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培  马艺 《军事记者》2008,(1):62-64
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许多敌后抗日根据地,成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其中,晋察冀边区作为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重要的一支敌后抗日力量,于1938年1月成立了边区政府,成为"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就创办于边区政府成立之前的1937年12月,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中共北方局派汪之力、高鹏等中共党员到北平近郊开展抗日工作.同月,八路军总部派赖富、吴伟等12人和中共北平地下党员胡敬一在青白口成立了平西游击支队.1937年10月,中共北方局派苏梅、陈群、陈仲山开辟抗日根据地.11月,中共河北省临时省委派胡景翼、刘杰等建立中共宛平县临时县委.1938年2月,晋察冀军分区第一支队政委邓华奉聂荣臻司令员命令,率独立师三团挺进平西,3月建立了3个县委和抗日民主县政府.在涞水县的马水村组建了中共房(山)涞(水)涿(县)联合县,在涿鹿县的谢家堡村建立了宣(化)涿(鹿)联合县,在宛平县的斋堂村建立了宛平县.至此,形成了以百花山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平西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一个战略要地,包括宛平、房山、良乡、涿县等12县的大部分地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平西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地方政权和革命武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平西抗日根据地是北平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而房山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前沿,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插在华北敌后的一把尖刀.  相似文献   

3.
陈清清 《浙江档案》2007,(12):56-57
七十年前的今天,我军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一方面还致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廉政建设,使根据地不仅深得人心,还蓬勃发展,共创建和发展了19个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伟大的抗日民族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浙东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十九块解放区之一,包括四明、会稽、三北(指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姚江以北地区)和浦东四个地区,位于杭州湾两岸,  相似文献   

5.
陈洋  聂红琴 《档案与建设》2021,(6):79-81,84
一、苏北抗日根据地中小学教育事业的恢复、巩固和改革 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事业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一样,是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日伪的奴化教育、与国民党顽固派的专制教育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根据地的中小学教育大体经过了恢复、巩固和改革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连夜搬兵     
新四军在黄桥取得东进决定性胜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泰兴县抗日民主政府就是在黄桥决战胜利后较早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政府. 新四军东进后,在苏北广大地区,建立起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武装力量,这对日军和伪军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他们为了挽回失败,于1942年春掀起了“清乡”“扫荡”计划,妄图一举吞掉我抗日军民,以巩固他们的地盘.虽然是垂死挣扎,但一时还真有点鬼哭狼嚎的声势.我根据地军民在上级党政组织领导下,展开了强大有力的反“清乡”、反“扫荡”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1938年秋,日本侵华势力加紧对敌后根据地、游击区抗日军民的疯狂围剿。到1940年,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区域由原先的70个县缩小到不足10个县。东北抗联党组织已经和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必须独自决定行动方针。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抗联领导人经过商议,决定转入苏联远东地区休整,  相似文献   

8.
1942年6月,中共华东局派谭启龙等到浙东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以余姚梁弄为中心,先后建立14个抗日民主县政府,面积逾13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达500万左右.1943年12月22日,新四军军部电令浙东抗日武装改名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1944年1月15日,在四明山茭湖村举行浙东敌后临时代表会议,推选成立了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1945年1月21日,选举产生了浙东行政委员会,成立了浙东行政公署.  相似文献   

9.
"敌进我进"是敌后抗日战场的一个重要战略转折点,它改变了敌我双方在战争中的地位。在"敌进我进"战略方针制定实施之前,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在对日军的斗争中基本上处于"被动者"的角色,忙于应付、招架日军对根据地的"扫荡"和"蚕食","敌进我进"贯彻实施后,敌后战场的局面得以改观,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逐渐掌握敌后战场的主动权。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敌进我进"正确解决了对日占区的政策问题,该政策的实行不仅使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渡过1941至1942年生存危机,而且推动抗日战争走向最终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六、协同和支援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东北革命根据地开展出版发行工作 当年把延安的出版物运往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交通非常困难,毛泽东指示中央出版发行部副部长王林设计几个运输方案,画好运输路线图请他定夺.确定先从晋西北兴县设立第一个分站,由那里把出版物运往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地.再在西安设一转运站(同《新华日报》西安营业处合在一起办公).  相似文献   

