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艺评论,不同于政治评论、经济评论、军事评论……它是评论文学艺术的文字. 既是评论文学艺术的文字,就不应该把它写成政治评论、经济评论、军事评论……它不仅仅由于评论的对象不同,是文艺,而且此文艺评论自身也应该是文艺.  相似文献   

2.
侯慧梅 《当代传播》2007,(1):109-111
面对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严峻挑战,及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变,积极创新报刊评论形式,是我国纸质媒体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归纳漫画评论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漫画评论的特征,并尝试总结了发挥漫画评论传播优势的途径,以及漫画评论创作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是说理和诉情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提升新闻评论的精确度,为了提升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在新闻评论中应该注重和把握新闻评论中的情感因素,平衡新闻评论中的说理和情感,使新闻评论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4.
从个体认知加工视角出发,运用在线评论的可计算特征探索用户虚假评论感知的影响因素。基于信号理论和SOR理论,采用在线评论生成者特征、评论内容特征及评论阅读者特征,构建在线评论特征对用户虚假评论感知的影响机制模型,并用回归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评论质量、评论者专业性均负向影响虚假评论感知,感知可信、感知风险在上述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用户信任倾向负向调节评论质量、评论者专业性与虚假评论感知的关系;用户虚假评论感知有3类前因构型。据此,对个人、商家及公共管理部门提出虚假评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俞炜 《新闻实践》2013,(8):54-55
近年来随着汽车量的猛增,广播业迎来了新的春天。广播评论从记者现场口头评论到连线嘉宾的访谈评论,从纯文字评论到带音响评论,到评论性专栏节目的涌现,广播评论逐渐成为各广播电台抢夺空中市场、表达媒体立场的重要手段。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评论发展比较滞后,评论总体偏弱。一些电台的编辑记者仍按报刊手法写作评论,形式上缺乏生气,有的则直接播报报刊评论,缺乏自己的观点和节目内容。然而,换个角度看。这表明广播评论的创新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刘娟 《新闻界》2008,(1):74-75
本文拟在剖析体育新闻评论平民化内涵的基础上,从评论主题、评论语言、评论标题和评论篇幅等四个层面,以《武汉晚报》的体育评论专栏《陈开开讲》为案例,深入阐释当代报纸体育新闻评论平民化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媒体中。评论历来处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被看作媒体表达思想、引导舆论的旗帜和灵魂。近年来.随着广播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评论也迎来了新的春天,从记者现场口头评论到连线嘉宾的访谈评论。从纯文字评论到带音响评论,广播评论的天地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8.
【目的】随着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评论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媒体评论相对于传统媒体评论,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方法】首先,文章对传统自媒体评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分析其传播特点和受众群体。其次,自媒体评论对传统媒体评论带来了诸多挑战,促使传统媒体评论进行变革和创新。【结论】基于解决问题的视角提出自媒体评论对传统媒体评论引导、观点和内容的变化,【结果】自媒体评论给传统媒体评论带来了诸多挑战,需要加快传播速度、扩大覆盖范围、增强互动性,才能在自媒体评论的冲击下保持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期<新闻与写作>聚焦"社评与国际话语权",像是一场"关于评论的评论"圆桌会议.几位作者的身份很有意思:卢新宁主持中国第一官方报纸的笔政:胡锡进主持的环球时报被认为是中国民间的一种重要声音;张颐武、李希光、赵振宇三位教授,主业是教新闻评论课,也经常写评论.在我看来,教评论的和写评论的各有所专.评论写作的对象是社会生活之种种,评论教学和研究的对象是评论本身.写评论往往强调实践性,并不在意评论的创作原理;教评论的强调理论性,往往对评论现象作出归纳概括.这几位顶尖报社和学校专门从事评论工作的专家学者,以笔谈的方式讨论社评与国际话语权,从不同方向研究同一问题,这本身就是很好的创意.  相似文献   

