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4 毫秒
1.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是林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三大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从2016年5月至8月,濉溪县开展了全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我县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和质量,为全县森林经营、林业区划规划、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详实、可靠的第一手信息资料。  相似文献   

2.
森林资源数据是指导森林经营活动管理的关键要素,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起到重要作用,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是获得森林资源详尽数据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当前及今后很长时期,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森林资源调查工作。本文从建设生态林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着重研究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与生态林业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3.
张凯  闵庆文  许新亚 《资源科学》2011,33(6):1038-1045
分布于湘、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传统侗族村落,蕴含着独特的生存理念、文化传统、科学技术,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其中黔东南侗族村寨(六洞、九洞侗族村寨——贵州省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已经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后备名单。在长期的农业生活中,这些侗族村落受到农业文化的影响,蕴含着丰富的农业文化内涵,表现出明显的农业文化特征。侗族村落的选址与侗族先民的生产习惯有着某种联系;侗族村落以鼓楼为核心的结构形式是传统侗族社会组织形式的反映;村落的布局、营造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民族建筑的造型、装饰以及建造过程都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侗族村落也面临保护与发展的问题。要将村落看成是农业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整体的保护;把握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带来的机遇,发展旅游业;加快现代化改造,改善村落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4.
马富贵 《青海科技》2010,17(4):17-19
门源县地处祁连山区,是青海省重点国有林区之一,生态地位及其重要。本文采用门源县2009年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该县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和森林资源的生态地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森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五岔沟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为基础,借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评价方法,对其森林生态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局的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为0.60,森林生态功能等级为"中"。林业局9个林场的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均为"中",其中五岔沟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最大为0.64,海力斯台林场森林生态功能指数最小为0.46。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寒温带森林类型,其生态服务功能也与其他森林类型不同,特别在固碳方面不仅有生物固碳,更有冻土对温室气体的固定作用,同时大兴安岭森林对东部松辽平原的农田以及西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均有重要的屏障和防护功能。通过从单一的兴安落叶松林、5种主要树种分布式、森林资源清查和大兴安岭全部森林资源分别为1.25×1011、4.39×1011、2.60×1011和4.43×1011元/a,从以上数据看出,由于在不同评价指标体系中计算出的数值差异性较为明显。通过把内蒙古大兴安岭所有树种都进行评估与核算得到的结果为4 430亿元。因此,正确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对生态服务功能的准确计算、功能定位及森林资产评估在今后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希克斯分析法对森林碳汇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四川省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造林项目区参与农户的调查数据,以“放牧地-碳汇林地”土地用途转变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结合农户受偿意愿,运用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测算森林碳汇生态补偿额度范围,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额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均具有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受偿额度在1758元/(亩?年)到2025元/(亩?年)之间。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参与碳汇造林地面积、牲畜减少量、家庭距最近集市距离、村集体经济状况等对农户受偿额度影响显著。研究对政府制定森林碳汇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生态扶贫等具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希克斯分析法对森林碳汇生态补偿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四川省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造林项目区参与农户的调查数据,以"放牧地-碳汇林地"土地用途转变造成的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结合农户受偿意愿,运用机会成本法和意愿调查法测算森林碳汇生态补偿额度范围,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户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额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被调查农户均具有森林碳汇生态补偿受偿意愿,受偿额度在1 758元/(hm2·年)到2 025元/(hm2·年)之间;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参与碳汇造林地面积、牲畜减少量、家庭距最近集市距离、村集体经济状况等对农户受偿额度影响显著。研究对政府制定森林碳汇生态补偿政策、实施生态扶贫等具有一定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苍溪县林地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3S技术、层次分析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区森林资源的地理分布、数量、质量、生态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客观评估。结果表明:1)该区森林分布不均,总的分布状况是北部多于东、南部,山区多于丘陵,林地资源呈现持续发展趋势;2)有林地中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面积的比例为78.3:15.5:6.2,林种结构有待于进一步调整与优化;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低;3)林地结构不合理,林地结构以幼、中林为主,面积占全县林地面积的2/3以上,近、成、过熟林的面积不到1/3;4)林地生产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较低。全县有林地蓄积3467718立方米,占林地蓄积的99.77%。但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仅为39.26立方米/公顷,远低于全省138立方米/公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确评估森林采伐年龄对合理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本文根据吉林省和龙市集体人工林落叶松林的经营数据,对其林地期望值进行静态分析,并应用线性规划模型开展森林期望收益净现值的动态分析,探讨人工落叶松林的经济成熟期。结果表明,该地区林地期望值最大的年限为30年,确定的经济成熟期为30年,而此时森林期望收益净现值将达到53.04万元。  相似文献   

11.
