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佛教对汉语词语的日常用语、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佛教创造的各种神鬼、佛教行为及其场所与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评价等因素是对汉语词语产生深远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佛教对汉语词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佛教对汉语词语的日常用语,成语,俗语谚语和歇后语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佛教创造的各种神鬼,佛教行为及其场所与人们对佛教的认识评价等因素是对汉语词语产生深远影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汉语语篇中的词语衔接与西方衔接理论所述的词汇衔接不尽相同,名词、代词、数词、时间词语、地点方位词语、具有同现关系或复现关系的词语、词语省略、过渡句等在汉语语篇中均具有重要的衔接功能,对提高汉语语篇的连贯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词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出现的,形式、意义、用法三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新的,用来交际的词或短语。新词语与词汇体系中的既有词语处于动态的转化过程之中。外来词语、方言词语、行业词语与新词语的交融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新词语与流行语的区别是使用频率的高低、使用地域的广泛程度等。汉语新词语是汉语词汇体系的一部分,是汉语词汇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语叉场的概念源于西方,用于系统描写语叉结构.汉语的培训诂研究中聚集的为数不少的字族可以看作汉语传统语言学的语义场.随着训诂学的发展,不同的训释方式聚集了不同的字族,按照训释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声训字族、形训字族、义训字族.  相似文献   

6.
选取了部分河州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词语进行对比、释义,通过方言词语与近代汉语作品资料的相互印证,证明河州方言词中保留了一些近代汉语词语,有利于初步探讨河州方言词与近代汉语词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中的词语偏误包括词语构造的偏误和词语使用上的偏误。留学生在习得目的语时生成了目的语中不存在的词语,这是词汇偏误的一种重要类型,即词语构造上的偏误。本文基于自建越南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对这部分合成词进行分析,与汉语中仿词构词及成语活用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与新疆地域民俗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汉语方言词汇系统的构成成分内容丰富:有继承中原化的基本词语;有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基本词语,有反映新疆本地特色的语语,有大量的借词等。从这些词语中既反映了新疆汉语语方言的来源,特征也反映出新疆特有的地域民俗化内涵,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语言在其发展变化中具有的融合特点。  相似文献   

9.
说到词语读音人们往往想到语流音变现象中有关词语连读时的变化。诸如“变调”、“轻声”、“儿化”等。从汉语词语声学系统角度看,语流音变现象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还有一个重要的词语读音格式也应重视。汉语词语既然有“轻声”的读音要求。与之相对的还有重音的读音要求,这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是被淡化甚至忽略的。  相似文献   

10.
赵明 《现代语文》2009,(8):67-68
佛教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到了汉语常用语和熟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  相似文献   

11.
佛教在中国传播逾两千年的岁月中,已与中原固有的儒、道文化相结合,成为汉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深深渗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然与汉字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佛经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新的汉语词汇,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只吸收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本文拟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收录的佛教词语出发,统计收录情况并据此作相关的阐述和分析,站在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看佛教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韩佳蔚 《文教资料》2007,(12):94-95
汉语成语是民族语言词汇宝库中的意蕴丰富、最具有表现力的特殊成员。其中蕴涵了丰富的古代文化和古汉语信息,是积淀了民族语言历史的活化石。产生于文献和古代民间口语的成语保存了大量在现代汉语中已消亡的语言因素,所以研究汉语成语的历史遗存,不仅有助于全面研究汉语词汇及其发展历史,而且有利于现代人正确使用成语,充分实现成语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3.
韩志刚  董杰 《文教资料》2010,(26):49-51
借鉴ESP理论,汉语科技语体所舍词汇可分为四类,即汉语基本词语、书面通用词语、半科技词语和科技词语。编写预科留学生科技汉语教材.选词重点应该是书面通用词语和半科技词语。这样有利于提高教材的针对性,有利于突出科技汉语教材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略论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篇章语言学中,词汇衔接有两种主要方式:重述和搭配;英汉语篇在词汇衔接方式上有相同之处,这些衔接方式在帮助读理解语篇的深层含义时可起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的中介语系统中,词语偏误是大量出现的,而且几乎是随着学习的开始就发生了。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有效地防止偏误的发生,成为语言教学理论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用偏误理论,对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词性偏误类型进行概括与分析,为学生的汉语词汇习得和教师的词汇教学提供预测要点。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汉语的维吾尔族学生的中介语系统中,词语偏误是大量的,而且几乎是随着学习的开始就发生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发生的词语偏误也越来越多。本文对维吾尔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出现的词语理性义偏误类型进行概括与分析,不仅有助于汉语教师预先了解学习者可能出现的偏误,在教学中掌握主动,还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者把握汉语习得的规律,增强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翻译并不是一门独立的个体学科,而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各种文化语言相互交融的产物。它是把一种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的过程,也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相互转换的过程。翻译受到诸如历史、社会、文化、人文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汉语文化词语英译的过程中,如何用英语及英语文化将汉语文化特有的意蕴、特征恰当地表达出来,需要译者对源语言进行"再创造"。了解翻译的五大特性,可以更好地传递源语言(汉语)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一大批佛教词汇输入汉语中,经过引申发展,这些佛教词汇和汉语词汇融为一体。有些汉语词汇由于在佛教申的广泛使用,变为佛教专用语,有些汉语词汇被佛教借用后虽又成为汉语的一般词汇,但其意义则是来自佛教用义的,造词时的本义却不通行了。  相似文献   

19.
中日两国在感谢语的使用问题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各自特点,中日感谢语逐渐各成体系.文章基于语料以汉日感谢语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形式、功能、情境的角度来探讨汉语感谢语特点,进而明确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重难点,并以语言的对比为基础,提出全面按照汉语感谢语使用特点对日本留学生汉语感谢语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体五官词语在各种语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汉语和越南语中的人体五官词语的表达既有着民族的共性,也有民族的个性。通过异同分析,体现出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