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截稿时间限制的报道”与“有截稿时间限制的报道”相比,前者固然有其劣势,但也不乏优势。一般来说,人们比较注重对后者的研究,而忽略对前者的研究,甚至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写作形式。前者这种形式如果运用得好,社会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无截稿时间限制的报道”是相对“有截稿时间限制的报道”而言的。西方国家的新闻有“截稿线”deadline之说,又译“死线”。由于报纸新闻竞争激烈,每个报社为了争取时效,对记者来稿规定了严格的截稿时限。地方版、要闻版都有不同截稿时间的规定。排版室的截稿线称为“cockup”,到此时间,版面应完全拼好付印。反过来讲,“无截稿时间  相似文献   

2.
从8月12日俄罗斯“库尔斯克”号爆炸沉没,到1O月25日,由于资金短缺和气候恶劣等原因停止打捞后,“库尔斯克”号的沉没依然是巴伦支海底一个不能解开的疑团。12月3日北方舰队新闻中心透露,沉没的潜艇右侧有一个长15水、宽2米的巨大凹陷,它位于核潜艇吃水线上方60厘米的位置。专家认为,这对研究潜艇的失事原因具有重大的价值。目前,俄罗斯“红宝石”中央海军兵器设计局的专家正在加紧对残片进行研究,并说,潜艇的沉没和来自上方的撞击有关系。不过,显然撞击的证据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3.
知识林     
网络新闻写作的技巧网络原创新闻的写作,与传统新闻写作比较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一、即时滚动式写作即改变传统媒体以单篇的静态报道,为多篇滚动的动态报道。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受到出版时间以及版面的限制,其新闻报道写作的文本是独立成篇的,网络媒体则不受这种限制,它的写作更接近通讯社记者的写作,但比传统通讯社的写稿与播发还要快。新华网把一篇网络新闻的写作过程描述为:事件发生或得知的第一时间:发快讯十分钟后:详细报道,多篇报道,以超文本的方式展开接下来:附上背景资材和相关报导最后:对此事件的评论如果快讯能够做…  相似文献   

4.
策划被誉为“科学基础上的智业产业”,是软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新闻实践中,选题策划只不过是每天必须的“功课”,是每一个版面的脉络,是每一篇文章的思路。 从今年起,北京晚报科教部延续了多年的科教新闻面临新的变革,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科教新闻要在早上九点清样。当日新闻九点清样,这在北京晚报的历史上还是没有过的。 我们办报纸的人可能都能深刻地体会这样一句话“──截稿时间不等待灵感”。既然截稿时间是铁的纪律,那么我们就不能寄希望于在早上两个来钟头的时间里,在其他单位还没有上班的情况下来临时拼凑版面,出路…  相似文献   

5.
徐泓 《新闻与写作》2000,(12):25-27
随着网络媒体的蓬勃兴起,网络新闻的写作成为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新文体。 网络原创新闻的写作,与传统新闻写作比较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一.即时滚动式写作 即改变传统媒体以单篇的静态报道,为多篇滚动的动态报道。 传统媒体的新闻写作,主要是纸介媒体的新闻写作,受到出版时间以及版面的限制,其新闻报道写作的文本是独立成篇的,即便连续报道,也是以“日”为单位,一天一更新。网络媒体则不受这种限制,它的写作更接近通讯社记者的写作,但比传统通讯社的写稿与播发还要快。例如我国的两个通讯社新华让与中新社,原来也实行的是滚…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06,(7):43-43
广播电台使用报纸的新闻制作《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广播电台获取新闻版面通常采用报社每天凌晨送报纸大样到电台的收发室.或者放在报社自己的收发室.等电台来取这样的传统方式;而电台播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拿到大样至选稿这段时间非常紧迫.一旦遇上“两会”报道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报纸截稿出版很晚.电台选稿的时间就更紧了。  相似文献   

