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学界和业界关于报业区域化发展的讨论日趋热烈。经过近几年的区域化整合与发展,报业区域化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主打城市攻坚战、走社区化发展之路的两大趋势。当前报业区域化存在媒介同质化、恶炒本地新闻、一些媒体和记者"两耳不闻城外事"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区域化与全局化、社区化与社会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陕西报业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格局.西安曾经是国内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陕西报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显露出集团化、区域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下,报业的区域化是相对于传统报业在计划经济下,形成“四级办报”的体制,其发展区域与行政区划高度一致的状况而言。报业的区域化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进程密不可分,或者说,报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报业区域化本身就是经济区域化中特殊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报业市场,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报业区域化的基本前提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区域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的经济影响力辐射其江苏各市和安徽东部,一般称为“南京经济圈”。在南京已经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的条件下,南京的报业是否…  相似文献   

4.
产业组织理论视域下的区域报业市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报业市场具有显著的区域化特征.区域性报业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省级党报集团与省会城市党报集团之间的竞争.受政党体制和媒体公共产品属性约束,属地化管理制度仍将适用于较长时期.尽管从集中度指标来看,区域报业市场呈现较为合理的寡头垄断特征,但实质上区域报业市场结构并不理想.理想的报业市场结构是具有差异化基础和较高技术性壁垒的区域性寡头垄断型市场结构.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报业集团和报业集团区域化发展 (一)报业集团 报业集团,最早出现于美国.在美国新闻界,报业集团有多种称谓,如报系( CHAINS)、报团( GROUP)、报业公司( NEWSPAPERS)等.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独特而颇具影响的一支,自明清以来多次对历史脉络产生过影响.改革开放以后,地处内陆的湖南在经济发展上虽不及沿海,却在文化传媒领域打造出一支极具湖湘特色的队伍.相对于"出版湘军""电视湘军"的波澜壮阔,"报业湘军"似乎并不引人瞩目,但实际上长沙报业并不平静.经过十多年与电视"抢食"、与同业PK的磨练,"报业湘军"已成长为一支办报有经验、办网有特色、办新媒体有想法的力量.  相似文献   

7.
唐宋 《当代传播》2001,(4):91-93
报业区域化发展是当前我国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之一。本试图以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为出发点,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论及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观点分析报业区域化发展之动因。报业区域化发展以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为基础,为大城市为中心,以区域化底蕴为依托,以新闻传播事业的整体发展为前提。报业之所以会选择区域性的发展模式,是搞好发行、增加广告、扩大相对影响力的需要,是满足读化附属感的需要,是新闻传媒竞争中突出比较优势的需要,是及时性、接近性、独家性的新闻价值观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把握"战略转折点"稳扎稳打变危为机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社长戴玉庆 在危机之中、以及危机过后,报业会进入一个低赢利时代.不会再有天价的广告.在"去泡沫化"经济背景下,报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强者更强,弱者出局.报业集中度必然提高.去泡沫化将导致报业总收入受到严重影响,而报业的成本是刚性的.少数几张经营规模较大,社会影响力较大,公信力较强的报纸,相对来说虽是微利,但还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这样的报纸会长期保留.这是此次金融危机对全国报业的总影响.  相似文献   

9.
报业突围的三个路径
  报业广告增长乏力是当前不争的事实。业界人士较早地感觉到新媒体带来的威胁,2005年就提出了“报业寒冬论”,并积极寻找报业突围之道。从业界的实践来看,有三个突围路径:一是资本化运作。比如上市融资;二是数字化生存;三是区域化发展。报业区域化的重点是跨区域发展,也就是突破报纸的行政区划和市场区域,进行跨区域的经营。但限于属地化管理原则,当前报业的跨区域化发展方向,是在同一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区域着力或者省市报业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0.
报纸不仅仅是党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报社办报、邮局发行"的报业发展模式已经过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改革发展、竞争创新的需求,编采、广告、发行"三轮"驱动的报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20年内报业不会受到致命性的影响" 中国记者:在新媒体的竞争下,您如何看待报业的未来? 梅宁华(北京日报社社长):在20年的时间里我看不到传统媒体退出历史舞台的可能.中国的报纸发展比较晚,都市报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展,经济又在持续高速发展,所以现在即使有新媒体的冲击和分割,但20年内报业不会受到致命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与报业经营思路的大发展相比,中国报业在运营体制机制上,改革却依然显得谨慎有加.体制机制改革是报业改革的根本,顺应"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要求,报业又该怎样重塑市场主体,为报业集团赢得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合法身份?  相似文献   

13.
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陕西报业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格局。西安曾经是国内报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城市之一,陕西报业市场的发展趋势,显露出集团化、区域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新中国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报业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拐点"上--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步入初步成熟期.在这个全新的拐点上,中国报业的核心命题正在发生变化--"求创新、谋长远"乃当前中国报业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新世纪第二个10年的开局年,也是下一个60年的起始年.中国报业以怎样的心态和怎样的视角看待经营管理战略,对报业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报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到达一个新的"节点"--以报业规模、普及程度、办报水平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来考量,中国报业已经越过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期,步入初步成熟期.  相似文献   

16.
"报业之发展,乃基于社会需要,历史演变",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近代报业发展的源点.综观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以两次鸦片战争为历史轴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及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自媒体"蓬勃兴起,改变了新闻生产、传播方式、受众习惯。在全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报业的新媒体化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报业转型是传统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的传播媒介正处于分众时代、市场经济时代、全媒体时代以及大数据时代,因此,我们应该采取区域化、经营资产上市融资、媒介融合、互联网思维等策略来提升自身的用户思维,赢得用户。  相似文献   

18.
在报业经营趋势下降的背景下,报业要通过资本化运作、数字化生存和区域化合作来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区域化合作可涵盖报业在资本和技术上的跨越,多表现为省级报业与地市报业的合作。行政区域化合作依托同一个行政区域,具有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接近性,是省报传媒集团向地市报业整合的体现,也是地市报业改变经营乏力处境的有效策略,具有求得双赢的竞合价值。其发展方向则是全省全媒体传媒集团的形成,这在实践操作上已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9.
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兴起导致了媒介环境和传媒格局的变化.在有关报业转型的探讨中,人们普遍把"数字报业"定位为报业未来的发展形态,应当说,这个转型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在传统报业向"数字报业"过渡的"转型期",报业应当采取怎样的发展策略,不仅是应对当前挑战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数字报业"的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给传统报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为代表的欧美报业开始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随着战略实施推进,欧美报业在内容生产、组织架构、盈利模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持续性变化,"数字优先"战略不仅对欧美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其他国家的报业发展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