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移动互联技术和移动学习理论的不断发展对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传统移动学习平台竖井架构、网状架构存在的不足,提出利用微服务和统一接入架构技术,基于活动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构建移动学习平台。首先采用BNF范式描述了移动学习平台模型MLPM,借鉴领域模型驱动设计DDD模块化架构的思路,将移动学习平台功能模块拆分为微服务,围绕微服务架构技术,分析微服务功能,构建移动学习平台,最后采用Spring Cloud微服务开发框架,验证了基于微服务构建移动学习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中组织机构,采用基于SOA面向服务的架构,应用微软的IEWEBCONTROL等控件,做成群集式的可灵活的划分其结构以及相应的权限管理的构件,使得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在应用中可以进行复杂的组织机构管理和用户权限管理,极大的提高了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智能制造学科交叉实验平台。该平台以微涡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为载体,能够实现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智能管理、物流服务等产品全生命运行和监控过程,包括智能设备层、智能采集与控制层、智能执行层、智能决策层的四层级架构体系。基于平台设计了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开发了专业导论课程实验、模块化专题实验、系统级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该平台是西安交通大学开展新工科建设实践与探索的重要举措,为智能制造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不同层级和种类的服务平台之间仍存在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双向隔离难题,阻碍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发展。本文提出以服务计算为核心,通过微服务架构组织各类教育服务组件,形成基于服务的工作流,并借鉴信息生态思维构建服务嵌入、可持续运转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新一代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可以通过重构系统功能服务、建设数据中台、梳理核心业务流程、采用低代码定制开发模式和构建基于事权的多级协同机制等路径,整合新旧服务及其支持系统。构建服务嵌入、面向业务流、多主体协同的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可以有效破解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隔离难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教务成为高校教学管理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已建设的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采用面向服务的三层架构,构建了基于学分制的移动教务系统,实现了iOS与Android平台客户端,补充了现有教务系统的管理体系,促进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需求日趋多元化,教学管理的复杂性不断增长,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与信息系统明显不适应这些新变化、新需求。清华大学通过对教学管理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借助信息技术,创建了多系统、宽覆盖、重创新、个性化、重服务、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构建了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务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目标清华大学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化教学支撑平台,作为重要的教学支撑条件,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微课程"资源的产生与发展对于当前web2.0和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在线教育尤其是开放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本研究从开放大学的视角探讨微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开发建设方法并构建内容建设模式,结合开放大学现实设计了基于微课程资源的学习投送平台架构,分析了基于微课程资源的"微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弥补传统的、单一的网络化教学管理平台在信息传递中实时性、高效性等不足的问题,笔者将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中,建设移动式辅助教学管理平台,提高了教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技术》2019,(8):18-24
针对当前智慧校园中存在的业务流程阻滞、数据治理艰难、基础性信息化平台建设缺失等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总体架构:在云平台三层架构的基础上,通过一站式服务中心、数据中心和认证(注册)中心的建设,在平台服务层实现业务流程整合、数据统一规划治理和管理服务应用标准化的功能,并通过融合式信息门户建设改进应用服务层的服务。此外,文章还给出了具有可持续性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实践方案,并探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形势下高校教学业务改革以及本研一体化教务融合趋势,传统教务系统采用的单块架构已无法应对日益增长且快速变化的新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一体化教务系统架构并研究其关键问题,结合一体化教务理念,分析单块架构运行缺陷,给出教务系统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方案,研究微服务粒度与划分原则,并对新老教务系统迁移过程提出平滑过渡方法。最后通过同济大学教务系统实际案例,具体展示微服务架构转型实践中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学院教育教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两个方面,本文基于云平台应用环境的架构,对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探讨,指出目前学院教学平台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构建教学云平台以推进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三个转变",即教育教学管理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构建了流程再造教学管理云平台;信息化教学应用由"试点"向"常态"转变,探索出立体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新途径;教师由"被动应用"向"融合创新"转变,形成了信息化教学应用长效推进机制.通过研究发现,在云平台应用环境下教学,学院的教学平台体系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加多样,管理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教育技术》2019,(6):76-82
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服务的变革和工程教育的全球化趋势等时代背景,文章分析了工程教育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战略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平台的基本定位和基本特征,从知识服务、业务架构、技术架构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平台的构建思路和路径规划。此外,文章还通过一个知识服务实例,验证了工程教育知识服务平台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期为平台的实践应用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进一步推动平台建设并提升平台价值。  相似文献   

13.
微服务架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微服务软件架构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Amazon、Netflix等互联网巨头的成功案例表明微服务架构在大规模企业应用中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单体架构应用与微服务架构的对比,对微服务软件架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微服务架构的概念、优势、设计模式等,分析微服务软件架构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总结微服务架构与单体架构的适用场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智慧教育教学管理平台的架构入手分析,谈探究如何运用智慧教育教学管理平台实现高效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系统架构设计是各种应用平台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搭建高效可行的系统架构是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平台研究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和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现状,分析基于云计算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需求,明确系统架构设计的总体目标。基于分层思路和数据流驱动架构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学习平台系统架构。该系统能够根据业务应用需求和服务场景,快速作出适应和调整,从而使系统资源利用最大化,为推进云计算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学分银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它主要为先前学习成果携带者和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等业务服务,其业务模式具有"组织架构庞杂、地域环境分散、信息交互频繁、管理错综复杂、涉及类型复杂"等特点。因此,"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对其信息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诸多特殊需求,其中包括应用的快速部署、资源的弹性分配、管理的全方位监控等。本文在对"学分银行"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特点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云架构的"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结合其核心需求的特点,探讨云架构下信息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1):251-256
传统实验室"胖客户端"架构存在建设投入大、资源不能共享、数据存储不安全、教学管理凌乱、实践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该文提出基于"云"的"瘦客户端"架构信息管理实验室建设理念,提出基于"云"的信息管理实验室建设规划,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协作互动平台、实验室运行管理和"财富库"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信息管理实验室综合保障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韦波  黄振宣 《广西教育》2014,(27):87-88
在调研分析志愿服务信息交换平台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交换平台建设思路,包括平台的功能、受众、组织架构、内容版块设置等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19.
基于Flex的RIA技术和.Net平台,实现了高校院系教务支持系统,规范了院系日常教务教学管理流程,减少了教师日常的工作量,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沟通。系统设计时通过服务的抽离减少了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通过Fluorine直接实现了Flex客户端和.Net平台进行交互.在新的应用架构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依托信息技术,实现自助式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作为高校校级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重要补充的院级教学管理平台的架构方案。该平台实现了院级办公管理各个环节的自助化和网络化.促进了教学管理人员和师生之间实时便捷的互动交流,具有突出的管理特性和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