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据有关媒体报道在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之前.一群孩子在海上戏耍打闹时发现了一群怪模怪样的鱼。“啊!这些鱼怎么长得这么怪怪的?”“我还从来没见过这种样子的鱼呢。”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在意……  相似文献   

2.
怪鱼有怪招     
在自然界生活的两万多种鱼类中,有许多形状怪异的鱼。这些怪鱼不但相貌古怪,习性特别,而且所擅长使用的谋生“招法”也别具一格,不但让人大开眼界,还能为人类发展仿生技术提供有益的借鉴。捕猎有术动物的生存竞争往往是以争夺食物为焦点。为了争得食物,那些怪鱼有的善用“智取”的谋略,有的干脆施行“强攻”。穗鳍鱼和瞻星鱼就喜欢“智取”猎物。穗鳍鱼是一种生活在深海中的鱼,它的背鳍活像是呈树枝状的一系列钓竿,每根钓竿的末梢均有一个吸引猎物的“诱饵”,这种“诱饵”能全天候地发出萤光。小鱼、小虾的趋光性很强,根本就抵挡不住发光物…  相似文献   

3.
鱼儿变性     
一条雄鱼领导着10条左右的雌鱼,守护着一定的水域,如果有外来的雄鱼胆敢入侵,双方就会恶战一场。外来鱼的战斗倒是让雄鱼好对付,它难以对付的是“后院起火”。在那群雌鱼中,不是每条雌鱼都对雄鱼的领导地位心服口服,常常有一条好逞能的雌鱼会对雄鱼发起进攻。如果雄鱼在对外或对内的战争中不幸身亡,也人类的男女性别分得十分清楚,可是在鱼类世界里,一些鱼类会自然而然地变性,由雌鱼变成雄鱼,或是由雄鱼变成雌鱼;还有一些鱼类却只有单性。那么,它们是怎样繁殖的呢?厚唇鱼为领导地位而变性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生活着一种叫“清洁工”的厚唇鱼,成鱼长约10厘米,别看它们个头不大,却十分喜欢打架。一般  相似文献   

4.
海底大地震     
许多人认为只有陆地才经常发生地震,其实在深深的海底,地震发生的频率更高。据统计,全球80%的地震集中在幽深的海底。特别是在太平洋周围平均深度4000米以上、终年暗无天日的海沟里以及它附近的群岛区的深海中,地震更多。海底地震是异常猛烈的,这些地震每年释放的能量足以举起整座喜马拉雅山,相当于10万颗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海底地震首先威胁到的是航行在海上的船只。1959年春,前苏联客货轮“库鲁”号正航行在堪察加沿海海域,突然船身受到剧烈的震动,就  相似文献   

5.
“海雪”飘飘如果你有机会乘坐潜艇去作深海科学考查,你就会有可能看到一幅奇妙的景观:海水中正在下着一场鹅毛大“雪”。1974年,苏联的一艘轻型潜艇去北冰洋探测深海水文特征。潜艇很快钻入了被坚冰覆盖的北冰洋,下降到一团漆黑的深海。  相似文献   

6.
阎泽川 《知识窗》2011,(10):47-47
人们经常用“黎明前的黑暗”来比喻取得成功之前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力.而在自然界中.黎明之前的确会有一段短暂的黑暗。细心观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清晨本来已经露出鱼肚白的天空会突然变得黑暗.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陈夏法 《百科知识》2007,(2X):13-14
“海雪”飘飘 如果你有机会乘坐潜艇去作深海科学考查,你就会有可能看到一幅奇妙的景观:海水中正在下着一场鹅毛大“雪”。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强烈地震海啸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巨额经济损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探讨地震海啸等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科学问题,提升社会公众对基础科学特别是地球科学的关注和认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5年1月10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地震与海啸”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福岛核电站1、2、3、4号机组接连发生事故,如果说地震和海啸引起了人们关注的眼光,那么更加让全世界震惊的则是福岛核电站的爆炸。本应在自然环境中“雷打不动”的核电站,为何会出现可怕的核泄漏?福岛事件给日本民众乃至全世界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对整个核电产业的发展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在出现核电站危机时,人们该怎样去应对?本文重点分析核电站危机应对机制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胡琦东 《科教文汇》2008,(27):51-51
“5.12”特大地震,学校受灾惨重:北川中学教学楼倒塌,1000多名师生全部被埋;都江堰聚源中学240余名师生不幸遇难;青川县木鱼中学宿舍倒塌,201名学生离世;汶川县映秀小学,400多名师生,活着走出来的只有100多个……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孩子们恐惧茫然的眼神,家长们撕心裂肺的哭喊,教师舍身护生的壮举,令人扼腕,潸然泪下,这些遭遇不幸的孩子们,他们的未来让人揪心。房子倒了,可以重建,道路毁了,可以重修,而人的心理如果出现了危机,就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地震对人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还处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如果得不到有效干预,就可能在将来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灾后如何帮助学生走出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医治心灵创伤,实现心理的重建,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漆黑的深海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游动的“灯光”,其色彩可谓红、橙、黄、绿、青、蓝、紫皆有。这些神秘的“灯光”其实就是海洋中的发光生命,这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相似文献   

