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软科学》2014,(2):11-15
基于单投入多产出的随机成本前沿模型,利用我国286个城市20042010年的数据测算了各个城市公共支出效率,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假设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和公共支出效率的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我国286个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平均值达74.1%,但以每年2%2010年的数据测算了各个城市公共支出效率,并进一步建立了基于非线性假设的城市规模、经济发展和公共支出效率的模型。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内我国286个城市政府公共支出效率平均值达74.1%,但以每年2%5%的速度逐年下降;(2)公共支出效率与城市规模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基于公共支出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城市规模是639万人;(3)公共支出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U型曲线关系,随着经济发展公共支出效率由降低转为上升的临界点为人均GDP 6.42万元/年。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中预算外非税支出的长期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永志  王小利 《预测》2005,24(6):56-60
本文利用VAR模型,系统地分析了政府预算外非税支出、购买支出、基建支出与经济增长的短期调整及长期均衡关系。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政府预算外非税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为正,政府基建支出对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就预算支出管理制度的发展情况从三个方面着重阐述了政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安排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在城市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之间的矛盾。本文利用河北省11个城市2007-2011年的数据进行了面板估计。结论显示,城市化进程加速与人均GDP增长都会带来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增加,但是城市化率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究其原因,城市化带来城市规模扩大,会带来规模效应。此时政府会倾向于增加公共服务支出,带来溢出效应。同时,由于"大城市病"的出现,为了降低外部成本,政府需要支付巨额投资,从而可能增加政府赤字,反过来对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晓峰 《软科学》2003,17(2):34-37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文献探讨的比较多的是财政教育支出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本文从20世纪90年代财政教育支出的数据出发,概括了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发展,通过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比较以及我国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得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财政教育支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6.
逄颖 《科技风》2011,(23):253
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对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保障、引导和激发作用,财政科技支出的绩效直接反应一地科技发展水平。评价财政科技支出绩效,首先必须明确财政科技支出的具体内涵。本文借鉴西方"3E模型",首先初步界定财政支出绩效的内涵,再从分析科技活动特点入手,得出财政科技支出内涵应突出经济效果、社会效益和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政府环保支出、绿色技术创新与雾霾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霾治理作为污染治理攻坚战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大政府环保支出、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有效进行雾霾污染治理,是当前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对政府环保支出、绿色技术创新和雾霾污染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梳理,提出相应研究假说的基础上,利用2008—2016年中国216个或104个城市的研究数据,采用面板空间联立方程、动态面板门槛等估计方法,本文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地方政府环保支出、绿色技术创新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本地和邻地政府环保支出均能直接减轻本地雾霾污染,本地政府环保支出还能通过刺激绿色技术创新而间接减轻本地雾霾污染,但邻地政府环保支出的间接治霾效果不显著。此外,政府环保支出对雾霾的治理效果存在门槛效应:当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时,政府环保支出对雾霾污染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反之则反是。时段比较发现,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后,政府环保支出的治霾效果显著提升;地区比较发现,除了当地政府环保支出治霾效果面临技术约束外,重点区域政府环保支出对雾霾污染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各国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可能完全相同,政府间的职责也各有不同。地方政府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在各国政府的财政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 角色。这篇文章主要对美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中支出问题与我国财政的支出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能够更深一层地理解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为我 国公共财政改革中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诱导效应及其时滞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政府R&D支出对企业R&D支出的诱导效应及其时滞问题在对政府R&D支出与企业R&D支出关系进行理论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政府部门R&D支出与企业部门R&D支出回归模型以及分布滞后模型.模型结果显示我国政府部门R&D支出对企业部门R&D支出具有诱导效应,企业部门R&D支出不仅取决于当期政府部门R&D支出,还明显与前期政府部门R&D支出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全国、广东省、中山市1995 - 2007年的数据描述三级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变化情况,并用菲德模型检测各级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级政府规模变化轨迹并非简单的扩大或缩小,而是呈运动变化势;省、市地方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作用不显著,中央政府显著;各级政府部门的边际生产力低于非政府部门的边际生产力;各级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外溢效应,其中市级政府的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1.
韩心灵 《软科学》2014,(4):15-20
使用时变参数模型分析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总量上看,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促进作用,但力度有减弱趋势,整体趋势呈现"倒L型";从结构上看,经济建设支出始终抑制居民消费,社会文教支出对居民消费的作用由弱变强,并逐步变为主要推动作用,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从促进作用变为抑制作用。不同时间阶段这三类政府支出对全体居民及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测算1990-2005年31个省市的生产性公共资本存量基础上,通过研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发现:非生产性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公共资本却有利于省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收敛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包含公共资本和公共支出的结构变量的情况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新古典经济增长收敛趋势。上述结论为政府公共支出的增量规模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借鉴。最后给出改变目前省区公共支出状况的政策建议,也将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对影响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地方政府人均财政支出与需求因素的相关关系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供给因素的相关关系,提出了我国应采取有力措施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和谐发展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刘德胜  张玉明 《软科学》2010,24(7):27-31
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研发资助能否刺激中小企业提高研发支出以及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研发资助对中小企业当年以及滞后一年的研发支出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滞后一期的作用更显著;中小企业研发支出与绩效之间存在倒"U"关系,尽管政府研发资助没有直接影响中小企业绩效,但通过刺激研发支出间接促进了中小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15.
选择283个市级地区(含4个直辖市)作样本,建立面板数据分位数模型,针对不同城市发展水平深入探析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显示:在任何经济发展阶段,科技支出对于经济增长都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科技支出增加1个百分点将使GDP大约提高0.4%~0.44%,说明增加科技支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途径;当GDP规模较小时,科技支出对GDP贡献更大,这说明对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的地区来说,要更加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充分发挥科技提升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作用;相比于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额、地区人口数量、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科技支出的作用弹性最大,而且非常显著,表明科技支出对GDP的贡献最高。经济基础较薄弱地区要加大科技支出力度,经济中等和偏上地区要保持科技支出稳定,经济发达地区要优化科技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6.
胡志芳 《科技广场》2013,(5):211-213
科技投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国家财政科技投入水平代表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本文通过建立我国财政科技支出值的时间序列ARMA模型,对我国"十二五"时期的财政科技支出情况进行预测,以期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资源的整体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形成最为基础和最为重要的途径。本文通过系统估计法中的3SLS 回归与省际面板数据分别对教育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人力资本对不同行业产值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形成有促进作用,中高等教育人才对第二、第三产业贡献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政府加大各级教育支出的投入,以此完善我国教育支出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支出的动态效应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甫 《软科学》2010,24(3):28-31
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方法,研究政府支出对总产量、社会投资、居民消费等所产生的动态冲击效应。主要结论是:政府支出对总产量产生正效应,政府支出与社会投资、居民消费具有互补效应。分析认为,政府支出的正外部性在政府支出的传导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促使政府产生正效应。并得出政策建议,现阶段的政府支出应多投向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  相似文献   

19.
财政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基于2000-2019年我国教育经济统计数据,根据最优理论测算了经济增长视阈下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人力资本规模的适配性.研究发现:2000-2019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最优规模为4.14%,适度的规模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形成.目前,实际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小于最优规模,因此我国应加强财政教育支出力度.同时,我国人力资本最优规模为18.22%,有利我国经济最大化增长.但2000-2019年,我国人力资本平均规模为17.19%,可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20.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1990~2000年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内政府科技投入对企业R&D支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政府对高校研发的资助将会对企业R&D支出产生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最终反映在企业减少其向科研机构委托研发的经费支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