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官方微博:政府形象塑造新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具有大众性、裂变性、透明性等特点。研究利用官方微博加强政府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只有充分认识官方微博对政府形象塑造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构建政府的良好形象,使得政府形象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实现最大化,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2.
何竞平 《报刊之友》2014,(11):40-42
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公关传播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公关传播理论,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新浪微博平台"微博云南"和"上海发布"为例,从公众、形象定位、信息和媒体等四方面,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政务微博2012年期间针对目标公众的公关传播策略;进而得出可供政务微博借鉴的政府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3.
政务微博已成为政府公关传播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公关传播理论,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选取新浪微博平台"微博云南"和"上海发布"为例,从公众、形象定位、信息和媒体等四方面,分析这两个典型的政务微博2012年期间针对目标公众的公关传播策略;进而得出可供政务微博借鉴的政府公关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在传播中具有大众性、裂变形、透明性、即时性的优势,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的打造塑造政府形象。但同时微博传播又具有双面性,只有了解政府微博的特征和作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府微博管理的机制,打造政府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的形象,从而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5.
“议程设置”理论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呈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的浪潮改变着人们的传播方式和信息接触习惯,微博环境下的传播模式既是传统传播理论传承,也在一些方面对传统传播理论进行了拓展、补充和一定程度的修正。本文研究了在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呈现出的特征和传播方式,并试图从传播理论的呈现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微博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式。在理清微博城市形象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运行规律的同时,寻求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城市形象传播的共同规律,为城市形象塑造、微博舆论引导力的提升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政府形象的网络媒体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传者与受者在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其所构建的交往空间是一个自由而平等的交往空间,表现出了网络传播的主体间性特征。这对研究利用网络媒体如何加强政府形象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只有充分认识网络媒体对政府形象塑造的优势因素和劣势分析,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构建政府形象的网络媒体良性通道,使政府形象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7.
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为档案馆形象塑造与传播提供了新的重要平台。首先界定了档案馆形象的内涵,介绍了档案馆借助社交媒体进行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分析了社交媒体的特征与档案馆社交媒体建设的现状;最后从档案馆形象定位、档案馆形象的社交媒体传播、社交媒体环境下的公众互动和参与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馆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政府形象塑造是建设现代政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形象是政府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传播政府形象是政府形象塑造的重要环节,在政府形象传播的诸多手段和方法中,大众传媒对于政府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是不言而喻的。微博是一种新媒体,其功能强大,具有比传统媒体更为便捷和高效的特点,它的出现和发展对政府形象的传播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运用微博科学传播政府形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政府要用更加智慧的方式开发和利用微博,为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添砖加瓦:开通微博,塑造亲民形象;关注热点,塑造高效形象;即时更新,修复受损形象;付诸实践,树立负责形象。  相似文献   

9.
微博作为当下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平台,实现了两大类信息的传播——事实信息和意见信息传播.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重要传播工具,其有效使用是有规则、讲规律的.从微博传播致效的三个关键词——规则改变、系统协同、构建信任,我们可以准确把握住微博有效传播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微博和微信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主流代表,已成为各行各业打通信息传播渠道、提高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选择。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主体,依据微博强大的受众粘性,在政务传播和民生服务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微信作为后起之秀,因与微博的传播模式存在着极大差异,使得政务传播在这两个平台的传播策略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本文以"上海发布"在微博和微信这两个平台发布的所有政务信息为例,分析其在两个平台上传播策略的异同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政府机构在进行自媒体建设时的策略技巧,以期为其他地区政府的自媒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单晓彤  李思维 《新闻世界》2013,(11):118-119
社会化媒体当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它的出现塑造了一个"全民皆记者"、"人人自媒体"的时代。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微博往往可以占据信息发布的制高点,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微博是一种裂变传播。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信息流在微博上不断的涌动、爆发,会产生副作用。微博如何趋利避害和传统媒体实现互利共生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城市形象的传播离不开社会化媒体,尤其是中小城市形象的传播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以长治市为例,分析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包括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举玺  高上 《传媒》2023,(2):65-68
媒体是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支点。本文基于对俄传播的必要性和意义,观察俄文杂志《中国》在俄罗斯社交媒体平台VK上开设的账号“中国”,分析其塑造中国形象的优势,从主题倾向、信息发布形式、受众反馈等方面研究其对俄传播现状以及对中国形象呈现特点,考察其对俄传播中国形象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4.
潘陈青  吴晓玮 《新闻世界》2013,(10):252-253
伴随着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崛起,粉丝及其衍生的粉丝文化被进一步激活,呈现出新的传播特征,并彰显出更大生产力。本文由此出发,探寻企业微博如何利用“粉丝文化”进行形象塑造、信息传递、互动沟通和话题借势,从而构筑起消费者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5.
段然 《传媒》2018,(2):41-42
自媒体是指大众化、自主化、私人化的传播主体,通过信息化传播手段,向普泛化或特定化的受众传播个性信息的新媒体类型,如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平台都属于自媒体范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多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自媒体渠道接收信息、传播信息.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联合提出的研究报告对"We Media(自媒体)"做了概念界定,认为自媒体是社会个体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无缝对接后,开始理解大众如何生产与传播自身事实与新闻的一种全新平台.  相似文献   

16.
微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初探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昂 《新闻知识》2012,(2):64-66
微博作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媒体形式,它的兴起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文章主要选取三个微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一是微博用户的编辑角色变化,二是微博拟态环境强化造成的信息不平衡,三是微博意见领袖的定位与责任。最后提出应对策略即社会需要普及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从任志强玩微博改变"大炮"形象到广东第一博"平安肇庆"重塑公安亲民形象,微博给社会大众及组织创造了一个平等、互动、没有界限的形象传播大舞台。交流性的传播模式给一向是"沉默的大多数"一个展示自身的机会,而且微博将各个虚拟的社交圈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巨型的传播网络,完全迎合现今大众的表现欲与传播欲,对于个人、组织的形象塑造与改善也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致使微博在塑造、改善个人与组织形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微博热现象以及个人、组织形象塑造与改善的案例,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结合传播学与个人形象研究,达到正确运用微博进行形象塑造与改善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滕文莉 《今传媒》2016,(2):143-145
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资源型城市需要打出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独有的城市文化形象,在精神文化层面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目的的实现,需有效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优势.本文从近年来榆林媒体张季鸾相关报道入手,分析了榆林市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过程中媒体建构的具体策略,以期促使榆林更好地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建设文化大市的目标,并对其他资源型城市塑造城市文化形象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颜雄 《新闻世界》2012,(11):131-132
大学生是媒体关注的群体,大学生的形象往往来自于媒体报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媒体“塑造”了大学生的基本形象。目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形象的媒体关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以及大学生媒体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这些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张丽 《传媒》2012,(5):48-50
有着自媒体属性的微博,正悄然改变着公众的媒体接触习惯和信息传播模式,并一跃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用户活跃度最高的信息传播平台。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新兴传播平台,使其成为塑造广播品牌形象、提升广播影响力的营销新阵地,是我们必须尝试与探索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