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行高级中学《生物》(必修 )教材第 57页最后两行“在交换吸附的过程中 ,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减少了 ,……”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根细胞与土壤溶液发生交换吸附时 ,主要是以根细胞上的H 交换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 ;以根细胞上的HCO-3 交换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所以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并没有减少 ,减少的应是矿质元素的离子。因此教材应改为“在交换吸附的过程中 ,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矿质元素的离子减少了高级中学《生物》教材一误@牟永光$山东省栖霞市第五中学!265313 @李建英$山东省栖霞市第五中…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是我省实验会考的必考实验。但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来做这个实验时,笔者感到存在以下问题:①用洋葱的根做实验材料时,由于洋葱的生根率低,且本实验要用大量的洋葱根才能收到应有的实验效果,所以在实验前5~6天,必须从市场买大量的洋葱,花不少时间来培养洋葱根。②用0.01%的亚甲基蓝溶液来染色时,染色时间若超过1分钟,此时根成蓝色的因素有三个:a、能否用蒸馏水反复冲洗洗掉浮色;b、通过交换吸附现象到根细胞膜外侧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这部分亚甲基蓝阳离子可以和Ca~(2-)发生交换吸附;c、通过主动运输到根细胞内侧的亚甲基蓝阳离子,这部分亚甲基蓝阳离子已进入细胞内部,不可以和Ca~(2-)发生交换吸附。所以染色时间过长,在做下一步对比实验时,虽然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但根的颜色变化不明显。③用小烧杯来做对比  相似文献   

3.
去阳离子水的制取湖南益阳市十四中(413051)姚君山中学生物实验中经常要用到蒸馏水,但有些学校因条件限制无法买到或制取蒸馏水。根据我们的经验,用去阳离子水代替蒸馏水作“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同样可得到满意的效果。去阳离子水的制取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物》乙种本第42页在阐述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样,H~ 和HCO_3~-就进入土壤溶液中,而土壤溶液的一些阳离子和阴离子则被吸附到根细胞膜表面上来。根细胞率的H_-~ 和HCO_3~-与土壤溶液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发生交换的过程,就叫做交换吸附。在交换吸附的过程中,根细胞附近的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减少了,距离根细胞  相似文献   

5.
生物实验材料制作两则宣恩县一中杨芳泉(445500)一、用玉米根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高中生物课本中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安排在秋季做,用的材料是洋葱根。秋季洋葱已经过休眠,易于长根。但春季做这个实验,用当年收获的洋葱很...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必修本《观察根对矿物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中,根尖的制备以及去阳离子水的制取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现就我的做法简介如下。1 制取去阳离子水 1.目的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我选用的是磺酸型苯乙烯—二乙烯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天然水进行处理,除去阳离子,代替本实验中的蒸馏水进行染色后浮邑的漂洗和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7.
浮色冲洗法     
在观察“根对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中,有一步骤是用蒸馏水反复冲洗已发生离子交换吸附而呈蓝色的根,直至洗去报上的浮色为止。浮色是否冲洗干净,将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笔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采用下列冲洗方法:首先,自制一直径约7厘米的塑纱小箩筐。具体做法是:取长约25厘米左右、高1厘米左右的薄竹片两根.弯曲连接为两个圆环,使一环能紧贴于另一环内侧。取一直径约10厘米的塑料纱网,将其圆周边缘紧压在两圆形竹片之间,即制成塑纱小箩筐。将塑纱箩筐置于100毫升的烧坏上,然后将已经发生离子吸附的根放置于小箩筐中,用蒸馏水…  相似文献   