12.
电捕鱼     
苏联渔业机械化的水平迅速下断地提高。新的技术被采用在捕捉、运输和加工的过程中。吸鱼机、输鱼管、鱼类鑑别机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着。苏联太平洋渔业及海洋学研究所堪察加分所机械化实验室和“红色劳动者”集体渔场正在研究用电捕鱼的方法。雷捕鱼的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鱼的身体时所引起的强烈反应,使鱼类处於利於被围捕的状熊,并且强迫它们进入捕鱼机的一种新式捕鱼方法。电捕鱼可能使用的一种方式是这样的:在吸鱼机喇叭形的金属吸鱼管上,接上阳电(使喇叭口成为阳极),而把接上阴电的电极(阴极)以一定的排列,放置在鱼类游动的路径上。进入电场的鱼羣在电流的影响下,急速地  相似文献   

13.
人工繁殖放流怎样从天然水域中捕获更多的鱼,而又不致损害鱼类资源呢?这是水产工作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一类是“人工繁殖放流”。所谓鱼类的人工繁殖放流,就是对某些鱼采用人工孵化的方法,孵出仔鱼,并培育到一定大小之后,放回江河、湖泊、海洋等天然水域中,以达到增加这些天然水域中的鱼类资源的目的。这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方法。让天然水域中的鱼类自行繁殖,自生自长不行吗?为什么要进  相似文献   

14.
提起海啸,人们无不为之胆颤心惊、毛骨悚然。自然界中,海啸是由风暴和地震所引起的。据有关材料记载,1965年夏天,美国在比基尼岛上进行的核试验激发了军事科学家们研制海啸武器的浓厚兴趣。那次核爆炸,在距爆炸中心500米的海域突然掀起60米高的海浪,海浪在离开爆炸中心1500米之后,高度仍在15米以上。这一试验表明,未来研制海啸武器运用于海战,  相似文献   

15.
“庐山、汶川、玉树大地震”.“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近年来,频频爆发的“地震”灾害使得“地震”一词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噩梦.一经提起就能牵动人们敏感的心。  相似文献   

16.
蝙蝠鱼     
《百科知识》2009,(4):I0001-I0001
蝙蝠鱼是鮟鱇目中的一个类群,它们分布在热带或温带的浅海到深海区域,头宽而扁,体细长,身上有很多刺,嘴巴很小。体长最大达36公分,游泳力差。生活在深海的蝙蝠鱼的钓竿状物尖端有发光的器官。蝙蝠鱼使用臂状的胸鳍与腹鳍行走于海底,遇有危险或受惊吓时,会像青蛙般跳动逃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3,(6):44-44
德国科学家日前介绍说,他们在鲑鱼和鱼的脑中发现了普里昂蛋白。不过科学家认为,这些普里昂蛋白并没有发生错误折叠变异,因此引起鱼类海绵状脑病——“疯鱼病”——的可能性很小,人们目前对此无需担心。  相似文献   

18.
饲养水温对神仙鱼呼吸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降温时间间隔内神仙鱼成鱼和幼鱼在水温为25℃、22℃、19℃、16℃时的呼吸频率;研究结果表明,水温对神仙鱼呼吸频率的影响非呈线性关系。水温对神仙鱼幼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比成鱼明显;另外,当降温时间间隔延长时,神仙鱼对低温的适应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9.
金鱼     
在我国各处不同的河川湖泊里,生长着多种多样的鱼类,由于气温和水质等自然条件的优越,不但品种多,产量也极丰富,成为“鱼的乐园”。我们的祖先,对于动物的饲养,有着特长的创造技能,在很早的时期就把陆地上野生的禽兽或水里野生的鱼类驯化成为家禽、家畜或家鱼,叫做“陆畜”或“水畜”。水畜中最早饲养的是鲤鱼,如草鱼、青鱼、鲢鱼、鳙鱼等,都是目前我国特产的主要家鱼,除了这些食用鱼以外,还培养出珍彩美丽的观赏鱼,主要的就是金鱼。  相似文献   

20.
《金秋科苑》2011,(12):33-34
随着接二连三的地震、海啸和核灾,越来越多的人们担心世界末日的来临。波兰建筑设计师最近在首都市郊打造出一幢超级“安全屋”:当处于开放状态时,拥有大片落地玻璃窗的它看上去十分通透宽敞;而一旦遇到灾难,屋主只需轻按几下电钮,偌大的豪宅就会立即变成密不透风的水泥方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