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由人民体育出版社《中华武术》杂志和音像部联合举办的’99金秋太极拳座谈会日前圆满召开。此项活动旨在沟通《中华武术》杂志、人民体育出版社音像部与广大武术太极拳爱好者的联系,互相交换意见。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李秉慈、太极拳名师李德印以及北京市武协各个太极拳辅导站的  相似文献   

2.
龚编辑信箱     
河南焦作韩海叶(武迷俱乐部会员0333号)发来E-mail:在新春到来之际,祝你们《中华武术》杂志社的全体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是太极拳让我结识了《中华武术》杂志,是《中华武术》杂志的首期太极拳名家大讲堂让我结识了你们和各位太极拳名家,  相似文献   

3.
《武当》2015,(3):69
活动时间:2015年2月1日至9月1日主办:世界太极拳网《武当》杂志《武魂》杂志微信平台:"世界太极拳网"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sjtjqw)新浪微博:世界太极拳网武当杂志公众微信平台(微信号:wudangzazhi)活动介绍: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生命智慧的伟大成果,太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精华,太极拳人物是太极拳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宝贵财富。太极辈有才人出,领一代风骚,传世代香火。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介杰出太极人物,传播科学太极健康理念,突出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太极拳与气功为美国的新时代运动画出优美的蓝图,也成为媒体的新宠。《时代》杂志(Time)曾多次撰文大谈太极拳的种种好处,称太极拳为“一种完美的运动”;《华尔街日报》也制作头版  相似文献   

5.
《武当》2004,(11):47-47
一、会议名称:本会在《太极》杂志第3期和《武当》杂志第7期刊登的"2005年杨式太极拳西安邀请赛"暨"杨式太极拳主要传人联谊会",现改称为"2005年华亚杯杨  相似文献   

6.
陆哲蓊 《武当》2016,(4):22-24
《武当》杂志2015年8期发表了江苏胡继军先生《如何传承"原汁原味"太极拳》。作者认为:"继承、弘扬和保护太极拳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每一位太极拳传承人的使命和责任。"也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传播的过程中,如何传承太极拳的‘原汁原味’,使它在外形上  相似文献   

7.
孙剑云老师走过了平凡而伟大的九十年,驾鹤西去,给我们留下了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宝贵遗产。我们孙式太极拳的门人弟子肩负着认真继承优秀传统、不断发展创新太极拳的历史任务。-幼承瘫训,为武林女中豪杰:土心舌坎坷扩重亲情笑飞疗人生身》杂志上发表。之后又编写了《形意八式》《纯阳剑》’《孙氏太极拳特点和要求》丈孙氏太极拳、剑》((孙式太极拳诊真》等书,并且又把父亲孙禄堂的咯形意拳学》《八圭障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和《/又卦剑学》五本文言著作力口以点校,并改成简化字编辑出版了《孙禄堂武学录)一书。_‘从一屠师出生在…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中华武术》2003,(8):57-57
长春市张小华问: 《中华武术》第六期太极拳健身特刊太好了!有专家、太极拳名家谈太极拳的文章,有六大太极拳名家拳谱,还有太极拳健身50问,这些都给了我很大启发。这期杂志真让我爱不释手,百看不厌。我想问的问题是六大太极拳名家的十三式太极拳的光盘在哪里可以购买到?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加恒同志写的访问记,发表在《自学》杂志上。被采访者是太极拳名师石明老师,他对太极拳的论述很有新意,发人深思。本刊特摘发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李锦藩  孙建国 《武当》2004,(5):24-26
河北永年是杨、武氏太极拳故乡,也是中国太极拳中兴发祥地之一,中国六大门派就有四大门派繁衍于此。武式太极拳第四代正宗嫡系传人李锦藩(1920-1991)恩师,系李亦畲之侄曾孙,深得其家传,不仅继承了武氏太极拳家传系列十八种套路,还掌握了“廉让堂太极拳”大部分资料和手稿,并著作四部“拳谱”:《旧谱再缮》、《掘遗缀初》、《诲艺精言》上下册等等;《永年太极拳大事记》是恩师在世前整理的手稿:为免于流失,经与广大太极同道商榷核实,借《武当》杂志一角,公布于世,敬请同道友人参阅。  相似文献   