10.
李冬安 《中国广播》2009,(12):60-62
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号角,强大的网络评论频道是舆论引导的重要阵地。网络评论几乎跟紧每一个突发事件和社会热点,展现了非同寻常的影响力。谁能赢得评论,谁就能更好地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设计一个完善的主页是建好网络评论频道的前提,发展网评员队伍是建设网络评论频道的组织保障,紧跟社会热点是网络评论频道争取网友注意力的必然选择,整合网民观点是网络评论频道贴近网民的有效方法,原创评论是网络评论频道的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1.
陆丹 《大观周刊》2012,(30):322-322
电视新闻评论是就新闻事实发表看法、见解,并进行分析与评论的电视节目类型。电视新闻评论有着与报纸、广播评论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制作要求,尤其是在网络新闻评论迅速崛起形成强有力的冲击下,电视新闻评论如何遵循新闻评论的一般规律,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特殊优势,值得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一、评论本体属性对独立品格的要求新闻评论的本体属性也对新闻评论者的独立品格提出了要求。要厘清这一问题,有必要掌握新闻评论的根本特性。一是新闻评论依赖事实的新闻性。新闻评论,顾名思义就是评论文章中涉及的事实具有新闻性,这也是新闻评论区别于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的根本属性。新闻评论所选用的事实需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只有这样针对事实所发的评论才有针对性,才有说服力。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实作评论,是写好一篇评论文章不可少的基本前提。新闻评论依赖的事实主要有以下几类:新近产生的事物、新近消亡的事物、新近发现的事物、新近变动的事物、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等。二是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性。所谓新闻评论传播的时效  相似文献   

13.
挖掘图书评论不仅有助于用户了解图书内容,还可帮助出版社优化营销策略。图书评论摘要能够大幅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用户只需简短阅读摘要即可了解评论的重点内容。如何为用户提供简洁、准确的图书评论摘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的评论摘要研究多是采用句子抽取式的方法,忽视了评论中细粒度的情感信息。此外,不同的图书评论平台在评论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仅基于单一平台的评论构建摘要,用户难以通过评论摘要全面了解图书。本文提出了一种包含属性信息和内容信息的图书评论摘要模型,并设计了基于细粒度评论挖掘的书评摘要方法。实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论自动摘要方法,生成的评论摘要能够提供细粒度、多维度的图书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4.
陈爱海 《中国广播》2014,(11):45-47
做好新闻评论,要把握好真实性、思想性、重要性、时效性、贴近性五大要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评论的生命;新闻评论要凭借独特见解吸引受众,而不仅是新闻本身;抓住重大新闻事件展开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优势所在,也是新闻评论的价值所在;新闻评论也是"易碎品";新闻评论不是单向传播,而是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说的电视新闻评论,是指电视新闻报道中针对所报道的重要新闻做出的即时评论,在新闻节目中由新闻主播照稿念出的评论文字,而不是指谈话类或时事评论类的电视新闻评论专题节目。电视新闻评论,如同报纸评论一样,是媒  相似文献   

16.
向振军 《今传媒》2016,(7):45-46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发表的言论的总称,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新媒体凭借其高互动性、强直观性和便捷的转载性,对仍按照传统媒体时代发展的新闻评论带来了一系列挑战,报纸评论、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新媒体环境下个性化评论、付费评论逐渐成为新闻评论发展的主流趋势.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能否真正借势重焕生机,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将体验型产品在线评论按照文本长度分为长文本在线评论和短文本在线评论,探究这两类评论的时间和内容特征,为电子商务平台掌握消费者在线评论行为规律和商品需求偏好提供情报依据。[方法/过程]利用Python爬虫语言获取电影评论网站中在线评论的相关信息,构造在线评论时间间隔序列,基于人类行为动力学相关构念,探究不同类型在线评论发布行为的时间特征规律;利用文本挖掘方法找出不同类型在线评论的文本内容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以电影评论网站在线评论为数据来源,从时间角度总结出不同类型在线评论行为的时间间隔序列符合幂率分布;从文本内容角度发现不同类型在线评论的文本内容特征既有一定的相似性,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李洁雪 《新闻世界》2013,(8):221-222
邓拓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新闻工作者,其在评论写作方面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评论写作仍有现实意义。笔者根据邓拓的评论作品,总结出邓拓以下几方面言论思想:一,评论应有鲜明的立场性;二,评论要有高度的思想性;三、评论要具有现实指导性;四、评论要以丰富的实际材料为基础;五,评论要有可读性。  相似文献   

19.
陈丽珠 《新闻世界》2014,(4):111-112
微博评论占据网络评论的重要部分,借助于微博平台和移动设备随时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在时效性方面有极大优势,但微博新闻评论也有其缺陷,如评论言辞情绪化、易起谣言等。本文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弊端以及如何兼顾微博新闻评论的速度和深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基于评论效价,将从初始评论到追加评论的动态变化分为一致性在线评论和矛盾性在线评论,结合信息采纳模型,研究不同变化类型对消费者信息采纳的影响,构建理论模型并进行研究。[方法/过程]以淘宝网上运动鞋的初始评论和追加评论为例,采取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4组调查问卷设计,利用SPSS 21.0软件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一致性和矛盾性在线评论相比,消费者对矛盾性在线评论的有用性感知更强,两种变化类型的评论都是通过感知有用性作用于消费者的信息采纳,自我效能会调节消费者对在线评论的有用性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