8.
新编高中《生物》课本新增了两个学生实验: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及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对此,我们组织了部分生物教师和实验管理员,进行了实验摸索,现将我们在实验中的一些体会,对教材的实验做一些补充说明。一、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物教材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规定要用蒸馏水做实验。然而,对于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包括山区中学),蒸馏水是不充足的甚至是缺乏的。因此有必要寻找出一种能代替蒸馏水进行这一实验的一般实验材料。笔者经试验发现,使用饮用水代替蒸馏水进行溶液配制及实验,均能达到实验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生物》“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是“矿质代谢”的第一课时。从教材内容看 ,基本思路是先学习离子吸收的两个阶段 ,然后总结其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但通过这个思路进行教学 ,往往造成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脱节现象 ,很难达到教学大纲的有关目标。作者利用本节课所蕴含的科学实验 ,把教材上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探索性研究课题 ,使科学知识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载体 ,并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去再发现知识 ,这便是探索式教学 ,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便能解决上述问题。1 发现问题出示分别用蒸馏水及土壤浸出液培养两周以上的小麦…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用水要求纯度为电阻率在10万欧姆·厘米以上,一般蒸馏水皆可满足要求.但蒸馏法制取纯水成本高,手续麻烦,现在多采用离子交换法纯化水.我们知道,天然水常含有钙(Ca~(++))、镁(Mg~(++))钠(Na~(+))等阳离子及重碳酸根(HCO_3~-)、硫酸根(SO_4~-)、氯根(Cl~-)等阴离子.用离子交换法纯化水要用两种离子交换树脂,一种是阳离子交换树脂(简称阳树脂),另一种是阴离子交换树脂(简称阴树脂).阳树脂(如732)的作用是以 H~+离子与水中的阳离子起交换作用(即除去阳离子),阴树脂(如717)的作用是以OH~-离子与水中的阴离子起交换作用(即除去阴离子).所交换出来的H~+和OH~-离子又结合成水.若以R—H代表阳树脂,R—OH代表阴树脂,则反应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教学》第10期上刊登的陈慧昭的“观察根的离子交换吸附现象实验用饮用水代替蒸馏水的研究”一文。这对于普通中学和农村中学(包括山区中学)确实能克服材料来源不足的困难。 但我们仔细想想,饮用水的确切标准是什么呢?山区的饮用水,有些是山泉水。农村的饮用水,有些是井水。城市的饮用水有些是经过软化的,也有些是来自本厂建设的水塔。水未经处理。这些饮用水与天然水有什么两样呢?它们的硬度一般都超过25°,即每升水含矿质元素250毫克。因此我认为以上的饮用水中同样含天然水所含的Ca~(2-)、Mg~(2 )、HCO_3~-、CO_3~(2-)、SO_4~2、和NO_3~-等离子,而这里的离子在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实验中同样影响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中生物实验中,有两种实验,一种是难于操作易于失败的实验,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另一种是易于操作又易于失败的实验,如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为搞好实验教学,我们对生物实验的一些操作进行了改进,起到了一定作用。 在生物实验中,染色时间的长短和药液浓度的不同将会产生不同效果,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过程中的染色,课本中规定用1%龙胆紫液染色3~5min,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染色太深,很难看清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从而影响此实验的效果。为了解决这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物中有一实验为《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在实验的过程中,用了一种活体染色剂为0.01%的亚甲基蓝溶液。亚甲基蓝属于噻嗪类化合物,分子式为(C_(16)H_(18)N_3SCl·3H_2O),在水中离解为亚甲基蓝阳离子和氯离子。配制方法:0.1克亚甲基蓝溶  相似文献   

15.
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两个实验,都要用到洋葱根尖,但课本上介绍的培养方法比较麻烦。笔者在培养洋葱根尖方法上作了改进,并与水培法做了对比,效果较好。方法是:在水槽中放上潮湿的细沙,把洋葱的底部放在细沙上,...  相似文献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1、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出30倍,K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A.渗透作用B.自由扩散C.协助扩散D.主动运输2、组成细胞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A.DNA和RNAB.蛋白质和DNAC.蛋白质和RNAD.蛋白质和脂类3、动物将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的过程叫A.呼吸作用B.同化作用C.异化作用D.消化作用4、为了促进根吸收矿质元素,农田中一般应采取的措施是A.大量灌溉B.增加光照C.尽量施肥D.疏松土壤5、在下列离子中,能与植物根细胞表面所吸附的HCO进行交换吸附的是A.KB.NHC…  相似文献   

17.
高中的学生生物实验中从实验1~3,分别为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等。上述实验目的、性质不同,但实验材料与取材部位相同,如何恰当安排实验,发挥同一实验材料可做多个实验之用。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前思考洋葱鳞茎紫色表皮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是选择透过性生物膜 ;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多种色素 ,其中花色素苷是液泡色素的一种。2 材料用具表皮呈紫色的洋葱鳞茎 ;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 ;蒸馏水 ,pH值约为 4的醋酸 ;pH值约为9的氨水 ,质量浓度为 0 .3g/mL的蔗糖溶液 ,体积比为70 %~ 75 %的酒精。3 实验步骤3.1 撕去洋葱的表面干枯的表皮后 ,用镊子从紫色鳞茎上撕下一小片呈紫色的表皮 ,放在载玻片上的一滴蒸馏水中 ,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液泡呈紫色。这说明花色素苷能溶解于液泡的水中。3.2…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这是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现选择高中《生物》重难点“很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一节内容,谈谈实施的过程及体会。1从素质教育要求出发,依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通过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现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如下:1.1认识目标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交换吸附。1.2动作技能①自学实验内容做好“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②学习对照实验的科学思维方法。③培养自学能力、比较能力及观察能力。1…  相似文献   

20.
1 实践探索型研究性学习例 1 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中 ,产生问题 ,植物对离子的吸收分为交换吸附和主动运输两个阶段 ,动物细胞对离子的吸收是否也包括这两个阶段 ?研究过程 :( 1 )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动物的新陈代谢”中“物质代谢”部分后知道 ,动物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那么 ,在主动运输之前 ,是否进行交换吸附呢 ?( 2 )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 :做离子交换吸附实验验证 ,为便于观察 ,选用活体染色剂亚甲基蓝配制的质量浓度为 0 .1mg·mL- 1的溶液。( 3)选择实验材料 :为便于实验操作及观察 ,选择肉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