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笔撰文叫“命笔”;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写作中断叫“辍笔”:别人口授写成的文字叫“代笔”;集体讨论,一个或几个人起草的文字叫“执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特别精呆的文字叫“妙笔”;体现文章笔法、写作技巧的叫“文笔”;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写的  相似文献   

2.
推敲"新闻"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使用拉丁字母的各种文字中,“新闻” 的概念的能指较为明确。中文“新闻”概念的能指较多,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叙述背景来判断。有时指整体的新闻媒介群或具体的新闻媒介,有时指大众传播行业、各种新闻活动、新闻教育、新闻学,或与“宣传”、“舆论”等概念等同。狭义“新闻” 的概念,又特  相似文献   

3.
"小题"也要"大做"--撰写书籍"内容提要"AB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内容提要”亦称内容简介、内容摘要、内容说明、内容梗概等 ,是书籍的一种辅文 ,是用来扼要介绍书籍内容及其特色的概括性文字。“内容提要”一般印于扉页背面 ,也见印于折口、封底或移到护封、腰封上者。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从事编辑工作实践的体会 ,从重要性、内容结构、语言文字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对撰写“内容提要”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似少非少 ,举轻若重书籍中的“内容提要” ,一般仅二三百字 ,却忠实地反映了书籍的总体面貌。其意义在于供读者和发行机构选购或预订书籍时参考 ,并作为图书馆储存图书的信息资料。“内容提…  相似文献   

4.
农林科技期刊来稿中使用非法定面积计量单位“亩”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为执行科技期刊面积计量单位标准化 ,编辑须将“亩”换算成“hm2 ”或其他法定面积计量单位。本文在总结“亩”换算成“hm2 ”或其他法定面积计量单位过程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基础上 ,提出了避免差错的常用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农林科技期刊中使用“亩”的基本情况  “亩”是我国 1992年 1月 1日起停止使用的非法定面积计量单位[1] 。由于“亩”为我国人民和广大农林科技工作者所惯用等多种原因 ,目前使用“亩”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据统计 ,2 0 0 2年《新农…  相似文献   

5.
汉 字中的省略词“等”字 ,实在是个奇妙的发明。如果没有这个“等”字 ,凡记者作文都要“一一道来” ,巨细无遗 ,那不知要虚耗自己多少笔墨 ,浪费别人多少时间。但也有用得不妥的 ,就是该“等”时不“等” ,不该“等”时乱“等”。该“等”不“等” ,主要见之于会议报道的出席人员名单。有些并非十分重要的会议 ,与会者名单也是长长一大串 ,赵钱孙李 ,无一遗漏 ,读者读不到一半已经不耐烦 ,但后面还有周吴陈王哩!不该“等”的乱“等” ,也有。如有一则消息《中国诞生3·15标志》报道说 :“中国消费者协会今日正式推出《3·15标志》…  相似文献   

6.
对多重列类法中的"前归法"和"后归法"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在《中图法》中,同样属多重列类的类目,却不能对每一多重列类的类目指出具体使用“前归法”或“后归法”的归类方法,即使指出了用“前归法”或“后归法”的归类方法,但在注释中存在着不够完善和未能保持前后用语一致等缺点,就此提出了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时下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是国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于“和谐”、“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流行词语的内涵和实质,学者们多有阐发,但对其源流却鲜有考释。“和”、“谐”二字最早见于金文,其义相近相通,都有调和谐顺之义。《广雅·释诂》云:“和,谐也。”《尔雅·广言》云: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强调创造性和稳定性协调统一的和谐社会,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理念的提出是非常适时和必要的。“和谐”由“和”与“谐”两字组成。“和”是指在属性和功能上有差异乃至对立的不同事物或要素相互之间能够补充、配合、契合与调剂,反之,单一或同质而无差别的事物排斥补充、配合与调剂,是谓“同”;“谐”是“和”的最佳状态,是指不同的事物或要素不是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紧密地切合、顺和、协调、无…  相似文献   

