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基地,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基地和场所,具体表现为:一是档案文化内涵建设包括档案文化、档案文化传承和档案文化载体、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等内容;二是物理支撑项目建设包括校史陈列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数字化档案馆等内容。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档案文化内涵建设存在资源普遍偏小、馆藏档案数字化程度不高和高校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二是物理支撑项目也存在缺失和不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校档案是校史文化的载体,是校史文化传承、培育的重要源泉。挖掘档案文化内涵,传承培育校史文化,是高校进行内涵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学校档案文化建设相关实践,探讨加强校史文化传承和培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档案资源是校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校史文化研究凸显了档案资源的作用与价值,极大地促进了档案资源的建设。本文结合高校档案馆工作实践,对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资源建设的互动发展进行思考与探析。  相似文献   

4.
张琳 《兰台世界》2016,(13):153-155
校史馆作为展示校史校情的窗口,对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和调研台湾大学校史馆利用校史校情教育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特色和经验,为高校校史馆建设理念的更新提出了借鉴:摒弃求新求大,注重精神价值、强调体验教育,让学生感同身受、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真正融入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5.
杨琪 《兰台内外》2020,(15):66-67
校史档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应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做到以校史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达到以史育人、以史鉴人、以史励人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校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让档案工作者和管理者更加重视校史馆建设,通过扩大新形态校史档案的收集、提升校史馆利用效率、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创立校史教育第二课堂、利用新媒体开展校史档案宣传等途径,让师生了解学校过往的文化历史,增强高校校史档案的利用,从而服务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等,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600名师生的校史认知行为进行调查,定量分析师生对校史的认知现状、对校史认知必要性感知程度、对校史认知的意愿选择、渠道选择等。结果表明,高校师生校史认知行为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大部分师生对校史有一定了解,但缺乏深度了解。高校校史工作者在利用新媒体开展校史工作时,要更新校史编研工作观念,注重校史传播的多元化发展,充分发挥校史在文化育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上的导向作用,丰富校史文化活动,加强校史文化的整体性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创新为先导,探索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剖析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文化创新视域下的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提出思考与建议。研究方法: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利用本校真实的研究环境,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边实践探索、边归纳完善。研究结果:深刻理解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特质及内在联系,从四个方面归纳了高校校史文化研究对档案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明确推动文化创新视域下高校校史文化研究与档案文化建设的四个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社会中,高校亟需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来满足师生成长进步的精神需求,发挥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利用校史档案编研出适应高校校园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成为目前档案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场所,德育是其肩负的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任务。高校档案记载着高校发展的历程,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其中诚信档案、校史档案和名人档案等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校史档案的应用价值随之凸显。高校校史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美育培养以及科研活动开展方面,均可发挥显著的作用,但目前对其在美育功能上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开发利用尚未引起高度重视。本次研究主要是论证高校校史档案文化价值及其独特的美育功能,探讨未来校史档案的开发利用问题,希冀借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