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新闻评论出现的一些问题,既源于评论者在专业性上的不足,同时也凸显出其在伦理层面上的某种缺失,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笔者列出一份评论的伦理"负面清单",包括"唯快不破""断章取义""利益代言""常识滥用""道德优越""话语伤害",相应的,提出时效的伦理、事实的伦理、立场的伦理、专业的伦理、视角的伦理、话语的伦理,共6个方面的伦理问题,以廓清认识,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2.
王金龙 《出版广角》2015,(10):63-65
文章结合学术期刊编校工作,分析了"责任心"和"岗位职责"的概念,以及当前西方责任伦理对编辑行业伦理建设的启发.笔者认为西方责任伦理既可兼顾以往的责任概念,也可弥补当前编辑行业伦理研究中对"自我责任""自我权利""自我需要"相对忽略的不足.所以,编辑行业伦理建设,应适当注重编辑个人的权利和需要,通过一些具体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实现编辑行业伦理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石思思 《今传媒》2021,29(4):133-135
本文拟从康德义务论视角对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试图提出针对传媒行业的一些伦理启示。笔者在对灾难报道的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些媒体存在诸如把人性当成宣传工具和手段、为追求利益而传播虚假信息或是煽动民众情绪等失范行为。基于康德对"善良意志""普遍法则""人是目的""纯粹理性"等核心概念的相关阐述得出了一些启示。本文最后也提出了一些康德义务论所面临的新闻伦理困境,并试图与新闻学界和业界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4.
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为我们理解当代人类媒介化生存提供了思想资源.新人文主义的"超越"价值在于,它以"二元论"问题式提出了"内在生活""崇高意志"和"伦理自我"等重要范畴,并据此批判流行的科学人道主义和泛情人道主义.新人文主义传播观念的精髓在于强调传播的人文性和主体间性,重视培养人的媒介批评素养,倡导政治传播的规范性与社会...  相似文献   

5.
罗彬 《新闻爱好者》2017,(12):39-42
任何一次社会的重大变迁在某种程度上都将催生一种新的伦理精神,当代中国新闻实践的变迁也需要新的伦理来支撑,这就是责任伦理。责任伦理拓宽了传统伦理学研究的范畴,也赋予了其新的道德维度。新闻传播责任伦理的建构应以"行为善"和"品德善"为其内在维度,形成当代新闻传播伦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21,(1)
本文根据"开放伦理"理念,结合演绎法和决疑法的伦理推理逻辑,建构了智能技术伦理理论框架及智能技术伦理争议分析路径;利用内容分析法对2020年信息传播和社会治理领域中智能技术相关的十大舆情事件/话题的热门微博进行分析,通过对"微博用户关切的智能技术伦理维度有哪些、存在何种偏向"以及"智能技术伦理理论框架和微博用户关切的智能技术伦理维度及内容存在怎样的差距"三个问题的回答,本文发现:在与人工智能有关的不同舆情事件/话题中,微博用户关切的智能技术伦理维度及偏向存在差异,"安全"和"责任"被关切的频次最高,"公平"受关注频次次之,再次是"人类尊严""人类自主""透明"和"可持续发展",最后是"个人信息保护","真实"理念并未受到关切;应然层面的伦理维度及相应内涵在舆情讨论中并不能总是被微博用户完整地关注到,而实然层面微博用户关切的智能技术伦理内容及偏向,确实可以为建构符合多元意志的智能技术"开放伦理"提供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近代我国社会背景及体育背景出发,详细论述其关于"体育救国",批判军国民体育、提倡"正当体育""、改革学校教育"三方面的思想,研究发现,这些思想及观点的提出对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文创的出现和大消费时代下消费升级的普遍趋势让消费者的消费伦理和消费观念发生重大变化,"自我""时尚""个性化""社群化"成为当下主流文化消费的标签.消费者的审美意识形态及消费伦理的变化影响着文化消费行为的改变和产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同时,也反映了消费社会的诸多新特质.文章通过研究此背景下消费伦理纵向变化与消费观念横向拓展的变迁规律,总结出其对新文创发展矩阵布局和市场动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伦理学作为应用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本文以传统文化中的《太平经》为例,重点分析在《太平经》中提倡的各种理念下,当代体育伦理建构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媒介伦理的基础是道德哲学,儒家伦理思想和埃吕尔的技术哲学推进了当代媒介伦理学研究。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伦理与传统媒体没有本质区别,都应该遵循人类尊严、告知真相和非暴力的普世伦理准则。"窃听门"丑闻和"世界传播新秩序"的衰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传播伦理问题。职业伦理总的趋势是走向实践或者应用伦理,最终会走向公共伦理。媒介伦理学将继续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而存在。  相似文献   

11.
《当代生活报》在体育差异化报道上做了很多尝试,抓住纸媒的载体特点,从比赛场外的体育"娱乐"新闻或者是体育"社会"新闻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体育热点事件和人物,凸显报纸的载体优势,让"场外"新闻成为《当代生活报》体育报道的亮点。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福建体育局是第六次组团参展。在今年参展项目中,有8个项目投资金额超亿元,2个项目超10亿元。参展项目以"体育+旅游""体育+互联网""体育+健康"为主要形式,凸显福建省体育产业与时俱进的活力。近年来,福建省体育产业  相似文献   

13.
刘安石 《云南档案》2008,(10):24-25
本文分析了当代档案职业伦理的时代变迁及其重构的必要性,认为儒家传统"诚"论对现代档案职业伦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楠 《现代传播》2016,(4):97-100
本文从"受众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诵读艺术传播所面临的现实语境,分析了当代受众多元化的接受心理和状态,并且结合经典实例,提供了诵读艺术应对这种现代语境的一系列对策,包括"小型化叙事""本体性置入""图景式再现""行动性暗示"以及"哲理性导引"等。同时进一步认为,做到"合体制性"与"合目的性"的结合才能使诵读等有声语言的传播产生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兼具典型的"民俗性"与"体育性",具有"原生态美"与"喜庆美""、动态美"、"工艺美"、"图案美"、"宗族观"、"天命观"、"仁礼观"等。并提出了当今赣南客家灯彩民俗体育表演传承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更有利于新闻传播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和法治精神。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首先要设定科学的项目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与其他课程教学、业界展开多维合作,以进行联合育人,最后要完善评价机制,为项目驱动教学法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个人作为社会的细胞被互联网全面激活.随着网民话语权的逐渐开放,因体育赛场冲突事件所引发的编造、传播和助长虚假信息的网络伦理失范情况频发.规范网络伦理已成为营造健康网络空间和修复和谐网络生态的重要内容.基于当前网络伦理的相关研究现状,通过分析2017年辽宁女排赛后球员"冲突"事件,思考总结了其中所体现出的网络伦理失范之处,以期提出一些有助于今后规范网络伦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有关公众名人"被死亡""早死亡"以及引发争议的讣闻报道事件频发,新闻媒介伦理问题的探讨再次被引到风口浪尖。本文将国内媒体对名人讣闻报道存在的问题分为三大类,并就其涉及的媒介伦理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从成熟的西方媒体讣闻报道原则中加以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民国时期"体育救国""、保国强种"思想的影响下,国人更加注重民众身体素质的提高,且随着女性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提高,更多的女性能够参加正常的学校教育活动,女性体育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个人网络行为信息作为大数据分析的关键要素,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内容分发、互联网定向广告、消费者自动化决策等场景之中,同时带来法律风险、伦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应明确个人网络行为信息的法律属性,赋予个人信息主体"拒绝权""退出权""删除权"等权利,同时加强对算法的法律规制,为保护个人网络行为信息,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