9.
唐天虎 《新闻实践》2009,(11):31-32
名为“晚报”不一定“晚出”常常有论者以数量来证明我国晚报阵容强大,如“截至2002年,全国晚报共有147家”等这样的论证,这是把所有名为“晚报”实际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晚报都包括进去了。业界对晚报这样概括:傍晚前出版的综合性城市报纸;每天下午或傍晚发行,供人们晚饭前后阅读的报纸,是一日间发行最迟的报纸,常报道午前的消息。按照这个标准,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样本书"现象-与于安义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于安义同志的文章《对“样本书”现象的再思考》(以下简称“于文”)在《大学图书馆学报》1989年第3期发表后,编辑部收到一些读者来信来稿,提出种种相同或不同看法,见仁见智,相信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及于安义同志本人都会有所启发和帮助。不过在讨论中有一个歧义的问题,似乎应该先明确一下。在高校图书馆,确实存在“样本书”,或“库本”,或“保留本”,或“保存本”,名称既有不同,具体的做法更因馆而异。如北大有“库本”之称,库本,不外借,但可在馆内阅览;清华则实行“样本”制度,中文期刊、(以及一部分中文图书)到馆,先提出一本单独收藏,基本上不外借,也不供馆内日常阅览,意在保存品种,以备不时之需.于文的议论对象,看来是属于或类似于“清华型”的;而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对“样本书”的理解,基本上是“只供馆内阅览,不能外借”的“北大模式”。我们对两校的做法并不敢贸然置褒贬之词,也不认为于文一无可商榷之处,至于“样本书”等名称的统一及精确定义的问题,更不是我们所能解决的(当然,希望本刊的讨论能推动专业名词术语标准化的工作),发表于文的初衷在于开展改进或改革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讨论。近几年来,国内外书刊价格猛涨,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却维持原状或增加有限。面对“少米之炊”,纵然是巧妇,也不能尽如客意,赧颜捧出“舍书保刊”、“舍外文保中文”、“减复本保品种”这几样劣菜。就中文图书而言,平均复本量只在2—3册之间,如何尽可能好地满足数以百、千、万计的高校师生的需求,在文献收集、开发利用方面还是有题可做的。愿《大学图书馆学报》多刊登这方面的研讨文章,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江西境内无论城乡,陌生人相逢,彼此总爱以“老表”相称。或视对方年龄,将“老表”具体化为“表公(奶)”、“表叔(嬷)”“、表兄(嫂)”等。包含在这一声“老表”中的乡情、亲情,足以使人平添几分“他乡遇故知”的欣慰,从而迅速认同、消除距离。尤其有趣的是,外省人(如湖南、福建、广东、四川)也惯于将江西人称作“江西老表”或简称“老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军来到井冈山,深入赣南腹地,上上下下都尊称当地群众为“老表”,很快使军民亲如一家,情同鱼水。顾名思义,“老表”即“中表”,本为表兄弟之互称。…  相似文献   

12.
现在,“综合征”这三个字是越来越常见了,如“疲劳综合征”、“肾病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机综合征”、“空调综合征”、“快餐综合征”等等。专家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很多新的疾病,这些疾病常常是反映出不只一个器官而是多个器官或系统同时出现问题,在治疗上必须要综合起来对待。另外,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  相似文献   

13.
9月3日,胡锦涛同志在三次讲话中多次提到“苏联”。如他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讲话,就有四处提到“苏联”——“苏联最早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提供了宝贵援助”“苏联红军开赴中国东北战场”“远东国际法庭以及中国、苏联等国的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在中国东北战场上英勇献身的苏军烈士”。然而,从苏联解体以后,我国传媒上开始出现“前苏联”一词。例如: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前苏联共产党领导前苏联人民打败纳粹德国;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无产阶级推翻沙皇,于1922年建立了前苏联;前苏联民歌…  相似文献   