农户行为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  翟印礼 《资源科学》2016,38(3):512-522
辽宁省西部生态脆弱,是中国重点生态功能区,该地区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农户林业经营行为界定为联合经营行为,林业资金投入行为,林业生产技术使用行为.用种植年限,种植规模,种植林种三个指标考察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结构.基于199户农户调查问卷,运用序次Logistic模型和二分类Logistic模型,从组织管理,资金筹集,技术使用对森林资源消长变化影响的角度,对辽宁省西部朝阳市下辖的北票市,朝阳市双塔区,建平县以及阜新市下辖的彰武县的森林资源的质量,数量,结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筹资方式,户主性别,户主年龄,外出务工正向影响种植年限,融资渠道和地区负向影响种植年限.筹资方式,户主性别,受教育程度和社会资本正向影响种植规模,融资渠道,具有传统技术负向影响种植规模.未采用传统技术,使用林地清理技术,户主年龄正向影响种植林种.因此,加强对农户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退耕还林补助金额,通过林地流转,反租倒包等方式,将林地承包给懂技术,有经验的林木种植大户,提高造林成活率,充分发挥信用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的作用,降低门槛,不断满足农户林业经营的资金需求,以上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东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培育基地,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由于过度采伐利用,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结构和功能遭受严重影响,显著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以揭示我国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为核心,开展长期综合监测和试验研究,发现了老龄林仍然具有持续碳汇能力,揭示了植被数量、大树数量以及树木水分传导率、抗栓塞能力对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控制实验,阐明了CO_2浓度增加和氮(N)添加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碳固持能力;发现了种子结实机制和尺度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揭示了环境过滤、扩散限制和随机稀释是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主要机制;探索了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上—地下以及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成果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形成与维持机制,促进温带受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等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长白山站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研究;与周边林业局合作,研制和示范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长白山站是我国温带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国内产学研相结合的业务科技支撑平台和生态学、林学人才培养基地。  相似文献   

13.
田明华  万莉 《资源科学》2015,37(3):522-533
随着全球生态危机加剧,森林的生态环境功能日益突出,全球森林数量持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使涉嫌消耗大量木材的经济发展、林产品贸易备受争议。本文以木材消耗作为森林资源的压力指标,分析了影响木材消耗的关键因素,以世界具有代表性的61个国家2010年的相关截面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对木材消耗的影响为正,人均木材消耗指标与经济发展指标呈现一种向右上方倾斜的N形关系;林产品出口贸易与木材消耗的关系为负向,有利于减少人均木材消耗;林产品进口贸易与木材消耗的关系为正向,但相较于使用本国木材来说更有利于减少人均木材消耗;木材产量与木材消耗同方向变化,是影响人均木材消耗的最为显著的因素;林产品贸易规模、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本文从世界和中国林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林产品贸易自由化、保持木材供应适度偏紧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姚予龙  邵彬  李泽红 《资源科学》2018,40(11):2153-2167
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合作伙伴国,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俄罗斯森林资源面积和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长期以来是中国木材资源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本文从中俄森林资源合作的重点方向、合作主体和主要地区,中俄木材资源贸易的流向和流量、品种结构、运输通道,以及中俄木材资源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中国-俄罗斯森林资源合作的格局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对俄罗斯森林资源空间分布、树种结构、可采林比重和森林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与技术条件、俄罗斯森林资源开发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论证,明确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俄罗斯林业合作开发的资源潜力、重点地区、合作的重点领域、可行模式等。同时指出,中俄林业合作开发要充分考虑当地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和各项法规的影响,顾及到各方利益关切,实现两国林业合作开发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发展需求与生态保护需求之间的冲突。本文基于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视角,对自然保护区利弊的农户认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的角度来看,目前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中,野生动物致害较为严重,但生态旅游增加了农户收入。此外,农户比较认同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防护、保护物种资源和生态旅游的功能,但是认为自然保护区政策中补偿金额较小。自然保护区补偿低、林地限制利用和林地面积小构成了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区内林业经营的主要障碍。通过因子分析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保护区对粮食种植、林业经营、劳动力转移、生态旅游收入、野生动物致害的影响,保护区的物种资源保护、生态旅游、生态防护等功能的实现,保护区政策实施中补偿金额小、补偿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林农参与保护区森林经营中存在的补偿标准低缺乏动力、林地限制利用收益受损、面积太小收益低等障碍,以及性别和人均收入等,均对农户的自然保护区的综合影响认知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93-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水平及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是自1990年来全球的环境难题,增加森林碳汇和木质林产品碳储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林业碳库总系统包含森林碳库和木质林产品碳库两个子系统。本研究结合蓄积量法、单指数衰减模型、生物量消耗法及储量变化法,对1993-2013年的中国林业碳库各子系统进行核算分析,并运用灰色动态系统GM(1,1)模型预测2014-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①1993-2013年中国森林碳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2013年中国森林碳汇为175亿t,比1993年森林碳汇提高了约50%,采伐剩余物累计碳排放和森林火灾碳排放分别为1082万t和8 866万t,抵消了森林碳库水平的0.56%;②中国过去20年木质林产品碳库增长迅速,2013年木质林产品总碳储量和新增碳储量分别为9.0亿t和0.5亿t,比1993年分别增加了1.21倍和3.22倍;③201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为184.8亿t,未来中国林业碳库的发展态势预测结果显示,2014-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将呈稳定上升趋势,2033年中国林业碳库碳储量将达到278.43亿t,是1993年林业碳库水平的2.05倍。  相似文献   

17.