7.
1月29日19时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编排上打破了先国内后国际的顺序,把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消息作为头条新闻播出,震憾了千千万万中国观众的心。这样破例的处理,也引起了外国通讯社的注意,美联社驻京记者当晚报道说:“中国国家电视台出人意料地打破它以往把国际新闻放在晚  相似文献   

8.
和一个部队报道员聊天.他说有个报社记者一次到他们部队采访.一条原本只计划在其他版面刊发的消息。最终却成为头版头条。这次“意外”不仅让他惊喜.也令他总结出不少关于新闻选材和报道时机把握方面的经验。他说,自己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以来.每次遇到类似的“意外”.都能从中学到东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老海 《兰台世界》2001,(2):42-43
8月13日,俄罗斯海军"库尔斯克"号多用途核潜艇沉入海底,成了2000年震惊世界的新闻.这艘价值连城的核潜艇发生在现代,人们完全有能力将它打捞上来.但是,有文字记载以来,又有多少黄金宝船沉入海底,因种种原因而无法打捞,而成为永久之谜.  相似文献   

10.
一个与报纸和通讯社无关的人问起我的职业,我会说“是新闻记者”。有必要进一步说明时,才加上一句:“我是通讯社记者,专给报纸和电台供稿的。”第一种回答,是因为对门外汉来讲,最容易理解。总的来说,报社记者和通讯社记者的日常活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话虽然这么说;虽然二者之间的区别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区别还是存在的。在同其他新闻记者的关系上,在消息的写法上,对通讯社记者都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报纸和通讯社做得怎样呢?应该说,同以往类似的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相比,这次也有改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等全国性大报,1月30日部在头版刊出“挑战者”号失事的消息(人民日报海外版和中国日报编排也比较醒目),并在当天及以后几天的国际版上,分别作了程度不等的连续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尉际版的连续报道最好,基本满足了广大读者渴求了解这一重大事件详情的愿望,弥补了电视报道的不足。但是,我国通讯社和报纸等传播媒介对“挑战者”号失事的报道,就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令人遗憾的问  相似文献   

12.
记者只负责采访写作,版面编辑负责组稿拼版,这种传统的办报方法已愈来愈不能适应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呼吁:记者与版面编辑是办报“流程”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要有版面意识.版面编辑也要有新闻意识.笔者由于工作的需要,既担负着记者的角色,采写新闻同时又要参与版面的拼排.在这里,结合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仅从记者的版面意识这个角度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记者为什么要有版面意识在《湖北日报》前年举办的青年编辑记者培训班上,一位资深版面编辑深有感触地说,由于记者缺乏版面意识,不少稿件到夜班编辑这里“受阻”不好处理,甚至因此被“压死”.与此同时,不少记者有时出埋怨,自己的稿件在版面上没有处理好,见报效果并不理想.这两种感触实际上反映了同一个问题:记者的版面意识.然而,再深入探讨,便可发现这是当前新闻改革与版面改革的双重要求.随着新闻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必然要依赖广大新闻工作者素质的不断提高.记者既要有专长,又要成为“多面手”.在沿海城市的一些新闻媒体中,采编合一成为一种趋势.作为报纸来说,记者既要能采写新闻,又要能用电脑编排版面,在这里、记者、版面编辑已经合为一体.现在,这种办报趋势已经渐渐向内地发展.因此,记者应具备版面意识,甚至  相似文献   

13.
看到《报刊文摘》1988年12月27日一版摘载《新闻战线》的《新华社副总编朱承修谈沈从文逝世消息迟发的原因》的摘要后,令人对我国新闻事业及其体制上的诸多弊端,感慨系之。下面引《报刊文摘》所载,谈谈个人想法。一、“沈从文先生5月10日晚逝世,没有哪个单位向我们通报情况。”这种惯于坐等“新闻”自己报来,“新闻”不来,又不承认自己没抓到新闻,如此被动的局面,反映了我国新闻事业的虚弱素质。这种虚弱是我国新闻事业所以不“新”的劣根所在。当然还有别的表现和原因,如通讯网的作用等。二、“记者……稍一折腾,截稿时间已到,一条短消息没能抢出来。”这个“截稿时间”,完全是体制上的问题。什么时候新闻事业能出现“全天候”服务(特别是通讯社),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真正成为新闻事  相似文献   

