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古至今,我们赋予“书”太多的美誉,如:“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从古至今,我们见识到读“书”给我带来的巨大力量,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多读书广集益,和“书”交朋友的好处。而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爱上读书,由此我们不得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  相似文献   

2.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小学语文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3.
周成海 《小学生》2012,(9):86-86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讲的是书是人的挚友;刘向指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讲的是书能净化人的灵魂;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说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凡此等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体验到快乐?带着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弊端。一、用心一句,胜过千言万语案例老师说:"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们一个接着一个读起书来。老师说:"你读得真棒!""你真了不起!""为他鼓掌!"一节课下来,掌声、表扬声不绝于耳。如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课外阅读非常重视,在具体建议部分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课外阅读真正实现"悦读",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明确读书目的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教师和家长左一声、右一声地要求学生去阅读,但学生无动于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长成须读五车书"古人告诫我们博览群书,加强语言积累,才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读量少,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读书呢?一、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  相似文献   

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告诉了我们读书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从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快乐地读书,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因此,从孩子们入学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说书是人类的朋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非常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更要让学生爱上读书,让书成为他们终生的朋友,让阅读伴随他们生命的始终。实施"开放阅读"以来,我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写,慢慢地爱上读书。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读书成才活动是一项关系到祖国未来、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需要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需要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们继续努力实践、探索。本文略谈对小学生阅读教学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徜洋书海,让学生在书的世界里与大师对话,与伟人交流,与书本为友,享受读书给予的快乐。首先要借助故事,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接着组织学生建图书角,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然后授之以渔,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最后开展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从而培养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古有孔子的"韦编三绝",有妇孺皆知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吕叔湘先生也曾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甚至布置了一些读书任务,然而却时常遭遇这样的尴尬:"老师,我家没有书可看!""老师,我忘了看。""我不知道买什么书好。"……凡此种种,一学期下来推脱课外阅读的理由积累了一大筐,而能坚持天天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屈指可数。由此可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悉心指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更应该以读为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以说明多读书的好处,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不行的,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读说结合,有声的组合。二、在读中结合思维训练。三、在读中进行表演。四、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5.
关于阅读教学,我们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无非是想让学生多识字,多读书,读透书,读出自己的收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精心把握教材,高屋建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真正读出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老师引导学生读书时,要寻求文章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作为  相似文献   

16.
高红纳 《教师》2014,(33):23-23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我们必须营造氛围,指导学生从小进行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快乐经历,使他们真正地爱读、乐读,以致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17.
杨树民 《甘肃教育》2014,(23):47-47
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告诉我们书要靠多读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成功的语文课也正是通过学生的多读才得以实现的。"以读为本"已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语文教学模式了,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读才能使学生在读中领悟到课文内容呢?一、合理安排,保证时间课堂上阅读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就必须靠科学、合理的安排。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每位教师应加强课外阅读引导,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读大量的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养成好读书的习惯,使他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应从孩子刚入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其中阅读教学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选择适当的读物,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