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温州日报>嫁接新媒体元素,于2007年9月推出党报新闻评论专栏"六好博客",是媒介融合背景下做好党报新闻评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报纸的生存法则.面对全国都市报的迅速崛起和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地市级党报的出路何在?<南阳日报·社会早刊>的创办,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党报与都市报的对接,而且很快产生"品牌效应",为<南阳日报>"高起点、跨跃式"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份地市报,<金华日报>发行量已连续多年超10万份以上,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报社直倡导的创牌意识,并将这个意识贯穿于办报的每个环节中. 经过多年的创牌努力,<金华日报>现已有多个让读者耳熟能详的名牌专栏.其中"天天援助""金报时评""金华籍博士档案""文明建设你我他"等专栏,都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2003年底,温州报业借助<温州日报><温州晚报><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和<温州新闻网><温州嘹望>整合为"四报一网一刊"的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之际,成立报业发行专业公司--温州都市物品配送有限公司,并将原来"分灶"吃饭的自办发行网络合并,给党报发行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5.
在外部市场压力和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近年来地市党报逐渐摆脱被动应对的局面,以主动出击、锐意创新的姿态,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区域市场赢得了发展空间,涌现出如<烟台日报><宁波日报><温州日报><东莞日报>等一批创新媒体.地市党报勃发有着多方面因素,其中观念变革、形态创新以及人才效应是其贯彻始终的主线,其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着地市党报竞争的机制、活力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改版热不断升温,党报副刊何去何从?党报文化报道如何兼顾文化品位与新闻看点?<河北日报>"文化周刊"自1999年成立以来,不断探索与创新,文化品位与新闻创新互相促进、兼收并蓄之路渐渐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 8月20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挂牌仪式暨宁波新闻文化中心落成庆典在宁波举行. 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拥有<宁波日报>、<宁波晚报>、<东南商报>、<宁波侨讯>、<中国宁波网>、<宁波经济>、<文学港>杂志等7个媒体,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地市级党报前列.  相似文献   

8.
党报要提升舆论引导力,关键在于增强可读性.作为一家地级市党委机关报,<台州日报>把办一张读者可读、易读、悦读的地方党报作为目标.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台州日报>适时开辟了热线新闻版面,明确版面定位,借鉴吸收都市类报纸的优秀元素,创新运作机制,提升采编效能,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使这个版面形成一定风格,吸引了更多读者的眼球,成为增强党报可读性、提升舆论引导力的一块"试验田".  相似文献   

9.
新闻专栏创新是党报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报进一步明确定位、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济源日报》不断加大新闻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党报专栏创新的路子,使《济源日报》的专栏产生了好的宣传效果,尤其是2005年重新设立的新闻专栏《新闻会客厅》,它勇于创新,精心策划,担当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相互沟通的桥梁重任,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地传递到群众中去,缓解了社会矛盾,保持了社会稳定,为推动经济工作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995年河北日报于一版开辟了言论专栏<燕赵论坛>,至今已有9年了.该专栏在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河北大学新闻学院以及河北日报社组织的多次受众调查中,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一直位于各言论专栏榜首,已经成为河北日报的"招牌菜"之一.1998年,该专栏发表的<迎着老百姓的方向走>一文获得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2001年,该专栏发表的<"真抓"与"假抓">再度荣获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一个省级报纸的言论专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两次获得全国新闻最高奖的一等奖,这在全国都是非常少见的.近年来河北报界总共获得的两次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部出自<燕赵论坛>,可见该专栏在河北报界的地位和影响.<燕赵论坛>除了两次摘取中国新闻奖的桂冠外,在河北省新闻奖、全国省(市、自治区)党报好新闻评选中更是捷报连连,屡次折桂.  相似文献   

