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章认为,崇尚创新是知识产权文化生长和延续的前提.尊重知识产权就是建立一种产权化的智力成果,是智能财产权的价值观,形成全社会“崇尚创新精神,尊重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使和谐的知识产权秩序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传统文化是非正式制度,是一种隐性制度;知识产权是正式制度,是一种显性制度。我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其中有许多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着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深刻认识这些不利因素和影响,在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今天意义尤为重大。  相似文献   

3.
<正> 今日之世界,科学技术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作用,已不再为人们所怀疑。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和施行,也为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提供了重要法律制度保障。知识产权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不仅是企业法人的重要无形资产,而且已成为企业法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筹码,知识产权管理也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的企业家和管理者,对此须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任何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观念的文化沉淀,而无论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还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不能逾越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土壤,确切地说,就是知识产权文化的土壤。虽说当下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的认识已经成为社会整体关于知识产权认识的主流。但毋庸质疑的是,这条刚刚开辟的新路更需要行人充分珍惜、共同建设,只有晓之者深,才能应之者众。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工程。政府在观念形态和制度形态两个层面的知识产权文化培育和建设上,都应当有所作为,发挥其主导作用。政府应该成为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构建者、知识产权公共政策的供给者、知识产权文化设施的建设者、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的组织者、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者和尊重知识产权的示范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知识产权制度在国际经济、科技乃至处理国家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比较长,知识产权已被提升为关系国家经济、科技振兴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它们重视跟踪、研究他国知识产权领域的信息,其目的是掌握他国在经济、科技方面的动向。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任何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观念的文化沉淀,而无论是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还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都不能逾越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土壤,确切地说,就是知识产权文化的土壤。虽说当下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的认识已经成为社会整体关于知识产权认识的主流。但毋庸质疑的是,这条刚刚开辟的新路更需要行人充分珍惜、共同建设,只有晓之者深,才能应之者众。媒体的使命恰恰在于要顺应潮流所需,将某些最有意义的信息,通过某些最客观、最诚恳的视角,快速、准确、持续地传达给社会。是为本刊从此尝试开办"文化版块"的小小动机——一切尚在努力中,敬请读者抱着关注并宽容的心态,轻轻松松地看过来。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作为一种独占性的财产性权利,在行使权利时容易出现滥用的情况。利益平衡机制决定了知识产权法的立法目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厘定了知识产权行使的边界。随着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滥用情况的出现,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国情的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是指由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独占权利。保护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从知识产权制度的诞生到现在,已经历了200多年,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普遍为各国所重视,并已成为国际合作中的一个热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认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目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的现状、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社会文化根源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变我国高校知识产权认知现状的对策:即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能力和个性;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培植知识产权意识;建立健全的利益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有效办式。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日的成绩,已进入了世界知识产权大国的行列。以专利为例,截至2008年8月,专利申请量已达到4523992件。巨大的专利成果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在,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知识产权社会环境不断优化。在这种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要把握好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并及时保护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走正当发展的光明大道。所有的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上都面临着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而承担相应责任的风险。企业正视这个现实问题,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并积极采取合理的措施,侵权的风险就可以大大降低。下面以专利为例,对企业如何降低专利侵权风险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2.
茹果 《世界发明》2009,(7):74-75
艺术,既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一件艺术作品,不仅承载着艺术创作者全部的心血与智慧,而且闪烁着自然及人文精神的光芒。为了更好地向全社会推广和普及知识产权文化,2008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向80位书画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授予“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称号。本刊开设“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风采”拦目,就是向读者展现各位大使的作品,使得更多的书画艺术家、工艺美术大师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得到全社会更厂泛的尊重;同时也期盼通过各位文化大使的影响力,更好地推动知识产权文化理念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深度渗透,使中国的书画艺术和传统工艺美术能够得到传承,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评价制度由职业资格制度和职称制度组成,缺乏统一的知识产权人才专业技术评价制度。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评价制度是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特点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必然要求。文章就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专业技术评价制度的基本框架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国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知识产权制度对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大作用。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由于人们的观念和制度建设不能与形势发展同步,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管理》2006,26(5):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增进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企业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在发展中不受制于人,就要不断创新,创造自己的知识产权。而建立有利于持续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机制,必须建立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和体系,保护创造者的权益不受损害,形成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当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以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的创新激励法制体系,已成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任务。知识产权保护可促使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如果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尊重与承认,创造者的积极性就无从激发,创新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产权保护既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我们国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哪重要政策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但由于人们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在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与知识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永不停竭的动力.知识产权制度是维护人类创造特权,促进技术创新最有效的一种法律制度.它营造了一个技术创新、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极大地促进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作用现代知识产权制度是对人类所生产 (创造 )的智力资源进行公平和高效的分配、使用 (消费 )的法律管理制度。它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第一 ,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是高品位的不断创新 ,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灵魂”。知识产权制度则是推动和保障技术创新的基本制度 ,建立和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知识产权制度与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一方面 ,技术创新产生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 ,建立一套完整…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人类的进步是与知识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永不停竭的动力。知识产权制度是维护人类创造特权,促进技术创新最有效的一种法律制度。它营造了一个技术创新、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极大地促进科技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知识产权文化是法律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淀和升华,对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各种主体的利益冲突具有潜在的协调和平衡作用。只有创建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明达的知识产权文化,遵循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文化良性互动的运行进路,知识产权制度才能找到走出困境和误区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