11.
王侃 《浙江档案》2005,(5):20-21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对坚持华中敌后乃至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战略支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六、协同和支援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东北革命根据地开展出版发行工作 当年把延安的出版物运往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交通非常困难,毛泽东指示中央出版发行部副部长王林设计几个运输方案,画好运输路线图请他定夺.确定先从晋西北兴县设立第一个分站,由那里把出版物运往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地.再在西安设一转运站(同《新华日报》西安营业处合在一起办公).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封锁、隔绝、扼杀敌后抗日根据地,切断抗日根据地之间、抗日武装力量和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曾灭绝人性地在华北大规模制造“无人区”。被日军视为“华北治安最大隐患”的晋察冀边区成为重灾区。  相似文献   

14.
1937年的"七七"事变后,党中央决定于9月6日撤销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西北办事处,在延安成立陕甘边区政府.八路军新四军又在敌后开辟出十八块抗日根据地,统一由延安的党中央领导.这些解放区内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建立了或正在建立民选的共产党人和各抗日党派及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亦即地方性的联合政府.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有这样一位美国军官,他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曾两次巡游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延安和华北敌后,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刘伯承、邓小平及其他八路军将领多次交谈,在八路军从敌人手里夺回的地区里,纵横走访了好几个月,足迹遍布中国北方五个省份,行程五千余公里,成为访问中国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军队的第一位美国军官.  相似文献   

16.
王沁  王涛 《湖北档案》2022,(10):11-12
<正>1943年至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湘鄂边界建立了石(首)公(安)华(容)敌后抗日根据地。石公华抗日根据地,东濒洞庭湖,西临虎渡河,南起南县,北抵江陵,纵横各一百多公里。长江横贯其境,把它分成江南、江北两个部分。境内河流交错,湖泊密布、连绵四十五里的桃花山横亘其中。它上扼沙(市)宜(昌),下逼武(汉)岳(阳),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它的建立,极大地鼓舞了湘鄂人民敌后抗战自卫的信心与勇气,在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1937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后,进而占领了华北,乃至中国大部,中国共产党人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深入敌后,英勇抗战.1937年10月,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按中共中央命令,率部挺进河北、山西、察哈尔三省交界地区,以五台山为中心,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8.
《档案天地》2005,(5):24-25
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是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开创的第一块抗日根据地。初创时期晋察冀根据地范围仅限于平汉、平绥、正太、同蒲4条铁路之间.后来领导的范围逐渐扩大为包括冀中、冀热察(冀东、平西、平北、热河)等抗日根据地在内的广大区域。  相似文献   

19.
徐华美 《浙江档案》2003,(10):42-42
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档案馆将原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同志的个人档案征集进馆。由于其夫人陈孟庸同志的精心保管,虽经宣传、研究部门多次使用,但他的个人档案没有被分散,保存得比较完整。何克希(1906-1982),四川峨眉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党中央决定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浙东抗日武装队伍,他被任命为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员、浙东区党委委员,与谭启龙(浙东纵队政委)等其他同志一起,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浙东敌后抗日战争,使浙东成为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他曾为浙江党的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浙东人…  相似文献   

20.
《战线》诞生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创刊时是晋察冀省委党内刊物 ,经历了晋察冀区党委、北岳区党委、晋察冀中央分局、晋察冀中央局等几个发展阶段 ,但始终未离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察冀中央局撤销后由中共中央局宣传部负责。一、《战线》的发展过程1 晋察冀省委时期 (后称区党委 )———创刊1 93 7年 9月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后 ,中共中央北方局为配合八路军在该地区的抗日活动组建了晋察冀省委。为了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 ,1 93 8年 2月晋察冀省委创办了党内刊物《战线》 ,由晋察冀省委书记黄敬兼任负责人 ,1 93 8年 4月李葆华临时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