14.
记者要想从分析逐日的工作中获得经验和教益,一个好办法就是在日记或工作日志上对承担过的各种任务作笔记。从一份记载忠实的工作日志上,你可以知道自己干了多少工作,以及为此花费了多少时间。精确的时间观念在新闻业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你本人写的私人工作日志能够帮助你提高工作效率。填写工作日志,可以按自己的意图尽量简要些,只登录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你何时接受任务的,何时完成工作,和谁打了交道,并且记下他的电话号码以备今后查考。根据我自己的工作日志的记载,我可以重新描述出我当早班记者的那些值得纪念的日子里的忙碌情况。比如,其中有一天我写了这四篇报道,这四篇赶写的报道,每一篇都说明了新闻业的特点是处在压力下进行工作,要考虑规定的截稿时间。下面我谈谈这四篇报道的采写情况。  相似文献   

15.
新闻的“真实性”,是一个求索不尽的话题。只要你同新闻结缘,你就不能不时时渴求真实,不能不为真真假假所磨砺。说到底,记者的权威,是真实性的权威:新闻媒体的力量,是传播真实的力量;报纸版面的荣光,是真实纪录的荣光。没有真实,便没有新闻,也便没有新闻媒体,更不会有赖以生存的“他们”和”我们”。因此,谁想在报纸版面上打新闻“真实性”的鬼主意,谁就是在拿新闻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6.
这里说的“情况反映”,指的是通讯社或报社记者、通讯员采写的内参稿件。它本不是一种独立的新闻文体。但随着“情况反映”日益被人们所注视。日益为记者、通讯员所必须掌握的一种新闻表现手段,这里把“情况反映”作为一种新闻文体来阐述。(一)采写“情况反映”是记者、通讯员的基本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国外新闻采编人员职称、职务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报纸、通讯社的体制不同,记者、编辑职务系列以及工资、报酬也大不一样。 一、美国 美国没有统一遵守的职称规定,各报社、杂志社、通讯社都有自己相应的制度。 一般地说,编辑分为四等:“总编辑”、“编辑”、“助理编辑”、“初级编辑”。初级编辑下面还有实习生,不属于编辑职务。“初级编辑”相当于中国的编辑,“助理编辑”就有发稿权。 记者分为三等:“高级记者”(即“资深记者”)、“记者”、“助理记者”。记者低于编辑,有的高级记者甚至可能只相当于助理编辑。  相似文献   

18.
环球速览     
普京当选总统后最早访问的是英国,他与英国首相布莱尔之间似乎建立起了某种特殊关系。这一点在俄军核潜艇库尔斯克号出事之后,表现得尤其明显。 K141库尔斯克号战略核潜艇在8月12日沉入北极圈内巴伦支海海底。 英国在事发两天后派出了一艘微型救援潜艇LR5,这是该种设备建成后第一执行任务。  相似文献   

19.
"如果组织上规定你报道哪一个领域的科技新闻,你就会有这样一个任务:跟科技人员交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你要知道这个领域的情况,单靠自己是很困难的."1987年4月17日,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钱学森在全国科技新闻研修班上,专门就"优秀的中国科技记者要考虑的几个问题"发表讲话.在钱老的眼里,"跟科技人员交朋友"是科技记者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20.
去年第二季度,我在小通讯社值班三个月,虽然每天只摘发一两篇几十字或百把字的新闻稿件,却给了自己一个全新的感觉,那就是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新闻。 走进报社当编辑记者已三十余年,可说是时间不短了。不管当编辑也好做记者也罢,都是编写新闻给读者看,自己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出现的。这次作为小通讯的值班人员,每天从当地新闻媒体摘发新闻,介绍给更广泛的读者群。因此,自己所站的角度便来了个180°大转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看新闻媒体的新闻。仅当地报纸一天就有两张八版七八万字之多,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