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在很多国家,绝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他们的信仰并不与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产生冲突,很多人都是非常虔诚的宗教追随者,但是其个人事业也发展得非常成功,他们甚至还依靠宗教信仰给自己带来的力量,为社会作出了更大的贡献。他们的这种宗教信仰态度很值得国内有固定宗教信仰的人学习。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形容词?因为事物的状态千差万别,需要大量的词汇来形容它们.世界太丰富了.哲学家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的道理,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人,所以也不会有两个相同的主持人.人活在这世界上被人记住的,常常是与众不同的地方,要是所有地方都和别人一样,那"你"还以什么资本被称为"你"呢.  相似文献   

3.
九把刀与韩寒有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是年轻有为又畅销的小说家;他们都写了很多书;他们都以特立独行的姿态活在自己的社会中,喜欢他们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也很讨厌;他们都很会赚钱;他们都多任务,九把刀除了写小说,还拍电影、拍广告,改编自己的作品,到处演讲……,至于韩寒,他还是个赛车手;他们都很有自信与个人风格;他们都努力以自己的方式和这个世界战斗;他们都喜欢创作,对创作持有高度热情;他们都是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4.
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回答。但我们应该知道成功有很多种定义,有些人终生都在追逐名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也许),有些人毕生都灯红酒绿,他们生活得也很(当然);还有更多的人在平淡充实、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  相似文献   

5.
刘宏 《青年记者》2017,(25):56-57
知道越多就越愿意表达吗? 通常来说,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人知道的事情越多,就会表达得越多.在这种逻辑中,知情权就变成了表达权的基础.如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人就是这样构建知识分子的,因为知识分子知道的东西多,所以他们理所应当多表达.甚至一些媒体干脆把某些知识分子称为知道分子,形容他们什么都知道.但是,实际上知识和知道之间并不能够画等号,知道往往强调广度,而知识突出的是深度,或者说是专门性.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媒体知识分子倒更像是知道分子.  相似文献   

6.
图书营销并不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说到底营销的门槛不高,但是要做好图书营销,下的功夫也不能少。很多做图书营销的人苦不堪言,在于目前的图书营销过于规模化和模式化,没有创新,不考虑效果,各种无效的宣传比比皆是。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成功的营销都是不可能完全被复制的。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会有两套相同模式的营销策略。因为每一个产品都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7.
图书营销并不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说到底营销的门槛不高,但是要做好图书营销,下的功夫也不能少。很多做图书营销的人苦不堪言,在于目前的图书营销过于规模化和模式化,没有创新,不考虑效果,各种无效的宣传比比皆是。首先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成功的营销都是不可能完全被复制的。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会有两套相同模式的营销策略。因为每一个产品都是独特的。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比美国人的自我感觉更好,他们有很多引以为傲的东西:美元、微软、好莱坞、航天飞机、选举制度、对外援助,以及电视新闻——他们可以坐在家里,看电视直播被控杀妻的体育明星辛普森与警察玩的追车大战,看总统选战时一轮又一轮的电视辩论,当然,也可以看到喷气客机撞入纽约的摩天高楼。很多  相似文献   

9.
一凡 《湖北档案》2013,(5):28-28
人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是人生的实践者,也是人生的规划者。每个人都想有一个轰轰烈烈的人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成功世界。有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是人生的胜利者。但是,还有许多人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不一定是人生的失败者。  相似文献   

10.
变局中的政治与人 政治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都很大,因此我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这里有《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有马立诚的《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基辛格的《论中国》,还有李慎明等主编的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等.我觉得,它们都探讨了时代巨变来临时人们的选择. 与正本不一样,《我的前半生》的灰皮本让我看到了又一个溥仪.在变革之际,是什么在改变人?人究竟能够被改变到多大程度?溥仪的两部书提供了有趣的样本.而空军大校张聿温所著《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则探讨了另一次巨变与中国政治、与中国人的复杂关系,涉及了什么是权力,以及领导人的性格,甚至精神疾患的问题.虽然讲的是历史,却像是窥视未来的一道门缝.  相似文献   

