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师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人生奠基"就是"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提高学生的在校生活质量,创造最适合人发展的学校教育生活"。"以师生发展为本"是学校办学的基础。其核心是建设最适合教师与学生发展的文化,具体体现在尊重教师与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最有效的教育,是能够融入学生血脉、内化为学生品格和习惯的教育,是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为学生人生奠基"是学校办学的最高境界。学校教育不仅要为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将来负责。  相似文献   

2.
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动力系统。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一方面对学校教育寄予了高度的期待和积极的关注,甚至将学校教育功能夸大、神圣化;另一方面又肆意对学校教育说三道四、横加批评,置学校教育于"万灵药方"和"百病之源"的尴尬之地,严重制约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仔细审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功能价值,清楚、理性、全面认识学校教育的功用与有限性,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宁波市达敏学校是一所创办于1987年的全日制培智学校。学校一贯坚持"一切为了智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教育理念,提出了"社会大课堂,生活活教材,公民似教师"的社区化课堂教学模式。他们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区化教学课程,按年龄能力分别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家、省、市、县中长期(2010—2020)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担负着"教研、培训、指导、服务"功能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十二五"期间应坚持教研、培训一体化,促进学校管理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提升,以实现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和学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6.
教师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其专业素质的高低,不仅关乎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甚至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主题之一。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遇,率先创办了全省首所"教师发展学校",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规律,秉承"重新理解教育、重新发现教师、重新认识学校"的治校理念,以追求师生幸福的生活为旨归,创建师生共同发展的高品位的教育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新教师初涉教坛,他们会有很多的陌生和困惑:教学上不知"怎么教",班级管理不知"怎么管",人际关系不知"怎么处",学校环境不知"怎么融"……让新教师尽快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加速专业发展,站稳讲台是每所学校所应正视的问题。学校理应引导新教师走好教学生涯的第一步。"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优良的教师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新教师的专业发展将影响学校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文栓 《中国德育》2013,(23):48-49
河南省辉县市吴村镇中心学校以"办好吴村人民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目标,着力创办"新学校",以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和认识学校教育,以新的方式重新组织和拓展教育活动,以新的业绩诠释学校教育的丰富内涵。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发展教师通过自编教材、选编教材、选用优秀教材、拓宽现有教材、挖掘社区资源等五个渠道挖掘校本教材资源,确定课题内容后向学校申报;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根据申报内容,进行归类统计,  相似文献   

9.
徐侠 《陕西教育》2010,(12):39-39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生存的立足之本。在当今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时代潮流中.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对学生施加教育的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自身素质的不断完善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田元化 《教师》2014,(13):122-123
没有阅读的学校,不是好学校;没有阅读的教育,不是好教育。因此书香校园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学生和教师精神成长而准备的图书,那就是学校。"这充分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一个孩子进入一所学校,并不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接受教育,只有他开始沉浸在一本美妙的书籍时,他的教育之旅才刚刚开始。一个教师只要开始读书了,那是一种成长的自觉,一种专业的觉醒。"(朱永新《新教育》)因此,好学校要能够让师生都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战略工程。针对城乡中小学校之间学生人数失衡,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管理失衡等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山西省太谷县采取了建立城乡学校联盟实施名校带动工程、改革教育管理办法推进区域教育公平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均衡新格局,出现了城乡学校管理同探索、城乡教师同发展、城乡学生同进步、城乡教育质量同提高、城乡学校文化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2.
福柯通过对18世纪以来的学校教育中的规训权力及规训技术的系谱学考察,揭示了学校规训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既规范人的行为,也规训人的精神,其在使学校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现代教学》2011,(11):80-80
我们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延伸,也是教育内涵提升的基础。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并致力于提供优质、精致、适切的教育服务,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以及追求机会、过程、结果的相对公平,以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这些是基层学校办学的努力方向。本期,我们邀请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校长和教师,结合该校实际情况,阐述他们对"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将他们在课堂教学细节中体现出的教育公平的理念和经验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4.
视窗     
《上海教育》2011,(10):5-5
学龄人口减少扯动中国教育学龄人口减少对教育的最大影响就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出现。他们大量流出农村,加剧了农村学校的生源不足;他们进入城市后的教育保障,又没有得到制度性的解决,形成城市公办学校生源不足。这两大教育群体的教育公平问题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论述"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在"现代学校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必须成为"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元素,并提出目前在学校中急需建立并完善的五种"安全教育制度":强化政府及各级领导责任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经费的制度;对组织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的制度;安全教育与学校课程整合的制度及建立安全教育合作网络的制度。  相似文献   

16.
教育,首先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然后再教给他们知识。所以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而且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我始终觉得既要"会学习",也要"会做人"。所以我在平时上课时注重知识与德育的教育,不仅培养学生上机操作能力,还时常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中,比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高度责任感,激发他们爱国成才的激情。以下几个方面是我平时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草根化"的教育科研,它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是一种本着"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问题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教师自觉化、个性化的教学研究。农村学校教育科研主体的"草根化"。开展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必然需要投身于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然而,  相似文献   

18.
秦芳 《广西教育》2010,(25):7-8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是中央支持西部农村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巩固"两基"攻坚成果,缓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矛盾,而且有利于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特岗计划"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学校教师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06年,我区招聘的第一批"特岗"教师走进偏僻的农村中小学校,开始了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农村教育工作。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不计个人名利得失,为我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分支,它不仅与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共同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完整知识体系,即学校教育"五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手段。同时,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体现出了具有本学科特征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适应教育,它们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体育教育,这即是体育教育的"五育"。  相似文献   

20.
王楚奇 《教师》2011,(36):39-40
学生各具潜能,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学校应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要求兼顾全体学生,使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此,我校提出"不让一名贫困生失学,不让一名学困生掉队,不让一名后进生失望,不让一个学生家长不满意"的"四不"口号,创新了学校教育教学评价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