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为你自己     
知道尼采是个疯子的人,远比看过尼采文章的人,多得多。我们怎样找回自己呢?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他是一个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如果说兔子有七张皮,那么,人即使脱去了七十乘七张皮,仍然不能说:"这就是真正的你了,这不再是外壳了。"一个看过许多国家、民族以及世界许多地方的旅行家,若有人问他,他在各处发现人们具有什么相同的特征,他或许会回答:他们有懒惰的倾向。有些人会觉得,如果他说他们全是怯懦的,他就说得更正确也更符合事实了。他们躲藏在习俗和舆论背后。从根本上说,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他在世上只存在一次,不会再有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份相同的报纸。因为世界上不会有两位风格完全相同的总编辑。每位总编辑都在坚持大的原则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风格特点和好恶来运作着自己的报纸,因而所有报纸都在具有新闻媒体共性的同时,呈现着各自不同的、丰富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吗?许多改变历史的伟大人物都曾被人当作毫不起眼的"野草". ■就从爱因斯坦说起吧!这位大科学家在小时候是个既愚蠢又不善表达的男孩,他的父母都以为他是智障.到中学时,每科成绩都很差,他的老师建议他休学,甚至对他说:"你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相似文献   

4.
分享财富     
世界上到处都有聪明的、智商高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成功.也许他们最后找到了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足以满足他们基本的需求,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还是离他们很遥远.这个世界上同样有很多没有学历、没有什么技能的人,就像我一样的男人和女人们.他们开始创业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只有梦想的支撑,希望有一个巨变能够给他们带来成功.但是巨变也不会光顾到很多人的身上.  相似文献   

5.
如果不担心被看不起,也不会看不起别人。港陆交流越来越多,文化心态上的问题也会慢慢消融我在反省,香港人对内地人有没有敌意。我第一次到香港是1987年,期间曾经有4年在美国,到现在已经25年了。从历史上看,香港人对内地人有优越感,有同情,甚至也有某种怜悯,有看不起,但是谈不上"敌意"。"敌意"这两个字至少在过去是没有的,如果有也是最近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和朋友一起逛街,去超市购物,去公园散步,步行去上学,坐地铁去上班,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幸福吗?人类真的登上过月球吗?假如有人告诉你,恐龙从来没有出现在地球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科学或是文学,我们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你会相信他吗?你知道什么人被称为“被剥夺了洗澡和理发权利的人”吗?当有人从你身边经过,只是因为他穿了长外套,你会紧张吗?你会认为他将随时掏出自动武器向你射击吗?你对陌生异性微笑过吗?你愿意他们看到你的笑容吗?这些问题似乎不值一提,无论回答“是”还是“不是”,回答的人大概都会在前面加上“当然”两个字。就像我们当然热爱和平,每个人当然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男女当然平等,每个人当然拥有恋爱的自由和信仰的自由,就像我们拥有逛街和吃冰激凌的自由一样简单。  相似文献   

7.
正拖延症候群无疑是庞大的,以至于"拖延症"成为跨越各个年龄段、各个行业群体最有共鸣感的词汇。我们被这一顽疾折磨,拖沓、焦虑,被负罪感、挫败感围绕,但如果你认为高高在上的名人肯定是效率奇高,不会如我等凡夫俗子一样拖拖拉拉,那就错了,其实有为数不少的名人也同样罹患拖延症。我们从小就熟悉的画鸡蛋的达芬奇,因为自己的严重拖延症,给这个世界留下的草稿比艺术成品要多得多。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为了克服拖延,  相似文献   

8.
省时绝招     
多花点时间在时间管理上。就节省时间而言,你和最有钱有势的竞争对手一样有利。人的一生中能够节省下来的时间是很惊人的,你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完成许多事。譬如:1.在车子里装一部电话。2.拜访客户前,一定要先打电话确定他在。3.一定要把车子停在不会被堵  相似文献   

9.
马吊与麻将     
有人调侃说.世界上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京戏和麻将。正如长辫和小脚曾是中国人的象征一样.京戏和麻将也是中国人的象征。当然,京戏与麻将不完全一样.但流行的程度的确十分相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谁入地狱     
赵州禅师说了一句话:但愿所有人升天,惟希望你沉入苦海.这句话其实是对我而言. 那时"文革"开始不久,与"三家村"有牵连的我掉进了二十多年的苦海.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双手被铐从合肥被押回淮南,路经水家湖转车,这是一个肮脏和混乱的小站,押送我的人饿得下车就找饭店,我虚弱的身体跟着跑得筋疲力尽,好歹在一个包子铺前停了下来,他们将手铐解下一只,把我锁在一个自行车架上.其实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哪里跑得动呢?我口袋里只有两分钱,不够买半个包子,押我的人为了与我划清界限,当然也不会给我买.我手铐在车架蹲在地上,以便等他们两人吃完后上路.这时,我旁边一个农村妇女端着几个包子喂孩子,贪嘴的苍蝇围着他们嗡嗡叫,挑食的孩子只吃馅不吃皮,五个包子皮都滚落在地上.尽管这时行人围了一大圈,像是观看动物园新来的动物一样看我,还有些打人打得红了眼的陌生行人,不时地给我几脚,我满脑子里是难以忍受的饥饿,这时"自然需要"绝对超过了"社会需要",我已顾不上什么羞耻,抓起爬满了苍蝇的五个包子皮,连土带沙狼吞虎咽地塞到了我饥肠辘辘的肚子里……  相似文献   

