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十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内容有:整数(0排除在外)——整除——约数和倍数;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还有质数和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和公倍数、互质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2.
数学第八册     
三数的整除本单元教材概念较多,内容比较抽象,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整除”和“除尽”,约数和倍数,因数、质数和质因数,质数和互质数等概念。整除的概念,是学好约数和倍数的前提。讲数的整除,一般是指自然数,不包括0。要弄清整除和除尽的区  相似文献   

3.
1.为什么不把“1”也归入质数一类? 全体自然数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质数;另一类是合数;“1”既不算质数,也不算合数,单独算一类。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而合数还能被其它数整除,所以把质数和合数分成两类的理由很充足。“1”也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如果把“1”也算作质数,那么把自然数分成质数和合数两类,不是更好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从一个小例子谈起。比如说,2618能够被哪些数整除,也就是说,2618的因数有哪一些。我们知道,可以把合数分解质因数,而且分解质因数的结果只有一种。2618分解质因数的结果是2618=2×7×11×17。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如果“1”也算作质数,那么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质因数的时候,它的答案就不止一个了。  相似文献   

4.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期末总复习,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进行。一、数的整除理解自然数、整数,整除、约数、倍数,偶数、奇数,质数、合数、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公倍数以及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分解质因素的方法;辨清整除与除尽,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质数、质因数与互质数,求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法则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习题举隅: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更正):1、a 能整除 b.写成式子是 a÷6;a 被 b 整除,写成式子也是 a÷b。它们都是一样的。( )2、整数就是自然数和零。( )3、凡是除得尽的也一定能整除。( )4、任何一个自然数,如6,既是自身的最大公约数,又是自身的最小公倍数。( )5、3和5是互质数,所以3和5没有公约数。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数的整除"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地运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与比较、概括与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记住自然数、整数的意义。2.认识并记住整除、约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质因数和互质数的意义。3.记住能被 2、5、3整除的数的特征。4.认识分解质因数的意义5.认识和记住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二)理解1.能区别整除与除尽的不同含义。2.能理解约数,倍数含义,能找出一个数的约数和倍数。3.能区分奇数与质数;偶数与合数;质数与质因数的不同含义。4.能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3整除。5.能明确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约数和  相似文献   

7.
一、系统分析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教材知识结构。“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中,包含了“约数和倍数的意义”、“能被2、5、3整除的数”、“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5个知识小节。整除、约数、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十几个概念是构成本单元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用下图反映出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及本单元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8.
一、导入 (略 )二、梳理1.小组交流师 :请按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整理好的知识结构图 ,每组推选出一幅最佳的结构图。2.展示评价(生展示结构图并作介绍。 )生 :(边指结构图 ,边介绍 )我想数a能被数b整除 ,a是b的倍数 ,b是a的约数 ,所以我从整除引出倍数、约数 ,从倍数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从约数引出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我又从整除引出奇数、偶数 ,把能被2、3、5整除的数归到奇数和偶数 ,又从整除引出质数、合数 ,我认为互质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都和质数有关 ,所以我把它们连起来。[学生课前自主整理、课内小组推荐的整…  相似文献   

9.
数的整除     
理解整除的意义,明确整除与除尽的关系;理解约数与倍数,约数、公约数与最大公约数,倍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奇数与偶数,合数与质数,质数、互质数与质因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熟练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迅速准确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5、3整除;能正确熟练分解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第八册52页指出:“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开始)去除……”事实上,分解质因数,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分数的约分等,都涉及到先用那个数去除的问题。鉴于小学只教学数2、3、5的整除特征,因此在这个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强调由最小质数开始,依次用从小到大的质数去试商,以使学生有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1.
有的教师上课时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奢华和大容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全部“收入”课件,一堂课下来,连个板书都没有留下,结果不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就是搞得学生在课堂上顾此失彼,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而板书被誉为“微型教案”,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有利于教师讲课时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如笔者在执教“数的整除”这一复习课时,把知识点串成线,用板书沟通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如图1:数的整除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因数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整除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浅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数的整除包括约数和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质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五小节。其知识结构是: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1)了解自然数和整数的意义,理解数的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2)理解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熟练地求出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相似文献   

13.
[质数]除1以外,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自然数叫做质数(或素数)。在自然数列里,虽然越向后质数越稀,但质数的个数是无穷的,所以没有最大的质数。如3、5、11……都是质数。自然数1既不叫质数,也不叫合数。 [质因数]一个合数的质数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毕业复习时,怎样上好数学概念复习课?下面以“数的整除”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理清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数的整除”这一节概念较多,包括整除、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质因数、互质数、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等等。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牢固掌握。复习时,不能  相似文献   

15.
问题: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1680,这四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多少?(四川大学数学夏令营综合竞赛题)这是一道合数分解质因数的计算题。特点是已知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要求它们的和是多少。解题的关键是弄清积1680为合数,组成它的四个连续自然数因数一定是积的质因数或是几个质因数的积,并熟悉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步骤。分解步骤: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常用短除法。即先用一个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通常从最小的质数2开始)去除,得出的商如果是质数,就把除数和商写成相乘的形式;得出的商如果是合数,就照上面的方法继续下去,直到得出的商是质数为止,然后…  相似文献   

16.
<正>"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知识,是学生从学习整数进入学习分数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这一单元的知识非常重要。现将这一单元的概念及以后将要学习的有关知识整理如下: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偶数)、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整除、约数、质数、质因数、合数、分解质因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约分、互质数、分数四则运算、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通分。这一单元概念比较多,而且比较抽象,有些概念还易于混淆,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包含约数和倍数、能被2、5、3整除的数、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其中,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约分和通分中经常用到,所以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能被2、5、3整除的数是学好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好约分和通分的前提,所以熟练地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十分重要。而理解整除、倍数、约数、质数、合数等概念,明确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和求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的算理,需  相似文献   

18.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整除、倍数和约数的概念,了解整除与除尽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和、差、积及有余数除法的整除性定理。 2.理解一个数能被b整除的特征的概念,掌握能被2或5,5或25,8或125,9或3,以及7,11或13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熟练地判断一个数能否被以上各数整除。 3.掌握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互质和几个数两两互质等概念,理解最大公约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性质定理。 4.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能运用“查表法”“试除法”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质数,理解“关于大于1的任何整数,至少有一个约数是质数”的定理和算术基本定理。 5.理解用分解质因数法及用辗转相除法求最  相似文献   

19.
问题:5397除以一个质数,所得的余数是15,这个质数是多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小学生数学竞赛题)这是一道分解质因数的推理题。特点是已知被除数、余数且除数是质数,要求这个质数是多少。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质数和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及求法。关系:①(被除数-余数)=商×除数。即:被除数减余数的差能被除数整除。②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即:除数必须比余数大。意义:①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②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分解质因数。解题方法:运用关系和意义计算质数。解题:5397-15…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本单元概念多,内容较抽象,容易混淆的教学点多,概念之间又环环相扣。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学生必须掌握一个数的约数、倍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等概念和求法。学生要学好这部分内容,还要准确地判断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分解质因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自主回顾、整理,弄清整除、约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最大公约数、互质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