为巩固和深化林改成果、维护林农利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本文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组,探讨林权流转、政策性森林保险、公益林补偿、林业合作组织、木材采伐限额管理、林业税费等林改配套政策对农户造林、抚育和采伐行为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流转、林业税费负担和林业合作组织等配套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有不同程度和方向的显著影响,而林木限额采伐、政策性森林保险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等对农户林业生产行为暂无显著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对林农生产行为有显著影响配套政策,本文提出:1尊重农户意愿,规范林权流转;2进一步推进林业合作组织发展;3营造良好的税费环境。对林农生产行为暂无显著影响的配套政策,文章提出:1促进林业收入多元化;2扩大政策性森林保险实施范围;3提高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最后提出应对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增加农户对林改政策的认知,以更好地发挥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全面停伐背景下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背景下,准确掌握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水平,为政府部门精准实施全面停伐后的配套扶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次利用覆盖东北五大森工集团的1004个重点国有林区民生改革监测跟踪调查数据,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和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福祉要素,构建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多项有序Logit模型展开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龙江森工、内蒙古森工和长白山森工全面停伐与国有林区改革效果良好,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和吉林森工滞后;全面停伐后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快,但医疗条件改善缓慢,收入与就业有待提升。② 82.77%国有林区职工生活满意度处于一般满意水平以上,但低于中国农民主观福祉和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水平。③ 身体状况、附属医院、家庭总支出、住房满意度、物价水平满意度、行政服务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收入满意度和双重就业满意度对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有正向影响。④尽管山上林场和山下社区职工主观福祉影响因素不同,但家庭总支出、物价水平、社会保障、双重就业与收入满意度是提升国有林区职工主观福祉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9.
杨传强  李士美 《资源科学》2015,37(8):1661-1667
准确评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和趋势,系统分析不同森林类型的固碳能力时空异质性,对于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和固碳增汇具有重要意义。以山东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结合不同树种的基本木材密度、生物量扩展因子、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比值及其含碳率,研究了山东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碳密度及其按优势树种、龄组和林种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为3 404.46万t,其中阔叶林的碳储量占82.52%。山东乔木林乔木层平均碳密度为21.09t/h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东省乔木林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其碳储量分别占全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的49.04%和24.77%。按林种划分,用材林的碳储量最大,约占全省乔木林乔木层碳储量的58.08%;而特种用途林的碳密度最大,为23.74t/hm2,分别为防护林和用材林乔木层碳密度的1.30倍和1.29倍。山东省森林碳储量以人工林为主,约占97.36%。本研究可为中国区域尺度的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评估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世界森林资源保护及中国林业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维长 《资源科学》2000,22(6):71-76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统计结果介绍了世界森林面积、森林拥有量最大的国家的情况和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论述了世界各国为解决天然林日益减少的问题所采取的发展人工林的共同战略,把大力发展人工林作为21解决世纪对于环境和木材需求的根本措施。林业政策的修订和林业管理机构的改革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体制转轨国家正在或计划中的重要举措。文章还论述了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林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作者建议采取,建立国家生态林补偿机制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建立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调整林业政策、建立森林资源与环境综合核算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