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情绪型舆论的调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鹏 《军事记者》2004,(7):48-49
民意是整个社会的普遍意识。民意通常以3种形态表现出来: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是低水平的民意或处于形成时期的民意,表现为人民群众一致的内心活动。这时,民意处于一种社会情绪状态。潜舆论进一步升级,就会转化为显舆论,这时的民意表现为一种具有完整的意见形态的社会共识;如果舆论不仅用语言表现,而且通过行为来表达,便构成了民意的行为舆论,即大规模的群体示向性活动。网上的舆论多是处在潜舆论形态,多是一种情绪性的宣泄。  相似文献   

2.
高海波 《当代传播》2001,1(6):64-6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权力开始转型,公、私两大要素发生分离,公共领域这一崭新的舆论空间带来了新的舆论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舆论提出了公共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表达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大众传媒成为主要的舆论手段,基于上述变化,本认为,我国当代社会舆论已具备公共舆论特征,并将导致舆论学研究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关于舆论领袖的"素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每一个舆论事件过程中,都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意见、他们的话语总能够影响其周围人群的意见、选择,我们说,这些人士就承担着舆论领袖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郑志荣 《新闻界》2006,(3):133-133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奋斗目标。如何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报道,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上作出回答。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出初步探讨,就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BBS论坛好像欧洲中世纪的咖啡馆和沙龙,好像中国古代的茶舍和酒楼,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传播信息,发布观点,展开讨论。强大的互动性使它吸引了无数的网友积极参与,并由此造就了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的能力。可是,由于网友参与讨论并非都是真名实姓,因此,网上舆论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执政党要实现长期执政需要有一系列的基本支撑点和着力点。其中,有效地引导、监控和影响舆论,进而有效地影响人心向背,是实现长期执政的一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在整个社会舆论领域里,存在着媒体传播与口头传播的两个“舆论场”。正确处理“媒体舆论场”与“口头舆论场”的辩证互动关系,尽力扩大它们之间的重合度,增强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是我们在实现“三贴近”中应该着力破解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舆论既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可以造成社会的动荡与混乱。正如梁启超所言:不能“以其名为舆论而遂足贵矣”,只有“健全之舆论”才可贵。因此,对舆论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就是顺理成章的结论。尤其是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更需要对纷繁的社会舆论进行科学、有力的引导,以避免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从而保证社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历史上,有近代“舆论骄子”之称的梁启超,具有高超的舆论引导艺术,颇值得现代人深入研究,以从中得到驾御当代舆论的有益启示。一、“舆论骄子”的舆论引导风采在中国近代舆论发展史上,梁启…  相似文献   

9.
朱海 《声屏世界》2005,(5):15-15
要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实施新闻舆论的有效引导,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引导过程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因缺乏事实说话,公众意见性信息传播自由而泛散;网络媒体的舆论对传统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其无法自主形成意见领袖,引导舆论功能显得欠缺。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互动,发挥网络媒体不同一般的议程设置功能,并利用好网络媒体开放的互动,可望规范完善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舆论引导能力?我的理解就是掌控主流媒体的舆论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舆论的能力。现在媒体众多,而且各种新媒体,边缘媒体,甚至也能传播信息的非媒体在不断地出现。信息繁杂,信息爆炸,接受信息的对象也在不断分众化,不断个性化。在这样的形势下,研究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我认为,像广电媒体、党报等仍然是党和政府能有效掌控的主流媒体。特别是广电媒体,它的受众人数,它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仍然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2.
鞠庆田 《青年记者》2007,(14):159-160
“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党报新闻工作者来说,如何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水平,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构建和谐舆论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新闻前哨》2006,(8):31-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需要社会各界和全员参与的互动工程。新闻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仅关系密切,而且作用重大。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经济、化、法治、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包括和谐的舆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舆论工作,努力营造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新闻舆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高威 《网络传播》2004,(5):18-20
2003年,中国互联网界相继聚焦到几件大事:孙志刚案、刘涌案,然后就是“宝马撞人案”。这几个事件可以说一浪接一浪,在互联网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继而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关于“宝马撞人”案件的言论,在网站的论坛上点击率超过了关于“非典”的话题。“宝马撞人案”这一舆论风波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互联网的影响力,开始反思网络舆论在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业界与学界人士,对新闻与舆论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以新闻舆论引导社会公众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大抵属这一范畴;对新闻与舆情的关系,则研究得相对较少。而对舆论与舆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也还很少涉及。本文将对舆情以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晓凌 《新闻界》2006,(1):17-19
一、舆论监督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一方面,新闻媒体必须积极担当起舆论引导的重任,引导舆论流向有利于执政的方向.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新闻媒体应当更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一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强有力的舆论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江泽民同志近几年反复强调新闻舆论导向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的报纸办得好,可以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起到有力的宣传、贯彻作用,对群众起到极大的动员、鼓舞作用,对先进的东西起到积极的倡导、弘扬作用,对错误的东西起到及时的制止、纠正作用,还可以对科学知识起到广泛的传播、普及作用。”这五个作用,是对新闻舆论导向的具体阐述和检验标准。 新闻舆论的导向问题,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很难把握的问题,也是我们始终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各…  相似文献   

18.
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旭日 《青年记者》2005,(12):50-51
所谓舆论引导能力,实质上就是用新闻舆论改造和同化公众舆论的能力,以媒体的立场观点改造公众的立场观点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导致公众“态度的改变”的能力。对我国主流新闻媒体舆论引导能力,个人的基本估价是:正在逐步提高;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19.
李瑾 《网络传播》2005,(9):44-45
论坛是整个网站进行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普遍认为,舆论引导一般发生在与时事密切相关的方面,即时新闻信息上。但网络的多样性决定了各论坛又还有很多非时政内容存在,论坛的非时政内容在舆论引导工作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论坛应得到相应的地位和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发达法治国家,由于新闻媒介是公民言论自由的重要载体,对于维护民主法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往与以舆论监督较大的空间和小心的呵护。但是在报道司法活动中,各国对新闻媒体却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定。 英国立法规定:对正在进行中的司法程序进行任何形式的误导或发表有失公正的言论都构成藐视法庭罪。德国规定:判决后的批评和评论应该同现实中的诉讼报道明确区分开。在美国的新闻法律中,也规定如果对尚未了结的官司的评论造成了后果,使法庭无法继续履行职责,则要承担法律责任。看来,避免监督妨碍公正审判是各国共同注意到的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