14.
邹韬奋先生倡导的"生活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竭忠尽智的服务精神 ,是20世纪20年代就蜚声中外的新闻出版学家邹韬奋先生倡导的“生活精神”的三大目标之一。阐发了“生活精神”的精髓 :开创事业苦中乐干 ;为读者办事尽心竭力 ;真诚服务甘愿奉献。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阐明了“生活精神”应备的几种心理品质 :对意义要有深刻认知 ;用情必须确当 ;须有美好性格特征 ;须有优良气质 ;须有较高学识能力等。最后阐明了“生活精神”赢得社会和读者的热爱 ,乃是心理上的“投桃报李”效应  相似文献   

15.
同任 《编辑学报》2005,17(1):34-34
期刊文章和文稿中 ,常见如下一些说法 :功率达到 2 0 0kW以上纯度达 98%以上波纹度降低达 60 %以上到会人数达到 15 0人以上等等。“达到”意为预期或实现某一目的、目标、程度、水平 ,以及数量或数值等。若指的是数量或数值 ,就是达到的某一线或某一点 ,而不是某一范围 ;因此 ,上述说法是错误的。比如 ,说“功率达到 2 0 0kW以上” ,即凡大于“2 0 0kW”都是它所指的 ,所指就不确定 ,与“达到”的意义不符。因此 ,上述说法应分别改为 :功率超过 2 0 0kW纯度超过 98%波纹度降低超过 60 %到会人数超过 15 0人等等。“达到80%以上”的说法是…  相似文献   

16.
"一"不能都改为"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同任 《编辑学报》2005,17(1):39-39
在期刊审读中发现有的期刊把许多仍应当用“一”的而改用“1” ,例如“作为 1个国有企业”“每 1个步骤”“这是 1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方法”等。按国标《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作为语素的数字 ,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律”“一方面”“第一”“一届二次理事会”“一气呵成”等。这些比较不容易出错 ,而常常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另外一些情形。为了做到“得体” ,这里针对该用“一”还是该用“1”提出几条建议“规则” ,供同人参考。规则 1 “一”后为名词时不用“1”。例如“…  相似文献   

17.
近日偶尔登陆《××晚报》衡水记者站的网站,被首页的“启事”吓了一跳:居然自称《××晚报》是河北省发行量、广告收入“双龙头”的“主流媒体”(且不去计较这句话水分有多大),并公布了24小时有奖新闻热线,称该记者站采集的新闻,“以社会新闻为主,侧重车祸、火灾、爆炸、跳楼自杀等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传媒一贯重视典型宣传的同时,另一种新闻现象渐渐地引入注目起来,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小人物报道”或“平民化的新闻浪潮”,人们耳熟能详的如央视的《生活空间》、中国青年报的《冰点》。但如果要给此类新闻起一个名称的话,还应该用《深圳法制报》一个专版的名称:零度新闻。因为同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零度”这一关键词较为准确地传达了这类新闻在视点、视角、立意等具体传播技术层面上的方法论意义;更重要的是,“零度”还形象地表征着全面、客观、实在地向受众提供生活与人生定位的新闻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典籍和文物资料,为世界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文化典籍和文物资料,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风貌之后,有些已失佚不传;有些还遗存于地下,或密藏于洞窟山岩。古代,我国曾有两次文物典籍的发现,即汉代的“孔壁古文”和晋代的“汲冢竹书”,都与文化有极大的关系。 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又发现了河南安阳的“殷墟甲骨”、西陲的“汉晋简册”和“明清内阁大库档案”。其中“殷墟甲骨”和“居延汉简”属于“废弃物”,“孔壁古文”是躲藏秦始皇“焚书坑儒”…  相似文献   

20.
近日读《新闻记者》第9期关于李蓉与采访霍金的文章 ,发现对于“制高点”的说法差异很大 ,不知该如何理解。一文中说 :“记者的采访、写作要有思想的制高点。有了制高点 ,才能登高望远 ,视野开阔。李蓉的作品往往达到了这样的思想制高点。”另一文说 :“所谓制高点 ,就是新闻的源头。本次霍金来华……第一制高点是浙江大学新闻办……第二制高点是丘成桐教授和吴忠超教授。”“制高点”原为军事术语 ,说的是军事上能够俯视、控制周围地面的高地或建筑等。上述二文所述 ,显然都是比喻义。所谓“思想制高点”无疑是指思想认识上超过一般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