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捐监”是花钱向封建政府买“监生”学历;“捐官”,是用钱向封建政府买官职。“监生”只是“出身”而不是官职。明清时,称出任宫职以前的学历叫出身(如科班出身、捐班出身),如秀才、举人、进士,它同现在说的学历或学位相近。秀才、举人、进士这些学位,都需经过严格的考试,不是用钱买来的。“监生”也是封建时代的学历的一种。它是“国子监的学生”的简称。“国子监也叫“太学”“监生”也叫“太学生”。国子监的对象有两种:一是秀才经地方挑选推荐,当时  相似文献   

2.
“诞辰”与“诞生”是读音相近的一对近义词,都含有庄重的感情色彩。但是,二者的意义、词性、结构和语法功能都有明显的不同。“诞辰”与“诞生”的共同语素“诞”,是“出生”的意思;不同语素是”辰”、“生”,“辰”指“时日”,“生”指“出生”。“诞生”,意即“出生”,并列结构动词作谓语,后边能带数量词(数量短语)作补语。如,“诞生××周年”。  相似文献   

3.
问:“圣地”跟“胜地”有什么区别呢?(网友:熊燕舞)答:“圣地”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宗教徒所称与宗教创始人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伊斯兰教以麦加为圣地。另一个是指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如我们称延安为“革命圣地”。“胜地”指著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如:“桂林是旅游胜地。”另外,把“旅游胜地”写成“旅游盛地”,是错误的写法,应当纠正。来源:《光明网》(谈文说语)“圣地”跟“胜地”有什么区别地@杜永道  相似文献   

4.
近墨者黑”中的“墨”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淤泥”,显而易见,都是指不好的环境。同是处在不良环境,同是“近墨者,”同是“陷入淤泥”之人,而爬出来后又怎么样呢?有的人意志坚强,出淤泥而不染,善始善终;而有的人意志薄弱,被“墨”或“淤泥”浸蚀得面目全非。“近墨者黑”与“出淤泥而不染”好象是同一种花结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果,二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说它“统一”是指“出身”相同;说它“对  相似文献   

5.
《毕升》这篇课文,介绍我国宋代活字印刷术发明家毕升,表明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对世界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宋代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里却记载了两个“毕升”,小朋友可能不太知晓了: 一个写作“毕羿”,指的就是活字印刷术发明家。因为“异”这个字简化成“升”了,所以语文书中写作“毕升” 另一个写作“毕升”,指的是一位冶炼家,在他死后二十五年,活字印刷术方才问世。 因此,宋代有两个著各的“毕升”,一个是印刷工人出身的活字印刷发明家,一个是精于炼金术的锻造工人出身的冶炼家,不能因为汉字简化而把他们混…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1998年第7期《“三味书屋”命名缘由三说略评》一文说“三味”有“三说”:一是指读书有味,书屋后的腊梅有味和桂花有味,是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介绍的;二是指“读书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是指“再三体会玩味”。《略评》认为一说将读书之“味”与梅、桂之香味搅合在一起,失之于牵强,故不  相似文献   

7.
“暴”和“爆”音同形近而义不同。“暴”是个会意宇,表示日出双手捧米晒,本义指晒,这个意义后加“日”写作“曝(pù)”,引申指显现(如“暴露”)、急骤或突然(如“暴雨、暴病、暴怒、暴乱”)、凶残(如“暴行、暴虐、凶暴、残暴”)等。“爆”是个形声字,形旁是火,本义指火进散而破裂,引申指猛然进裂(如“车胎爆了、火山爆发、爆破”)等。  相似文献   

8.
当代流行三个词语,即“下乡”“下海”和“下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下乡”:到农村去。(《现代汉语词典》)“乡”是“下”的目的地。“下海”:①到海中去;②(渔民)到海上(捕鱼);③指业余戏曲演员成为职业演员;④旧指从事某些行业(如娼妓、舞女等);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对沈老《风景谈》(高中语文第三册)中“调朱弄粉的手儿”一语的注释,至今仍不确切。试用本注为“指绘画工作者的手儿”;新版本改注为“指女性的手”。最近又有人认为应指“出身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等家庭的女性”。(见《语文教学》82年7期)  相似文献   

10.
“自己”与“我”都是代词。在一般情况下,“我”可以指“自己”,但“自己”不一定指“我”。1.“自己”多用于指代前面已出现的人和物。如:(1)他想,自己是汽车司机,应该多为旅客着想。  相似文献   