11.
别帮倒忙     
北京和很多城市正逐步实施公共汽车的无人售票方式,其中也包舍无人收票。 收票,是我们过去的一大景观,电汽车、地铁、展览馆、公园、影剧院,无论什么地方都可以见到几个面目呆板的人向你伸出命令式的手,对所有人都显示出毫不信任的神情。他们做得自然很对,如果没有他们,便会有许多人冲进去,不存在任何愧怍地尽情享受,而那些地方将分文无收。现在收票越来越变为我们的土特产了,因为世界上许多城市的许多地方已经没人收票。所谓没人收票并不等于不必买票,只是完全靠自觉罢了。我想起了香港地铁,处处整洁有序,除了兑换零钱的窗口站着两位小姐外,售票、进出、车箱里外未  相似文献   

12.
记者的架子     
很多人都忌讳谈记者的架子问题。其实记者要学会摆架子,但不要随便摆架子。不少人都嫌记者架子大,但是没有架子有时很多事也很难办,尤其你要求别人,而信心又不足时。有时候架子又会害了你。我的体会是:对上,要有  相似文献   

13.
冯东书 《湖北档案》2001,(12):40-42
(接上期)   世界上惟一从最高层到低层都有领导职务的人   陈永贵自从1973年8月当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以后,就成了世界上过去没有、大概以后也不会有的怪官.……  相似文献   

14.
一个异常复杂、动荡而脆弱的世界正在向我们靠近,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其实对此毫无察觉.相反,他们对世界的动荡变化抱有-种儿童般天真的乐观.他们从骨子里相信.  相似文献   

15.
自信者胜     
有一位学者说:“自信才能成功,自卑使人失败。”对的。一个民族,一个地方,一个群体,一个个人,都是这样。世界上凡是缺乏自信的民族和个人,总是想靠别人的恩赐来改变自己的窘困处境。但是别人还总是不愿在他们身上白费那份力气。因为不自信就会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那就会成为扶也扶不起的软骨头。  相似文献   

16.
袁岳 《图书馆杂志》2008,27(5):81-88
袁岳: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很多人都说中国国情是什么?老外在我们中国做生意,我们会说他们不懂我们的国情,人家就请教你了"你说中国国情到底有些什么啊?"我们会发现国情也不容易说出来,我们到底是什么国情跟人家不一样?事实上在我们中国,国情有两样法宝.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开会?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到世界末日那一天,上帝把人分成了两类,好人让他们去了天堂,坏人呢,都送去了会议室.还有人说:"如果哥伦布有个委员会的话,那他现在还在岸上没能出发."这个世界上有没有谁喜欢开会胜过看电影的?估计没有.为什么?通常一部电影持续90分钟到2小时,会议也是.可是,会议是交互式的,但是电影不是.我们不能冲着屏幕叫:"别进那个房子啊,你这个白痴!"更重要的是,电影不能真正影响我们的生活,不能让我们因为故事的结果而做什么事.但是会议和我们的生活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NBC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应牵涉到损其名誉的外界利害关系中去.他们中不管什么人都不应参加任何商业活动或金融活动,他们在经济上都应没有任何可能与公司利益相矛盾的利益.任何工作人员也无权  相似文献   

19.
评论政治问题,需要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熟知国情,洞悉时局的大智慧. 提到王造时的名字,估计不少人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如果说“七君子”事件,相信很多人都会恍然大悟:哦.然而,很多关于“七君子”的表述,都是“沈钧儒等”,王造时的名字和影响,也在“等”字后面被逐步淡忘.历史学者姜平在为王造时立传时,特意用了“斯人独憔悴”的诗句. 王造时或许有不少的身份,但政论家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早在学生时期,王造时就表现出无所畏惧的勇气.  相似文献   

20.
漏洞     
高兴 《档案管理》2007,(2):87-87
许多年前,有个求道的年轻人,为了获悉人生的道理,不辞辛劳,长年累月,跋山涉水到各地探访有道之士,寻求答案.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也求教了很多人,但他觉得自己一点收获都没有.这令他很失望,左思右想,也琢磨不出到底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