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学新生不适应、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的问题,实则是高中与大学缺乏良好衔接和过渡直接相关,高中与大学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已严重影响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质量.而美国在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方面有丰富的措施:高中毕业前的课程衔接、高中毕业到大学入学前的衔接项目、大学入学后的指导项目,环环相扣,紧密贯穿高中至大学入学后.这些经验对我国加强衔接意识、提供多样化衔接内容和形式、扩大衔接对象和时间等,以促进高中与大学衔接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国外学习策略研究中,高中-大学衔接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为衔接教育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其他策略的学习与运用。然而,这个重要环节在国内却很少有人做系统性研究。衔接教育内容既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又要体现中国特色。衔接教育的最佳形式是e-learning。  相似文献   

3.
双学分课程是美国高中-大学课程衔接的一种主要模式,其在打破高中与大学脱节状态、鼓励学生进一步深造以及提供高水准的课程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借鉴美国高中与大学双学分课程衔接模式的基础上,就如何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专、本科的衔接,从"进行中高职与开放教育一体化课程设计"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围绕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以经历新高考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之间的关联性分别作为“高中-大学教育衔接”的表征,基于院校影响力理论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考察政策认同对教育衔接的直接影响、调节作用,用以评估新高考政策的实施成效。通过对新高考试点省浙江的1 403名本科新生的样本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的认同度较高,且在个体、家庭等因素上存在差异;政策认同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专业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政策认同在学生高中学习投入与大学专业适应性的关系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新高考科目自选政策促进了学生高中-大学教育衔接,新高考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5.
台湾地区为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改变城乡之间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高中学校数量偏少和高中学校与大学缺乏联系的现状,实施了"大学校院协助高中优质化方案",以加强高中学校与大学之间的合作,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互利机制,达到"优质化高中,高品质大学"的双赢局面。该计划对改善高中学校与大学之间的衔接,促进高中阶段薄弱学校改进和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体现了世界各国优秀人才培养的贯通性,各国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实践,体现了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衔接功能等多方面的一致性。结合国际预科教育主要类型(包括A—level课程、AP项目、IBDP项目),着重分析三类预科教育在国际、国内应用方式的特点,剖析了中国预科教育本土化探索路径,中国本土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必要性的认识,增强高中学校课程管理的自主权,加大高中学生自主选课空间,促进高中学校职业、学术双轨课程的融合,提供基于中国实际的优秀大学先修课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衔接教育持续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7.
大学与高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既有明显的差异,又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加强大学与高中思政教育的衔接,是十分必要的.对思政教育认识的偏差、体制割裂及内容缺乏整体规划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大学与高中思政教育的有效衔接.所以,做好教育目标的衔接、教材的无缝对接、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建立学生德育档案记录是加强大学与高中思政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不同的教育阶段,高中与大学在衔接中易产生冲突,导致大学新生适应困难,有的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大学新生种种不适应的不利后果不能都由大学来承担,输送大学新生的高中学校以及与大学具有高度关联性的高中教育阶段,理应担负更多的责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大学新生对大学适应情况和对高中阶段衔接大学教育的诉求情况, 对高中教育阶段提前介入开展衔接性教育进行思考,结合当前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建设要求,提出高中阶段开展与大学教育有机衔接的适切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中课程如何改革?高中教育如何实现与大学教育的顺利衔接?这是高中校长和大学校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2004年4月25日,河南省高招改革与中学校长研讨会在河南大学举行,全省120多所重点中学的校长同河南大学的书记、校长面对面,就高招改革以及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一直是高校新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方法对大学新生的学习、人际、生活、专业、经济和情绪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适应不良新生进行为期近一年的追踪辅导后取得了良好效果。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意义重大:高中教育应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多角度地搭建衔接平台;大学教育应以大学新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多维度地构建社会支持网络,以促使大学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德国的高等教育质量逐步下降.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其实要追溯到中等教育阶段,因此德国开始更多地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柏林洪堡大学主动创新,构建了以"与所在地中学合作"、"Abitur成绩转化为大学成绩"、"特别成绩"、"专业选择指导"为主的多学科、全过程、全方位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衔接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多偏向幼小衔接、小初衔接。对于高中与大学的有效衔接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描述无效衔接产生的问题,指明原因,并且提出几点思考,以期促进大学新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链接点本应成为两种教育有效衔接的桥梁,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日本高考的衔接效能日渐式微,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的裂痕日益凸显,并成为高考改革衍生的新问题。探源日本高大衔接问题的历史,分析现状,考察应对举措,这对我国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推动高考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先修课程是促进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选拔培养卓越人才的教育方式之一.我国先修课程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通过对比中美化学先修课程的理念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等,希望借鉴国外经验形成更加适合我国的衔接方式和选材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是人才教育和人才培养中的两个必经教育阶段,但由于二者在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种种不同,往往会使很多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感到种种不适应,两个教育阶段的衔接问题近年来也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笔者从一个由高中向大学转型失败的典型案例着手,对高中、大学的教育衔接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旨在揭示两阶段的教育断层现象,强调加强高中与大学沟通和对话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但当前我国教师在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中却存在明显的角色失职问题。相比之下,国外教师在教育衔接中的角色价值更受认可,并有更多机会发挥自己的角色效用。基于此,促进我国教师在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中角色效用的发挥需综合考虑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只有内外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角色潜能及其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如何做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一直都是教育界比较关注的话题。要想解决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大学教师和高中教师的积极协作。而对于高中教师特别是高三年级教师来说,更是责无旁贷。如果高中教师能关注并协助大学教师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使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少走一些弯路。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过渡。  相似文献   

18.
大学教育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逐步形成共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学教育中,一些专业的技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虚假的繁荣,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以高等教育中的服装设计专业为例,着重研究“现代职业教育”导向的大学教学中的服装专业教学与基础教育(高中阶段)中进行审美、时尚初步培养相衔接的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中与大学课程的有效衔接一直是各国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目前,美国已形成了AP课程、IB课程和双学分课程为主的三种高中-大学课程衔接模式。其中以双学分课程最具代表性,它凸显了长期以来美国教育倡导的追求卓越与平等合一的基本精神。本文通过对双学分课程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质量保障以及财政资助问题的阐述,期望为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严重脱节的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应试教育"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偏离了其应有的轨道;二是大学与高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缺乏整体的规划;三是大学与高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沟通不够。那么,如何搞好大学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