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桂云 《图书馆论坛》2005,25(4):208-209
看了《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栏目,给了我很多启迪,那一篇篇动人的故事打动着我,激励着我,不由地使我提笔撰写自己25年来在图书馆这块神奇的沃土里的成长与变化,以一篇水平不高的文章,感叹25年来一位普通图书馆工作者的从业情怀。  相似文献   

2.
刘延章 《图书馆论坛》2004,24(5):182-184
也许是老的缘故,我最爱看《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这一栏目的文章,特别是该刊2003年第6期邹荫生先生的大作——《莫怕世上多风雨,一生都在旅途中》,看后激动不已。于是在邹先生大作的启发下,试着总结自己的大半生,书写了这篇短文——《我的人生路:求学与求职》。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图书馆国际大家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伟 《图书馆》1996,(6):13-13,34
中国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加图书馆国际大家庭王世伟〔编者按〕北京国际图联大会后我刊约请我国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笔谈与会感受,已陆续收到约稿,本期先刊出王世伟先生的文章,其余各篇将陆续刊出。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有很多感触,其中有一...  相似文献   

4.
编辑寄语     
江苏是经济、文化大省,高校图书馆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其业务工作和学术研究都有可陈之处.本刊编辑部特意集中发表了几篇相应的研究文章.一篇是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赵乃瑄与金洁琴合写的论文“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文章统计分析了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学术研究现状,对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也对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编辑寄语     
《江苏图书馆学报》2011,(10):F0002-F0002
江苏是经济、文化大省,高校图书馆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其业务工作和学术研究都有可陈之处。本刊编辑部特意集中发表了几篇相应的研究文章。一篇是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赵乃碹与金洁琴合写的论文“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现状的若干思考”,文章统计分析了江苏省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学术研究现状,对当前学术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也对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论文内容详实,分析得当,可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7年第6期《图书馆论坛》首篇刊载了周文骏先生的《从图书馆是有机体说起》一文,读来胸怀大爽,茅塞顿开。文章不长,字字珠玉,是一篇值得再三拜读的图书馆哲学作品。也许是因为我爱好哲学,或许更多的是因为图书馆事业出现“危机”感和图书馆学界出现了某些难解的论争,  相似文献   

7.
投稿人生     
近二十年来,我投出的稿件至少有上千篇.我是在1978年刚到图书馆的时候开始向外投稿的.有一天下班,收发室的师傅告诉我:"你的文章在丹东科技报上发表了".当我接过编辑部寄来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时,兴奋得眼睛都潮湿了…….  相似文献   

8.
张亚军 《图书馆论坛》2006,26(6):335-336
由李昭醇、邹荫生两位老师主编,花城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的《图书馆论坛“从业抒怀”选集》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这是一部由图书馆员自己写的书。是从《图书馆论坛》期刊“从业抒怀”栏目精选72篇文章汇编成集的。书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文章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感受,都是由实践上升到理论的独特认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绿色图书馆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是缺乏系统性整理。文章搜集317篇国内绿色图书馆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和VOSviewe等文献可视化工具,分析了国内绿色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绘制了绿色图书馆的知识图谱,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绿色图书馆的纵深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的图书室─—摘自《书的梦─—名家品书散文精选》作者:林语堂我在《人间世》杂志曾登载过姚颖女士一篇布置书房的文章,凑巧与我的意见相同。如果我也发表过一篇同题的文章,或是曾经遇见过她,那我一定会诬她有抄袭我的意见的嫌疑。因此我在她的文章末尾,写了一篇长...  相似文献   

11.
一篇《你是绿色的祝福》是我在辽宁省图书馆60年馆庆纪念专刊上读到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出自一位从事图书馆事业30年的老辽图人之手,文章自始至终述说着她对心中永驻的辽图的款款深情和美好祝福.是呀,同为辽图人,辽宁省图书馆作为每名员工心中永恒的、温馨的家,我们与她同风雨、共前进,在我们心中对她存留了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憧憬,太多的祝福!在我心中今生不离不弃的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你是我心中最美的主打歌.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与阅读     
出版与阅读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不是一篇小小的文章就能说得清楚的。受《山东图书馆学刊》编辑部的委托,让我谈一谈这方面的话题,我就只好从出版的变迁与发展对阅读产生影响的角度来谈一点自己对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徐雁 《图书与情报》2006,(3):135-140
去年八月中旬从安徽大学图书馆讲学回家,发现新到的《苏州杂志》第四期上,有一篇潘树广教授的研究生朱琴硕士的回忆文章,写得情真意切,便赶紧翻开来读了。这一读便激起了我对潘老师的深刻记忆。  相似文献   

