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情感表现是艺术的一大特性。艺术的各环节中都有情感存在。但艺术家、作品、接受者表现与体验的情感是有距离的,并不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2.
首先,艺术的美来源于现实客观的物象,但决不等同于现实客观的物象,而是对其的升华,超于客观物象的,是通过艺术家情感、思想熔铸后表达出来的。一件优秀的作品本身所载负着一个艺术家的精神的追求。是心灵的产物。艺术作品本身将是艺术家心灵演进和呈现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3.
美术作品作为艺术家精神劳动的成果,具有物态化的存在方式,它标志着艺术家创作活动的完成,也是美术接受与消费的基础。美术作品作为—个独立存在的整体,有其属于自己的构成因素,包括:情感、形式技巧、材料等,但主要的应算情感与形式两大因素,笔者就两大因素通过作品分析来和大家作一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艺术是表现的。不是涂脂抹粉”。科学以理服人,艺术则是以情动人。艺术的主要表现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自然和生活为源泉的。“艺术创作不能置客观事物于不顾,置理智于不顾”。艺术的自我表现不是绝对自由的,艺术家的自我、自由,也是在历史发展基础上提出的要求,是和人民利益相一致的。艺术家个人的真实情感,必须在客观生活的真实基础上而发出来的,才有感人的力量。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一样,当产品成为人的对象时,必须能够满足人们需要。才存在着社会的价值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再论萧纲的宫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作品不同的情感指向,萧纲的宫体诗可划分为情感型、非情感型及情感转移型三种类型,每一类型内部又有不同层次,其在情感表达方式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情感作为人的心理活动,它是推动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内趋力量,其蕴于艺术家的内在精神之中,艺术家的情感一旦升华,便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艺术家的情感与非艺术家情感的差异及情感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艺术与美、一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又很大不同,比如“丑“,有美的丑,也有丑的美,但它们都是艺术的一部分,探索一下这类问题.我觉得,我想从艺术概念的基本层次入手,清理、概括一下自己的有关想法.探讨艺术起源,艺术创作,艺术家,艺术风格艺术价值以及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8.
谈弦乐演奏中的个性和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对是否在演奏中突出演奏个性和情感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任何一个作品的演奏,都是演奏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带着自己的个性进行二度创作,演奏的个性和情对作品的诠释起着有其重要的作用,只有“用心去演奏”的艺术家才能深深打动听众的心,从而产生艺术共鸣。  相似文献   

9.
文学艺术对“真”的追求有它自身的独特性。因为文学艺术作品和所有门类的艺术品一样,都是艺术家体验和情感的产物,它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性色彩。当然,文学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它对“真”的追求中,也必然包含着对生活内蕴的真的追求。这艺术的“真”是指向未来的,也指向深刻的历史和哲学意味。文学之“真”的追求,表达了人类的审美理想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该以什么样的脸面对学生?面容慈祥、和蔼可亲的脸色,难道是唯一的吗?且不说在课堂讲授中,根据不同的课文要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就是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脸色。这和川剧舞台上的“变脸”有类似的地方:唱红脸,也唱白脸。  相似文献   

11.
作为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时刻注重自身艺术修养及对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将现实生活中的美提炼成真正的绘画艺术品。  相似文献   

12.
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的、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而排斥的是个人的感情:一旦有了个人情感色彩,就不科学了,没有意义了。可是在艺术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感觉(或心理学的知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正是因为“歪曲”了.或者用一个术语来说“变异”了.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才成为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可靠索引。有些作品,往往并不直接诉诸感觉.尤其是一些直接抒情的作品,光用感觉还原就不够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艺术家的风格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艺术家的个性、经历和情感在艺术家对艺术样式的选择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内部情况决定着外部的表现形式,这要求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重视艺术感情的独特性和鲜明性;要求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风格而忽视个性情感的真实抒发;要求我们不能盲目追随别人的画风而失去自我。  相似文献   

14.
审美传达是审美体验由“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的阶段,也是其定型和物化的阶段。在审美传达中,艺术家一方面力图把自己最真切的审美体验一览无余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审美体验之体验也与其相伴而行,这种体验是对原初体验的修复、甄别和一定程度的理智化,于是它又必然地压抑了审美传达的个性张扬。  相似文献   

15.
郭荣梅 《保山师专学报》2003,22(1):31-33,38
文学作品是主客观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从这个角度而言,虽同一景物也会引起不同作者的不同情感。作者是什么样的情绪,就会用什么样的语言,而一连串的语言就决定一篇作品的意境,作为欣赏者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反应,这也是一种解读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几个世纪以来,水彩画经过许多画家的探索,其情感表现力不断发展,工具、技法运用日益丰富。但艺术家的情感、所运用的技巧、工具这三者的关系不可分割,是相互联系密切,互相和谐统一的。工具、材料为技巧服务,种种技巧则为艺术情感表达服务,而艺术家的情感意念依赖技巧、工具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音乐与情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情感是有密切关系的,但它是代表作曲家的情感,还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情感,是只表现感情,还是能唤起听众的情感呢?是再现了情感还是净化了情感?对于此类问题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学术界也是仁乾见仁智者见智,未能有一个比较清楚一致的结论。不同的艺术观有着不同的解答,反映出他们对音乐本质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8.
陈刚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0):126-128,131
情感的生理、感知、认知及行为各个层面在表现主义绘画中有复杂的呈现,对表现主义绘画简单定义并不能细致的反映情感在表现主义绘画中的复杂性。本文从艺术家生活的情感经历与社会背景对创作的影响,艺术家创作时与媒介的关联以及观众对表现主义绘画的情感反应几个方面来讨论和分析表现主义绘画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文学鉴赏作为读者对文学艺术家所创造的审美客体进行感受,体验,想象,理解的过程,“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即要情感的投入,又要理性的引导,不可偏执一端,应该力求二者之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对事物的认识也是相对的;美感认识是相对的、变化的、发展的。美属于人心的活动,艺术家用自己的观念表现不同的美感,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识。自然关系是相对的,绘画表现自然的相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