“不敢当”之感,进而觉得下笔沉重,不敢胡批乱改,好像真的做了“先  相似文献   

9.
转眼间,陕西日报副刊《社会大视角》已出刊120多期,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送走了900多个日出日落。前后对比,显得更成熟更老道了.展示出了新的风采。数年前,陕西日报的老总提出了“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大视角”就是在这个思路下诞生的。如今.她已成为全国有名,百姓喜爱,为陕西报界赢得荣誉的一张“大副刊”。每次看到她,都有一种情风扑面,诙谐幽默,以正压邪,催人奋进之感。即使读了那些让人感到沉重、忧虑的图片和文字,也能从沉重、忧虑之中受到鼓舞,坚定信念,看到希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邮出:要“着…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世界》2008,(4):11-11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曾在韩国首尔大学做了一次演讲。演讲快结束时,金大中留出时间让学生们提问。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您的一生非常坎坷,经历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难,是什么力量使您保持坚强而乐观?”金大中微笑着回答:“因为我有一道坚固的心灵防火墙!”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金大中没有马上进行阐述,而是对那位学生说,“你能先上台和我一起做个实验吗?”那位学生愉快地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11.
创办“精品”专栏杨尚聘办报的人,遇到朋友总爱谈报。朋友们自然也投其所好,对我们办的报纸评头品足,有时我也被善意的批评和讥讽弄得面红耳赤。近几年让我觉得“风光”的话题之一,便是对宜昌日报三峡特刊《周末漫笔》的称赞。新闻价值与文化品位报纸是新闻纸,新闻要...  相似文献   

12.
某刊文摘版有个栏目叫“幽默集中营”,专门摘编各家报刊的幽默文章。恕我直言,这个幽默栏目的名称委实让人觉不出幽默来,反倒生出一份沉重。 冷不丁看到“集中营”这三个字,脑海中的第一反应,是让犹太人至今毛骨悚然,令全世界人民至今深恶痛绝的纳粹帝国的专利——奥斯维辛集中营;是让仍然健在的老一辈革命者至今痛恨万分,让年轻一代缅怀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反面教材”——上饶集中营。本想写一篇文章,遥寄该刊文摘版,建议改改这  相似文献   

13.
小的时候,每当自己惹了“祸”,当爹的总是不问前因后果就先揍一顿屁股;过后当娘的又疼心疼肝地给揉那屁股。现实生活中,类似这种“揉屁股”的新闻报道是会经常出现的,不过往往是“爹”“娘”身份合一。譬如,今天甲地因严重私挖乱采,造成重大污染而被新闻媒体曝光;几天后,新闻媒体又报道说,甲地如何吸取教训,全力以赴抓整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人民解放军英模报告团从去年9月到12月,先后在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五百万。会场秩序之好,气氛之热烈,是多年来所未见。多少人含着热泪听完英模的报告,称赞报告团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光荣使者”,称赞他们的报告是“人生价值的教科书”,“理想奋斗的交响曲”,“八十年代的正气歌”。英模汇报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它对报刊的典型宣传有些什么启示?我觉得,重要的是倡导一个“实”字,摒弃一个“虚”  相似文献   

15.
人民解放军英模报告团从去年9月到12月,先后在全国二十九个省、市、自治区演讲上千场,听众达五百万。会场秩序之好,气氛之热烈,是多年来所未见。多少人含着热泪听完英模的报告,称赞报告团是“传播精神文明的光荣使者”,称赞他们的报告是“人生价值的教科书”,“理想奋斗的交响曲”,“八十年代的正气歌”。英模汇报为什么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它对报刊的典型宣传有些什么启示?我觉得,重要的是倡导一个“实”字,摒弃一个“虚”  相似文献   

16.
李传军  吴作琴 《大观周刊》2012,(10):133-133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困生”转化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此,广大教师已经从不同角度探索出很多可行的转化措施,促进“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但本人觉得,在教育应张扬学生有个性、应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采用鼓励表扬方式,来引导促进“学困生”的成长,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鼓励表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要让阳光哺育每一个学生们快乐地成长,就需要有六个“心”。  相似文献   

17.
小言论的“五新”林维横小言论也称专栏小评论,兼有政论和杂文的特点。读者看了一篇小言论以后,往往会发出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或觉得有意思,而拍案叫好;或觉得没意思,而不屑一顾。这“有意思”与“没意思”,“拍案叫好”与“不屑一顾”,就在于有没有新意。新意,是...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裸婚时代》走红,让80后一代又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角。当“裸婚”成为热词时,60后、50后们觉得很惊讶:哪一代人的结婚不是从“裸婚”开始的呢?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怎么到了80后这一代就变得这么死去活来的?而80后们却觉得,他们被这部剧“击中”了。“并非我们今天就特别注重物质。我们的父辈确实是从贫困中走过来的。但是。他们却没有我们今天的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南方周末》发表了题为《少表扬分内事》的“读者来信”。南京读者吴文静在信中说.他和老伴都是医生。他们发现如今媒体表扬医生的门槛很低.什么态度好、拒红包、挂水“一针见血”。都能登报上电视。想当年(1960年代),他们“护理重症病人几夜不合眼.给病人洗脚擦身,在家里熬米汤、骨头汤喂他们,天经地义,从没受过表扬”。他担心,“做点分内事都宣传.会降低医生职业的神圣感。”  相似文献   

20.
中央提出宣传思想工作要“三贴近”,给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原则和精神动力。地方特色是地方党报副刊发展的生命之源。让广大群众成为副刊版面的主角,让老百姓走上副刊片面的舞台,就会使读者觉得副刊里所叙述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所阐明的哲理就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从而在报纸和读者之间营造一个共鸣区。地方党报副刊走“平民化”道路是一种趋势,但是,“平民化”绝不是“庸俗化”,盲目趋俗,大量刊登一些花哨引人、庸俗无聊甚至有悖于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的文章。这是与报纸副刊的本质要求背道而驰的,是曲解报纸副刊“平民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