11.
赵幼斌     
《武当》2015,(3):47
赵幼斌,1950年2月生,祖籍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中国武术七段。现为陕西省太极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市武协副主席,西安太极拳总会会长,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会长,中国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顾问,《武当》杂志特邀编委等。兼任杨式太极拳总会(香港)永远荣誉会长,泰国永年杨式太极拳学会永远荣誉会长,和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太极拳组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我在《武当》杂志上对张祖意合太极拳的基本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受到了许多太极拳爱好者的关注,很多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话要求我详细介绍本门太极拳的练法。今仅就其中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一解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前言 笔者的拙作《原地太极拳》,自1995年被有关杂志连载和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播放以后,引起了全国各地很多太极拳爱好者的关注。他们在热情洋溢的来信中一致认为这套拳集各家太极精华于一身,动作姿势左右均等,尤其是在原地运动,不受  相似文献   

14.
由《中华武术》杂志和人民体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的“首期太极拳名家讲堂”圆满结束了!我作为初学太极拳的一位农民,荣幸地参加了这次太极盛会。这次“太极拳名家讲堂”满载着浓厚的和谐气氛,承负着传承光大我中华传统太极文化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李山 《中华武术》2007,(12):56-57
山西文水县张宝银来信:读有关太极拳名家讲堂的报道,令人感动。此类活动比争论太极拳源流的话题强千万倍。贵刊明年全面改版,彩色印刷,定深受读者欢迎。取消《读者手册》,充实杂志内容,符合读者心意。龚编辑答:又到年底了,又在编辑第十二期《中华武术》。每到这个时候,作为一名武术杂志的编辑,我总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健身50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武术》2003,(6):8-15
为服务广大群众的太极拳健身活动,更好地科学健身、增强体质,2003年5月,在“世界太极拳健康月”之际,本刊与全球著名的武术网站博武网(www.21bowu.com)联合开通“太极拳健身咨询专栏”和“太极拳健身咨询热线”,邀请了全国各太极拳流派的名家,著名太极拳研究专家,一些著名大学、体育院校的教授学者共20多人参与咨询活动。《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京华时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新闻单位进行了专门报道,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7.
注1:今年4月29日,收到张杰同志(自称梅花拳第十七代传人)的一封来信。信中说:“今将我写的《评和有禄<和式太极拳谱>的出笼》一文给您寄去,请过目。如有不同看法来信说明。”信后附有《评和有禄<和式太极拳谱>的出笼》一文。此信及其附文的落款时间皆为“2004年4月24日”。此信的主要内容,是张杰自言以赵堡太极拳传人、赵堡太极拳总会负责人、赵堡和式太极拳研究会负责人的“话”为依据,对和有禄著《和式太极拳谱》和康戈武为此书写的序进行的“评”说。未及“来信说明”,就听张杰同志传出话来,说:“他写的《评和有禄<和式太极拳谱>的出笼》已得《武当》杂志采用。”闻讯后,我与《武当》  相似文献   

18.
龚编辑信箱     
一、来函回复新疆乌鲁木齐李岐山(000008号会员)来信我是《中华武术》杂志的老读者,想提点建议:一、杂志历年的名家信箱栏目中的文章能否编辑成册发行?二、杂志中曾刊登过的太极拳套路能否编订成单行本发行?龚编辑答:您的建议很好。关于名家信箱栏目中的文章集结成册出版发行的想法.其他的读者也曾经提出过,我们也有此打算。至于本刊刊登的太极拳套路能否出单行本发行,那要取决于作  相似文献   

19.
《武当》2012,(2):58
河北邯郸永年,是中国武术协会授予的"太极拳圣地"。作为"太极拳圣地"的一份文化礼物,《太极》杂志自1996年创刊至今,已走过了16个年头。它内容真切,深浅适宜,学术性强,信息量大,质量稳定,风格朴实,成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20.
王志恩 《武当》2012,(4):45-46
《武当》杂志2011年第七期刊发了广东林俊岸先生的《宋谱略考》很有感触,文中详细介绍了两种不同来源之《宋谱》。其一是吴图南先生所得之抄本,标题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据吴图南先生介绍:"那是在清朝光绪末年或宣统初年时,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你不是练太极拳吗,我家里有本书说的是太极拳的事。我请他借给我抄抄。不用抄,我没有用处,就送给你吧。"这本书就是《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其后,在民国初年,吴图南先生曾抄送给许禹生、吴鉴泉、杨少侯、刘彩臣、刘恩绶、纪子修每人一本。因而民国时出版之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姜容樵《太极拳讲义》、王新午《太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