11.
头版是报纸定位与报纸特色的重要品牌标识.而报纸头版广告也最能反映一家报纸怎样处理新闻和广告的关系,体现其广告刊登特点.笔者抽取了一些省级及其以上党报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选取了2007年1月至3月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大众日报>、<南方日报>、<江西日报>、<安徽日报>、<湖南日报>、<四川日报>、<青海日报>、<内蒙古日报>10家党报为样本,采取等距抽样的方法,每月内从1日起每隔3天抽取一份报纸.  相似文献   

12.
要闻版是党报的"门脸".它的好与差,关乎读者对党报的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报纸的水平和品位.可是由于条条框框过多,一直以来,地市党报要闻版从形式到内容都让广大读者不满意,从而影响了党报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其在纸质媒体中的市场竞争力.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各地市党报都在不同程度地寻求突破.笔者结合<宝鸡日报>要闻版的编排,谈谈地市报要闻版如何创新求变、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3.
作为抗洪英雄宋文博成长之地的地方党报,<邵阳日报>是全国首家率先报道宋文博优秀事迹的党报.在对宋文博的报道中,<邵阳日报>对地市级党报如何采写重大典型有了更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是党报新闻改革的一项重点,也是记者和编辑最为头疼的一个难点.最近几年,党报在会议和领导活动报道方面可以说是想尽办法,像<南阳日报>一版的"要闻快览"专栏,有时一次编发七八条简短新闻,在以前可以发一个整版.  相似文献   

15.
很多人了解芜湖,是从"傻子瓜子"开始.然而,芜湖还孕育了奇瑞公司-这一民族汽车工业的代表.十多年来,<芜湖日报>以一种"培育式报道"的创新模式体现地方党报的超前意识和舆论引导力,同时也彰显了媒体在推进民族汽车工业发展中所展现的社会责任和舆论力量.  相似文献   

16.
做强主题报道,增强影响力 主题报道是党报宣传的重点,是党报"喉舌"功能的最有力体现,也是新闻"富矿区". 近年来,<安徽日报>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创新思路,深挖主题报道中的新闻资源,用新方法多角度做深做强主题新闻,既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又让广大受众受益.  相似文献   

17.
为及时报道今年全国"两会"的盛况和温州代表委员的风采,温州日报特派两名记者赴京采访,并在一版开设了<感受两会>和<京城传真>两个专栏,刊发了30篇新闻稿件和新闻图片,为地市级媒体主动参与全国"两会"报道作了新的尝试.作为赴京采访的记者,我深切地体会到,在报道全国"两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中,虽然我们地方媒体有先天不足、条件有限的一面,但只要组织得当,善于创新,同样可以在这样的新闻盛宴中抢得一杯羹.  相似文献   

18.
如今,有的党报与读者及社会大众的联系和互动关系并不密切,表现在: 1.自费订阅在党报读者群中所占比例少. 2.地方党报对领导日常活动报道过多、文章官样化等弊病,造成地方党报的有效阅读率不高. 3.即便是先行改版改革的一些党报,因为对"高度决定影响力"、细分市场抓核心读者群等"小众""分众"办报理念的片面执行,日渐疏远或者忽视了与公众的沟通及关系的维护,许多地方党报 "来信摘编""大众信箱"等传统专栏消失,通讯员和读者来信来稿明显减少,甚至连向党报投诉反映情况的都比过去大为减少.  相似文献   

19.
得知<河北日报>言论专栏"杨柳青"到今年2月16日,已经坚持了20个年头.我一是高兴,很生感慨,因为一个人主笔一个专栏持续20年,这在我国的报纸史上好像没有先例;二是有话可说,因为我与这个专栏的主笔储瑞耕有所交往.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七届年会2010年12月5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党报的全媒体之路研究".本届年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中国环境报社、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新疆经济报传媒集团、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杂志、北京日报社<新闻与写作>杂志联合举办.出席本届年会的新闻出版单位21家,国内高校13家,先后有54人在全体会和分组会上演讲或书面发言、提交论文,其中有对业界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也有对学界观察思考的提升凝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