11.
对于“钩心斗角”词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如近代比较普及的本子《古文观止》注为:“或楼或阁,备因地势而环抱其间,屋心聚处如钩,屋角相凑若斗。”而《古文释义》上则注为:“廊腰之联属则纡曲如钩,檐牙之凑合则相向若斗。”与前者截然不同,“钩心斗角”在这里被理解为重复描画“廊”和“檐”的了。现行高中四册语文《阿房宫赋》一课中的注释取的是《古文释义》上的解法:“廊腰连结,纡曲如钩;檐牙对凑,状如相斗。钩心,指廊腰。斗角,指檐牙。”  相似文献   

12.
有些人在观看反映科举时代生活内容的电视剧时,对剧中人提到的某官员是“两榜进士”出身,就认为“两榜进士”指的是这个人前后两次参加选拔进士的考试,两次都考中进士或到第二次才中了进士的人,所以称为“两榜进士”。其实,这是误解。  相似文献   

13.
“必须“”、必需”:“必须”表示一定要那样做,不那样不行,如“必须实行法治”;“必需”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如“油盐酱醋是生活必需品”。“变换“”、变幻”“:变换”意为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其过程或结果一般是具体的,以至是可以看得见的,如“变换位置、变换手法”等“;变幻”意为不规则的改变,即变换的方式或内容很不固定,如“风云变幻、变幻莫测”等。“成分”“、成份”“:成分”指事物构成的部分和要素,如“研究句子的各种成分和它们的组合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成份”指个人的出身和个人的主要经历、职业,如“党的…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春秋末期一个很出名的老师,他当官不得志,当老师却当得很好。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到孔子教学的特点:一个是“有教无类”。他说过:“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他收学生,不问出身,只要交上10条于肉,行过拜师礼。都可以做他的学生。他教过的学生中有很多都出身贫寒之家,有的还犯过罪,如公冶长、雕漆。  相似文献   

15.
11月20日,教育部在沪直属的十所高校联合发起的上海研究生专场供需洽谈会在东华大学举行。本次招聘会共有200多家单位参加,提供了近5000个岗位,但却吸引了3万余名研究生和部分本专科毕业生。招聘现场人山人海,一位乐观的求职者幽默地形容道:“招聘现场胜战场,人都快被挤成挂历了”外面虽然已是深冬,场内气氛却如火如荼,一踏入招聘现场,就立刻能感受到众学子的紧张情绪。在“您认为招聘会中怎样做才能突出重围、获取进一步与用人单位接触的机会?”的访谈中发现,求职者对此有两种不同的内隐看法——“出身论”与“素质观”。所谓“出身论”指…  相似文献   

16.
在西欧各国的人名中,有的音节既非名,又非姓,而是贵族出身的标记,如法国人姓前用“特”,西班牙人姓前用“德”,德国人姓前用“封”,荷兰人姓前用“梵”,英国人姓前用“劳特”或“恰尔德”等。“恰尔德”,系古英语,  相似文献   

17.
“吧”是指从事某类活动(如:休闲、娱乐、学习等)的特定的场所,通常是一间较小的屋子,如“酒吧”、“网吧’、“书吧”。吧,英文 bar 的音译,指西餐或西式旅馆中卖酒的地方。汉语译作“酒吧”,又由套用“酒吧”一词构成“网吧、乐吧、果吧”等新词。“吧”成为一个有独立意义的名词性语素,出现了较强的构词能力,形成“吧”类词族。  相似文献   

18.
徐良忠、胡琪、刘再生等同志问,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中的“燕山”究竟指的是哪里?我们认为指的应是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亦即燕然山,而不是今中国河北省境内的燕山山脉。理由如次:一,“大漠沙如雪”,“大摸”一般是指蒙古高原的沙漠。部编《教参》说是“这里指北方的原野”,也就是说,“大漠”在这里不是具休指某一地方,而是泛指.但在注释“燕山”时又说“即今河北省境内的燕山山  相似文献   

19.
佛教的“空”,指的是一种如梦如烟,如水中月镜中花的虚幻境界:而作为艺术审美渗入文学,这种“虚”景即是意境。受佛教思想影响的中国古诗词,便不时的介入了“空”字,如“槛外长江空自流”“雪上空留马行处”“空山新雨后”“隔叶黄鹂空好音”  相似文献   

20.
二○○五年元旦来临之际,让我们说说“元旦”这个常用语词吧。“元旦”今指公历一月一日,它沿袭古汉语中的“元旦”而来。原来“元旦”指夏历正月初一。吴自牧《梦粱录·正月》云: “正月朔日(即初一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年节序,此为之首。”原来“元”的本义就是头、首。古文字如甲骨文、金文, “元”的字形均为突出人的头部的象形字。古文献中不乏“元”指人头的例证。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