14.
1996年,我在广东《图书馆论坛》第四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振兴图书馆事业的三大"工程》的文章.这"三大工程"是指广西实施的"知识工程",文化部等倡导的"万村书库"工程和江苏省江阴市发起的"一二三"家庭读书工程.这篇综述性的文章还真走运,飞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当代改革丛书编委会编的大型理论文集《改革理论与实践》等5部大型文集.  相似文献   

15.
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感恩节,是美国这个崇尚基督教的移民国家的民众向给于他们巨大恩情的上帝和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表达感激的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我国图书馆界对这个洋节日原本没有特别的兴趣,但是在2006年底的感恩节前后,在图书馆界的博客中却连续出现了多篇与感恩节或感恩有关的文章,被誉为“图林流行感恩”,简称“流感”。应《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之约,由我为该刊主持一个“博客选萃”的栏目,本辑为“处女辑”,所选的三篇文章,基本上可以反映这次“流感”所表现的主要症状。任何行业、任何个人,保持一颗感恩的心都是必要的,感恩是和谐和快乐的前提,是保持事业薪火相传的火种,希望图书馆界任何时候都是“正是流感蔓延时”。  相似文献   

16.
引言 1989年。图书馆学界对图书馆职业道德的探讨仍处于低谷。我调查了本馆所订购的图书馆学期刊中的17种共47期,发现只有《图书馆员》1989年第1期刊载了一篇题为“浅谈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培养”的文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7.
说来惭愧,我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并不是我苦思冥想写出的文章,而是别人替我“代挂”的名。然而,却是这“挂名”的第一篇使我义无反顾地踏上“爬格子”这条道路。刚当报道员那阵子,对一切事都感到新鲜,往往是一天投出四五篇稿件。只图数量而不求质量,到头来投出的稿件都是“泥牛入海”。后来,我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彻底弄清通讯、消息、报告文学与一般文章或文学作品的概念,写出的文章也不急于发了。  相似文献   

18.
今年元月,广西图书馆举办了首届《我与图书馆》征文有奖活动。现刊出两篇获奖征文。  相似文献   

19.
本期选择了一篇有关深圳大学图书馆研制的SULCMISII系统使用体会的文章。SULCMISII是我国有影响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已有几十家用户。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的发展。SULCMIS在全国推广后的使用情况如何,这也是许多准备开展这一方面工作的单位所关心的。作为本刊,在选择图书馆现代化的稿件时,也比较重视一些商品化的软件的使用体会和评价方面的论文。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方耀红的文章阐述了他们的使用体会。并对系统提出一些有益建议。我深信,深圳大学的研究者对此一定是非常欢迎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图书馆总领域出现不少新技术、新思想,多媒体、超文本、模糊检索、联想检索……等,我们已经选用了多媒体的文章一篇,本期刊出一篇有关“超文本”的编译文章,旨在让大家对超文本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然而本文对超文本的技术方面尚未论及,今后本刊还将注意刊出一些文献情报新进展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在贵刊和其它杂志同类栏目的文章中看到,主张图书馆办产业的“务实派”呼声越来越高。尤其是《图书馆杂志》1994年第2期刊出的《图书馆事业不再分主业和副业》一文,提出了“为适应市场经济,图书馆建设应三产与业务一起抓”的观点。对此,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家之言。诚然,市场经济浪潮下,图书馆不应闭关自守,与世隔绝则必然被社会所抛弃。单一的保守的传统图书馆观念,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一馆两业”也已经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趋势。这些似乎都已是老生常谈,但从长远角度来看,一馆两业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呢?若以为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