11.
杨春兰 《传媒》2007,(12):64-65
"我们为这本有78年历史的世界领先商业杂志感到骄傲.我们尤其自豪的是《商业周刊》的读者群持续增长,现在已经达到每周480万读者.但是我们生活在你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时间压力、全球竞争、信息过量和持续挑战的世界.跟你一样,我们不能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2.
"只要你读过书、看过报,你就要感谢他,就像你每天用到电灯要感谢爱迪生一样."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碑上,想被人铭记;有的人铸造了自己的雕像,想被人歌颂;而您,用自己发明的照排术,把您的名字印刷进了人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好面子,中国企业一样好美誉,这是对尊严的维护,无可厚非.但是.人总有缺点和失误,不可能永远鲜花掌声相随.当你被当众批评时,你不可能像金榜题名一样的态度吧?  相似文献   

14.
陈力丹教授的新闻"聚光灯理论"在传媒界人人尽知。他说:"我们的五官能接触到的世界其实很小,眼睛能看见的东西其实很少。你怎么知道世界是个什么样子的呢?是媒体告诉你的。可是,媒体能告诉你的东西也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媒体报道就像黑暗里的一个聚光灯。你告诉公众什么,哪怕是非常客观的报道,实际上也把这个事情放大了。只要你报道了哪个地方,‘聚光灯’就照到哪个地方,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到那里,这已经有一定的放大作用了……"  相似文献   

15.
抢救意识     
世界上许多事情是不能等待的,就像无情的岁月一样,失不复得.错过了,便会留下永远失去的遗憾.这时候我们往往会痛心疾首、捶胸顿足地纠缠在无数个"假如当初"的后悔之中,虽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但是无论如何"假如当初"是不会再回来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气势豪迈的词儿正在流行起来.这个词儿叫做:打造文化.常常从媒体上得知,某某地方要打造某某文化了.这文化并非子虚乌有,多指当地有特色的文化.这自然叫人奇怪了,已经有的文化还需要打造吗?前不久,听说西部某地居然要打造"大唐文化".听了一惊,口气大得没边儿.人家"大唐文化"早在一千年前就辉煌于世界了,用得着你来打造?你打造得了吗?  相似文献   

17.
读书的癖好     
人的癖好五花八门,读书是其中之一..但凡人有了一种癖好,也就有了看世界的一种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特别的世界。不过,和别的癖好相比,读书的癖好能够使人获得一种更为开阔的眼光,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也许可以据此把人分为有读书癖的人和没有读书癖的人,这两种人生活在很不相同的世界上。  相似文献   

18.
第四章选购设备第一节计算机和操作系统苹果和Wintel许多广告公司的人,如果你告诉他用IBMPC兼容机一样可以做出很好的彩色印刷品,可能任你说破了嘴皮他也不会相信。而一般的用户,特别是人个购买机器的,打死他也不会去购买苹果公司的POWerPC。如果是这样,电脑彩色印刷岂不永远不能普及了吗;在个人计算机出现的早期,有许多种规格在市场上流行。苹果公司不是最早的一家,但它是第一个将个人计算机从玩家手中变为有实用价值的工具并大量生产的第一家。苹果IIe型电脑也曾风靡亚洲。但曾几何时,亚洲很快变成了IBMPC及兼容计算机的…  相似文献   

19.
他们是香港的"97一代",曾经困惑却懂得反思。回归之前,他们接受了完整的港英教育,在那些教育中,没有自己的国家认同。回归之后,他们突然有了明确的国家身份只有当你和香港人深入地交流,才知道97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在1997年之前的100多年,你在大街上问一个香港人,英国有哪两个政党,现在的内阁是哪个党执政,他可能完全不知道。"香港文艺评论家梁文道和在电视上一样,善于说服。"港英教育最大的特  相似文献   

20.
“做”与“作”两个字常常在我们的书刊报章上用错。这两个字不但含义相近,而且在普通话(北方话)中读音也一样,都读zuo因此,很多人分不清,有时候就混着用。实际上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在南方一些地区,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吴语地区(上海一带),“做”读上声,“作”读入声。所以南方人一般不会用错;从意义上说,这两个字意义虽相近,都包含有下列几种意义:1.从事某种工作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